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县脱毒种薯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r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病害防治和虫害防治2个方面阐述了脱毒种薯病虫害及其防治,以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促进其优质栽培,为民和县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脱毒种薯;病虫害;防治;青海民和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69-02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夏季凉爽而短促,昼夜温差较大,适应马铃薯的栽培;脱毒种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马铃薯产量的高低,该文从病害防治和虫害防治2个方面阐述了脱毒种薯病虫害的防治,以为民和县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
  1 病害防治
  1.1 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民和县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县各地均有发生,特别是川水和脑山地区受害较重。晚疫病病菌主要借菌丝体在病薯内越冬,播入田间后随着病毒萌芽而扩展,侵入幼芽。马铃薯的叶、茎、块茎均能受害。
  1.1.1 病症。叶片:起初在叶片上造成形状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没有整齐的界限。气候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其边缘呈水渍状,有一圈白色霉状物,在叶片的背面,长有茂密的白霉,形成霉轮,这是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特征。茎部:初期呈稍凹陷的褐色条斑。气候潮湿时,表面也产生白霉,但不及叶片上的繁茂[1]。块茎:初期产生褐色或紫色的小病斑,稍凹陷,在皮下呈红褐色,逐渐向周围和内部发展。
  1.1.2 防治方法。一是采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措施,如青海省的下寨65、原4号、脱毒175、互薯202、阿尔法等。二是选用无病种薯。种薯带菌是田间晚疫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源,种植无病种薯可大幅度减少发病。具体做法:①在收获时仔细挑选无病种薯,淘汰病薯。②选好的无病种薯在背阴的地方风干2~3 d,入窖时再挑选1次。③第2年种薯出窖时,再剔除1次病薯。④出窖后,经催芽使一些极轻微的病薯表现出较明显的病症,再一次淘汰病薯。⑤最后在切薯时再选1次,把外表无病症,而切开后表现病症的病薯淘汰。三是做好测报工作。适时喷药防治,消灭中心病株,中心病株的出现是晚疫病流行的预兆,其出现时间与马铃薯生育期和气候条件有关,一般在多雨、大气湿度高时,在开花较早的马铃薯上最先出现中心病株。使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四是改进栽培技术措施。种植不要过密,防止其徒长,及时中耕培土,采取起垄沟灌,低洼田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病害严重的地块,在收获前应先将地上茎叶全部割除,减少病菌侵染薯块的机会。
  1.2 马铃薯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俗称转圈烂,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引起地上部分茎叶萎蔫,地下部块茎沿维管束发生环状腐烂。
  1.2.1 病症。具体表现:①植株。早期病苗出土晚,生长缓慢,植株瘦弱,叶片卷曲发黄,自下往上逐渐萎蔫枯死,结薯少而小,易烂。晚期病苗开花后显病,顶部叶片变小,叶片脱水变色,能结薯,但多数在地里腐烂。②块茎。病薯尾(脐)部皱缩,薯皮稍暗色,切开后可以看到环状的维管束部分变为有光泽的乳黄色腐烂,用手挤压可以从腐烂环里挤出黏稠的乳黄色菌液。病薯外观表皮龟裂,轻病薯仅半环腐烂,极轻微病薯则无腐烂症状[2]。
  1.2.2 防治方法。应采取控制种薯传病和选用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①应选用抗病品种,如互薯202、脱毒175、阿尔法等。同时选择100~150 g的壮龄无病整薯。②为避免刀切传病,应尽量采用整薯播种,如需切块则要严格切刀消毒,每切1个块茎换一把刀或消毒1次。消毒可采用火焰烤刀、开水煮刀,或用75%酒精、0.2%升汞水、0.1%高锰酸钾等消毒。③药剂防治。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升汞1 000倍液等浸泡种薯2 h,然后晾干播种。也可以用种薯重量0.1%的敌克松与适量干细土混匀后拌种,随拌随播。④在生长期间经常巡视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⑤加强入窖前到出窖后的管理工作。
  1.3 马铃薯黑茎病
  马铃薯黑茎病俗称黑脚病。民和县马铃薯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属细菌性软腐病害,侵染茎和茎块,造成幼苗或成株死亡,严重减产和烂窖。
  1.3.1 病症。具体表现:①植株。植株生长的任何阶段均可产生症状,最明显的症状是病株明显矮小,心叶黄化、变小、卷曲,茎基部及根部变黑、腐烂,腐烂处有臭味。病株极易从土中拔除,多半死亡,结薯减少,块茎变小[3]。②块茎。病薯从脐部开始变黑,向髓部呈放射状扩散,并产生黏液,有臭味;横切观察可见维管束呈点状或断线状黑色。病块茎仅脐部呈黑点,干燥时紧缩变硬,贮藏期间过热或过湿均会使其继续发展,变黑并腐烂发臭。
  1.3.2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如下寨65等。精选种薯,剔除病烂薯,选用无病的小整薯播种。②选择地势高燥、疏松、排水好的田块。避免连作,以防土壤内部病残体的再传播。③注意种薯的贮藏,避免在潮湿及通风不良的条件下贮藏,保持窖温在2~5 ℃。④种薯切块时,用种薯重量0.1%的敌克松与适量细土混匀后拌种,随拌随种,以减少切刀传病的机会。
  1.4 马铃薯早疫病
  1.4.1 病症。早疫病以干旱高温的浅山地区发病较重,通常现蕾前后开始发病,病叶过早干枯而降低产量。主要侵染叶、茎、叶柄和块茎。最初叶片产生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具有黑褐色同心轮纹;病斑愈合后形状不规则,严重时叶片过早干枯,产生黑色绒毛状霉。块茎病斑圆形或不规则,色暗、微陷,边缘清晰,薯肉褐色、干腐。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病薯内越冬。分生孢子存活期长,主要经风雨传播。马铃薯生长期间发生多次再侵染。生长前期老叶发生初侵染,幼叶和偏施氮肥所致病株不表现症状,次侵染多发生在植株较老时期[4]。干湿交错时期蔓延迅速,灌溉的荒漠地发病最重。植株受伤、生长不良等不利条件下发病重。
其他文献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实现自治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超万亿元的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快速增长,总值确保翻一番半,力争翻两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将于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9月27日下午,自治区
近来,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本该在源头就能解决的污染问题,却到了末端交到了环保部门手中。比如,有市民反映农贸市场家禽屠宰门市排放刺激性气味,环保部门检查时发现,家禽屠宰门市使
报纸
8月5日,太原市质监局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传达学习7月29日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省委常委会上谈到太原"城中村"改造时的讲话和7月23日太原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汇报总结
生猪生产方面,继续落实中央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已下达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建设、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各项扶持政策尽快兑现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