胡大一教授给高血压朋友的一封信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lzm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资料显示,即使55岁血压正常者,在未来生命过程中,仍有90%的可能发生高血压。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胡大一教授深深感到,我国作为一个老龄化进程快的人口大国,防治高血压任重而道远。在新春之际,他写信给广大老年高血压朋友,谈谈防治高血压的要点,并祝愿广大老年朋友健康长寿!
  
  老年高血压朋友:
  您好!
  高血压是现代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即使55岁血压正常者,在未来生命过程中,仍有90%的可能发生高血压。可见,对老龄化进程快的我国来说,防治老年高血压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血压诊治的医师,作为《家庭医药》的编委,在这新春之际,我想对广大老年高血压朋友谈谈高血压的防治要点,希望能为大家献上一点微薄之力!
  
  首先要谈的是老年高血压的标准问题。
  
  有人认为,人的血压会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血压升高是中老年的一种生理现象,并提出老年人收缩压增高的标准是>(年龄+100)毫米汞柱,如60岁的人,收缩压应>160毫米汞柱才算是高血压。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老年高血压是疾病,不是一种生理现象,它可导致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增加,可损害肾脏功能。所以,老年人高血压的标准仍与年轻人相同,均为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其次要谈的是,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压增高的问题。
  
  老年高血压的突出特点,是以单纯收缩压增高、舒张压正常或偏低、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增大的类型最为常见。一部分老年人在青中年时就有高血压,那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随年龄增大,收缩压越来越高,而舒张压却反而正常或减低了。另一部分老年人在青中年时血压正常,进入老年期才发生高血压,即表现为单纯收缩压增高。
  由于老年高血压存在以上特点,所以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多顾虑在降收缩压的同时,会把舒张压降得过低,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引起心肌缺血。所以他们期盼有一种“理想药物”——既能降收缩压,又能升舒张压。
  事实上,在临床中没有这种“双向调节”的“理想药物”。但大量临床试验显示,降低老年人的收缩压,便可减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并且,降压药物降低血压的幅度与用药前的基线水平相关:基线血压水平越高,降压幅度越大;基线血压水平越低,降压幅度越小。例如,一位72岁老年人的血压为180/80 毫米汞柱,用降压药后,收缩压降低40毫米汞柱至14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只降低14毫米汞柱至66 毫米汞柱,脉压从用药前的100 毫米汞柱缩小为74 毫米汞柱。
  
  再次要谈的是,怎样减少漏服药物的问题。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同时并存其他疾病,需服多种不同的药物,而降压药需常年坚持服用,漏服药物是很难避免的。漏服药物会引起血压波动。
  如何减少漏服降压药?我建议大家使用固定剂量的复方降压药物,如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使用的复方降压片和北京降压0号,以及近来在我国临床开始使用的海捷亚等,都是复方制剂。同时,应注意选用每日仅需服药一次的长效药物。
  
  最后要谈的是,老年高血压朋友要特别注意预防直立性(体位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指体位从卧位或坐位转变为直立位时,血压显著下降(由卧位到站立时收缩压下降20毫米、舒张压下降10毫米,或2者之一),严重时可致晕厥。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降压药时,尢其应当引起重视。
  老人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措施有:(1)应注意测量用药前后的直立位血压。(2)降压药的起始剂量应小,逐步递增剂量和增加联合用药的品种,降压要循序渐进。(3)不主张使用短效药物,如含服短效硝苯地平。(4)起床变动体位要缓慢渐进,起床时在床上坐1分钟,把腿垂在床旁坐1分钟,再慢慢起身行走。
  总之,老年高血压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防治上较青中年人也就有所不同。希望广大老年高血压朋友常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多了解病情,控制好血压,并祝愿广大老年朋友,新年快乐,健康幸福!
  胡大一
  2004.1
其他文献
2000多年前问世的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在介绍香蒲花粉的功效时称之能聪耳明目,久服轻身,耐老延年;古希腊人称花粉为“青春与美丽的源泉”;有些广告说花粉可治愈癌症,“前列腺疾病,花粉治不好,药也解决不了”……花粉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面对愈演愈烈的花粉服用热潮,您持什么看法,您对花粉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请您对照一下,您心目中的花粉与专家的研究结果是否一样。    你所知道和不知道的花粉
期刊
澳大利亚科研人员最新发现,每天吃一个柑橘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可预防某些癌症。在可能的情况下,一天食用两个柑橘都不为过。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专家称,他们在世界48项有关柑橘类水果对健康有益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常吃橘子、柠檬等柑橘类水果可使口腔、咽喉、肠胃等部位的癌症发病率降低50%,使中风的发病率降低19%,同时对心血管疾病、肥胖及糖尿病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大
期刊
(方名商陆杜仲散)  方药:商陆、泽泻、杜仲各90克。  功效:补肝肾、利水泻热。  炮制及用法:上药洗净切片,用温开水浸泡1~2小时后,文火煎熬2次,滤液合并浓缩,再加糖及防腐剂,制成商陆合剂300毫升。日服3次,成人每次10~15毫升,儿童、体弱及肠胃不适者酌减。饭后服。同时限制食盐及水分。  主治:慢性肾炎及肝硬化。  疗效:治疗慢性肾炎9例及肝硬化腹水8例,经1~6个月观察,9例慢性肾炎有
期刊
2003年里发生在2个患乙肝大学生身上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原浙江大学学生周一超,在考国家公务员时,被查出患有乙肝而被取消录取资格,便挥刀刺死刺伤2人;安徽芜湖的大学毕业生张先著,因状告芜湖市人事局,从而引发全国广泛关注的“乙肝歧视第一案”。  他们的遭遇,并不是个例,而是我国广大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遭遇的缩影。乙肝患者在背负生理和精神煎熬的同时,他们在不断地寻找:对付乙肝究竟哪种方法好?现在
期刊
【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等11味。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液体,久置有少量沉淀,味苦、微甜。  【功能主治】消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发热汁出、微恶风寒、咳嗽、痰黄、或兼喘息、口干而渴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1岁至3岁每次10ml,一日3次,4岁至7岁每次10毫升,一日4 次,8岁至12岁每次20毫升,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若大剂量口服,可能有轻微胃
期刊
对女性而言,乳房是集哺乳功能、性感功能及特有的女性美为一体的器官。拥有一双丰满、挺拔的美丽乳房,不仅是年轻女孩的追求,而且也是许多中年妇女的梦想。但人到中年,机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及功能都出现一定衰退,乳房也会出现生理和外形方面的变化。除了易患各种威胁身体健康的乳腺疾病之外,同时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常出现乳房松弛和下垂。虽然乳房变形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却使女性的形体美遭到损害,自信心严重受挫
期刊
打嗝又称“呃逆”,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尴尬,虽说这算不上是病,但却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适和麻烦。常常有人到药店购买止打嗝的药,但总是无功而返。其实,要止住打嗝,一般并不需要药物,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嚼咽辛辣物:用1~3瓣大蒜(或一根葱白、一两个尖椒),嚼烂,慢慢咽下,经1~3分钟即可止住打嗝。  解咽法:用干净筷子(或消毒棉签)轻触患者咽后壁,当产生恶心欲吐时,
期刊
过年了,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家家户户都要来个大扫除,干干净净的迎接新的一年。可是您想过没有,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您的家庭药箱也该“扫除”了。  春节到了,趁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把自己的家庭药箱整理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年过去了,这一年里存放的许多药品往往不会恰好用完。如果把这些药品全部丢弃,确实有点浪费。但如果不加选择的一概留存,也会因为药品的失效和变质而留下许多隐患。  对于较为明显的失效和变质药品,
期刊
女人的一生经历着从女儿到妻子,从妻子到母亲的角色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经期、孕期、分娩及哺乳期都是造成女性身心变化的特殊时期。关注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平稳度过女性的多事之秋,是家庭幸福健康的重要保障。    她的特别日子    不知为什么,一到月经来潮前两天,小李的心情就特别烦躁,看啥都不顺眼,一会儿冲谁都想发火,一会儿又一个人偷偷地抹眼泪。在单位里心情不好只能忍着,一回到家,老公便成了小李消除郁闷
期刊
由于糖尿病基本知识宣传不够,目前我国许多人在得了2型糖尿病多年之后,仍然对糖尿病存在种种认识误区。以下是6个比较常见、危害较大的认识误区:     糖尿病是糖吃多了引起的    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保持在正常范围,是因为有充足的胰岛素进行调节。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影响了对血糖的调节,出现了血糖增高。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与“吃糖多”无明显关系。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