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发生在膀胱非尿路上皮起源的癌(以下简称非尿路上皮癌,non-urothelial carcinomas,N-UC)相对少见,可具有鳞状、腺样或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的分化特征。伴有鳞状分化的膀胱癌主要包括传统型鳞状细胞癌、疣状癌、伴广泛鳞状分化的尿路上皮癌及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伴有腺样分化特征的膀胱癌主要包括原发性膀胱腺癌、脐尿管腺癌、苗勒管型肿
【机 构】
: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312000,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312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杭州 31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在膀胱非尿路上皮起源的癌(以下简称非尿路上皮癌,non-urothelial carcinomas,N-UC)相对少见,可具有鳞状、腺样或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的分化特征。伴有鳞状分化的膀胱癌主要包括传统型鳞状细胞癌、疣状癌、伴广泛鳞状分化的尿路上皮癌及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伴有腺样分化特征的膀胱癌主要包括原发性膀胱腺癌、脐尿管腺癌、苗勒管型肿瘤和肝样腺癌。膀胱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包括小细胞NEC、大细胞NEC、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和副神经节瘤。在诊断膀胱原发性N-UC之前,首先要排除其他部位的癌直接蔓延或转移到膀胱的可能性,因此重点了解患者的临床病史十分有必要。该文重点阐述了这三组肿瘤中不同类型之间的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因素等,避免一些实际诊断工作中的陷阱问题。
其他文献
报道1例罕见胃EB病毒阳性淋巴上皮瘤样癌合并B淋巴细胞单克隆性增生,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为男性75岁,胃底贲门见一溃疡型肿块。镜下观察:肿瘤以推挤性生长为主,侵及胃壁深肌层。肿瘤组织中淋巴上皮间质明显多于肿瘤细胞,肿瘤细胞间质淋巴细胞背景中部分为B淋巴细胞构成,周围可见淋巴上皮病变。EB病毒原位杂交显示:癌细胞阳性。分子病理显示B细胞IgH-DH克隆性基因重排。最终诊断为:胃EB病毒阳性淋巴上皮瘤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ICI与靶向抗血管生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联合使用两种情况下,免疫反应介导性肝炎(immune-mediated hepatitis,IMH)的组织学表现差异。方法收集2015至2019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抗ICI治疗发生肝功
目的探讨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照临床及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RS)组(46例),意义未明的M蛋白血症(MGUS)组(8例)和多发性骨髓瘤(MM)组(13例)。分析各组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6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10)岁,男女比为37︰30。M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中国武汉暴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及世界多个国家。病理科接收大量人体标本,需要采取应急管理措施,以保障科室生物安全。我们从预防及落实消毒措施着手,加强防控意识,改进工作流程,控制污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进行科学防范。
目的探讨膀胱大巢状变异型尿路上皮癌(large nested variant of urothelial carcinoma, LNU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诊治的5例膀胱LNUC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和基因测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3岁(48~81岁),肿瘤平均直
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例胃底腺型腺癌,分析6例患者的内镜特征、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6例胃底腺型腺癌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阵发性隐痛;胃镜检查在胃体部发现隆起或平坦病灶,直径0.4~1.0 cm;病理检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子信息及实践方法联盟-非WHO官方组织(cIMPACT-NOW)就2016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4版修订版发布以来的神经系统肿瘤部分临床实践中的分类分级、争议问题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布了4次更新,包括(1)NEC、NOS术语的使用范围;(2)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定义修订;(3)IDH野生型具有胶质母细胞瘤分子特征的弥漫性星形细胞胶质瘤,W
伴有极向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是新命名且罕见的肾脏肿瘤,目前的研究证明其可能是一种良性或惰性的乳头状肾肿瘤。该患者男性,54岁,体检CT发现右肾下极囊实性占位,无特殊临床症状。镜下肿瘤界限清楚,见纤维性包膜,由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或管状乳头状结构组成,细胞温和,形态一致,胞质嗜酸性,细胞核特征性的位于胞质顶部。瘤细胞表达GATA3、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CK)7、MUC1、CD
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PUB)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特征。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例)、福建省立医院(8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6例)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例)2010年5月至2018年11月手术切除的23例PUB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GATA3、CD56、突触素、嗜铬粒素A(CgA)、S-100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