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小涵两岁零一个月时,在炎热的上海,我们第一次参加电视节目的录制。
现场气氛轻松,主持人何炅问:“小涵平时最喜欢说啥?”我想也没想,脱口而出:“她爱说‘妈妈我爱你’!”何炅吃惊地张圆了嘴巴,这孩子太甜蜜了吧?
是的,一点不夸张,于小涵小朋友就是这么的柔情,她是天生的“我爱你”小姑娘和“好好”小朋友。
两岁的小涵,总是抱着妈妈的头,一遍又一遍地说“妈妈,我爱你”。她热爱的对象有很多,有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巧虎、小花、光头娃娃、猫猫狗狗小兔子……我们经常躺在床上,数着这些她热爱的东西,在大人的世界里,这样的行径傻气又夸张,但在两岁的小朋友心里,爱和被爱是多么透明的事情。
刚出生的婴儿,所有精力关注都在吃奶上,找不到妈妈的乳房就会急得发疯。接着,她会爬会走了,每一步前进都凝聚着全身的精神,这个时候,世界开始开阔,各种陌生的环境和人物冲了进来,那些奇奇怪怪的情绪,快乐,气愤,烦躁,害怕,嫉妒……林林总总,也一下子来到了小脑袋里面。
于是,于小涵开始转变。她开始不肯让妈妈抱别的小朋友,会在睡觉被叫醒的时候大发脾气,会在吃饭的时候提无理要求,会非常固执地不让妈妈碰电脑,撅着嘴巴严肃地说:“妈妈,陪陪你的宝宝!”这脾气,是砸东西,瞪着腿、挥着手、哭着脸、发疯一样矛盾的两岁啊!
作为这样一个孩子的妈妈,你应该怎么做?
孩子情绪上的波动不是故意捣乱,大人遇到烦心的情绪,你可以逛街找朋友上网,他们却只有那么几个可以依赖的大人,情绪上夸张地发泄,并不是孩子刻意取闹。
想明白这一点,很多的捣蛋孩子都是可以容忍的了。当他们发脾气或害怕恐慌的时候,大人们的烦躁情绪也像洪水来袭。这时候一味地强硬批评,只能让孩子在本应该被安慰的时候又受到伤害。一个拥抱,一个我爱你的鼓励,就好像泄洪的分支,让再倔强的孩子,也有了松懈。
不肯睡觉时,小涵哭得够呛,我只能抱着她,过一会儿后说:“哭够了吗,妈妈爱你,和妈妈一起睡觉好吗?”她擦干眼泪点头,我们手牵手去睡觉。我要上网工作时,小涵抱着我的大腿闹,十几分钟过去后,我问:“哭够了吗?妈妈爱你,但妈妈要工作,你能自己看会儿书吗?”她擦干眼泪点头,自己拿一本书坐在我的脚下看起来。
哭闹,能让孩子找到一个平衡。孩子可以发泄,但大人不能因此而转变立场,难道只有不哭的孩子才是最可爱的吗?不,我希望小涵做一个有哭有笑的真实小孩。我能感受到她脑袋里每天冒出来的小情绪,我不能帮她把每个消极情绪除掉,那些好心情和坏心情,都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基本构成。我只能帮她把最好的情绪提升出来,比如每天都回忆那些关于爱的故事,哪怕是想起路上对她微笑的陌生人。
加强正面情绪,本来就是抵抗负面情绪最好的法宝,就像说“好”比说“不”容易使孩子接受一样。每当我们说“不”时,就对孩子又一次强化了逆反思想。为什么不试试“再看一分钟电视好不好?”“再读一个故事就睡觉好不好?”“我们玩洗手游戏好不好?”一句“好不好”,就像递给孩子一只温柔的手,让他们自己随着“好”走过来。
养一个“我爱你”小姑娘和“好好”小朋友,都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你是否愿意也当一名“我爱你”妈妈和“好好”妈妈呢?
现场气氛轻松,主持人何炅问:“小涵平时最喜欢说啥?”我想也没想,脱口而出:“她爱说‘妈妈我爱你’!”何炅吃惊地张圆了嘴巴,这孩子太甜蜜了吧?
是的,一点不夸张,于小涵小朋友就是这么的柔情,她是天生的“我爱你”小姑娘和“好好”小朋友。
两岁的小涵,总是抱着妈妈的头,一遍又一遍地说“妈妈,我爱你”。她热爱的对象有很多,有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巧虎、小花、光头娃娃、猫猫狗狗小兔子……我们经常躺在床上,数着这些她热爱的东西,在大人的世界里,这样的行径傻气又夸张,但在两岁的小朋友心里,爱和被爱是多么透明的事情。
刚出生的婴儿,所有精力关注都在吃奶上,找不到妈妈的乳房就会急得发疯。接着,她会爬会走了,每一步前进都凝聚着全身的精神,这个时候,世界开始开阔,各种陌生的环境和人物冲了进来,那些奇奇怪怪的情绪,快乐,气愤,烦躁,害怕,嫉妒……林林总总,也一下子来到了小脑袋里面。
于是,于小涵开始转变。她开始不肯让妈妈抱别的小朋友,会在睡觉被叫醒的时候大发脾气,会在吃饭的时候提无理要求,会非常固执地不让妈妈碰电脑,撅着嘴巴严肃地说:“妈妈,陪陪你的宝宝!”这脾气,是砸东西,瞪着腿、挥着手、哭着脸、发疯一样矛盾的两岁啊!
作为这样一个孩子的妈妈,你应该怎么做?
孩子情绪上的波动不是故意捣乱,大人遇到烦心的情绪,你可以逛街找朋友上网,他们却只有那么几个可以依赖的大人,情绪上夸张地发泄,并不是孩子刻意取闹。
想明白这一点,很多的捣蛋孩子都是可以容忍的了。当他们发脾气或害怕恐慌的时候,大人们的烦躁情绪也像洪水来袭。这时候一味地强硬批评,只能让孩子在本应该被安慰的时候又受到伤害。一个拥抱,一个我爱你的鼓励,就好像泄洪的分支,让再倔强的孩子,也有了松懈。
不肯睡觉时,小涵哭得够呛,我只能抱着她,过一会儿后说:“哭够了吗,妈妈爱你,和妈妈一起睡觉好吗?”她擦干眼泪点头,我们手牵手去睡觉。我要上网工作时,小涵抱着我的大腿闹,十几分钟过去后,我问:“哭够了吗?妈妈爱你,但妈妈要工作,你能自己看会儿书吗?”她擦干眼泪点头,自己拿一本书坐在我的脚下看起来。
哭闹,能让孩子找到一个平衡。孩子可以发泄,但大人不能因此而转变立场,难道只有不哭的孩子才是最可爱的吗?不,我希望小涵做一个有哭有笑的真实小孩。我能感受到她脑袋里每天冒出来的小情绪,我不能帮她把每个消极情绪除掉,那些好心情和坏心情,都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基本构成。我只能帮她把最好的情绪提升出来,比如每天都回忆那些关于爱的故事,哪怕是想起路上对她微笑的陌生人。
加强正面情绪,本来就是抵抗负面情绪最好的法宝,就像说“好”比说“不”容易使孩子接受一样。每当我们说“不”时,就对孩子又一次强化了逆反思想。为什么不试试“再看一分钟电视好不好?”“再读一个故事就睡觉好不好?”“我们玩洗手游戏好不好?”一句“好不好”,就像递给孩子一只温柔的手,让他们自己随着“好”走过来。
养一个“我爱你”小姑娘和“好好”小朋友,都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你是否愿意也当一名“我爱你”妈妈和“好好”妈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