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从模仿开始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仿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是青少年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可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外部模仿和内部模仿等多种类型。
  模仿性与表现、创作性虽不能说是艺术的本质特征,却也是它的两个重要特性。“模仿”说的是艺术题材、内容的关系,而“表现、创作”说的是作品与作者的关系。本文着重就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模仿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水平、提高美术绘画技能、增强美术表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和创作能力等方面的一些策略进行探讨。
  一、正确认识模仿与表现、创作的关系
  亚里斯多德说:“人对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经验证明了这一点,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维妙维肖的刻画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但假如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所摹仿的对象,那么我们的快感就不是由摹仿的作品而是由技巧或类似的原因得知的”。美术上的模仿就是对原来作品的再现和优秀作品创作方式、技巧等方面的学习和重复使用。再现在中学阶段的美术作品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大多数中学生过于注重再现,而忽视表现,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表现。
  他们的作品有的只是机械的描摹,绝对的照搬。当由于技巧问题而无法真实地再现的时候,他们便陷入痛苦之中,以致对艺术失去兴趣。在他们欣赏美术作品时也是对逼真的写实绘画情有独钟。而对与作者写实以外的更加体现作者修养的如优美构图,和谐的色调,以及技巧与题材的完美统一这些表现性因素,却视而不见。在现代艺术的欣赏中,其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地依靠观者的直觉发现其审美价值,从而使观赏都也成为绘画的实质性作者之一。而直觉的激发主要来自作品中形式因素。
  二、通过模仿训练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特别是美术方面的素养,其方式很多,然而,模仿却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1、模仿训练,培养学生欣赏艺术品的能力。通过一些有意识的模仿训练,使学生不光能够看到美术作品中的比例、透视、解剖、条件色,还应当能够欣赏到作品形式因素与形式法规的完美统一,表现性语言与题材的有机结合。这是学习美术艺术的第一步,只有使他们首先成为一个懂画的人,才有可能使他们成为画画的人。于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不断地有意识地模仿时,引导他对绘画的表现性以及形式美法则多多留意,帮助他们分析优秀作品中表现性语言和形式因素在作品所起的作用,并且用历代美学家的美学观点从理论上、心理因素分析上加以强调,使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较全面的欣赏作品以及创作作品的意识。
  2、模仿训练,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教学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模仿再现性、表现性强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不光能看到再现型作品中表现性语言运用,还能够看到表现型作品中再现性因素的存在。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除了能把形体、比例、透视、解剖等等再现的部分,搞准确以外,还能对线条、肌理、节奏等等表现性语言和形式因素有所体现,甚至鼓励他们凭着自己的艺术直觉去习作,比如凭直觉概括、取舍,凭直觉去组织色调,去对比色彩。因为直觉与表现的关系似乎更紧密。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把直觉等同到艺术与创造。他认为直觉就是表现即是美,艺术创造离不开直觉,直觉是艺术家生活经验、象力、思维敏捷力、顿悟力、创造力多方面因素聚会上撞击火花,直觉在创作过程中转变成一种“艺术敏感”。这里说的“直觉”实际上就是在模仿中产生的。当然,在学生们凭着这种“艺术敏感”在习作中撞击出“火花”时要立刻予以肯定,帮助他们分析作品的闪耀点在哪儿,为什么会出现,使他们的直觉变为自觉,从而完善作品。
  三、模仿训练,提高学生美术作品的创作能力
  “模仿”是学生形成技术意识的起步阶梯,是创作的基础。美术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绘画,制作,手工,都有一定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技法,必须通过教师演示或课件的示范,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技术意识,学生通过模仿掌握初步的技术,才能更好地凭借现有的工具材料,合理地应用自己掌握的操作方法,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而进入具有实质意义的创作活动。
  1、通过模仿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模仿,尽快树立起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因为我面对的是中学生,他们自身掌握的形象、图式、色彩、构图、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知识和技能都很有限,还处于一个收集和积累的阶段。因此,通过模仿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很重要,学会观察并乐于用笔来描绘和表达。有了这样的一个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事物,描绘事物。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去改变和创新、创作。
  2、通过模仿训练,学习他人的创作方法。通过模仿训练,引导学生大量学习他人的创作方法,从而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自己的创造性表现,创作出更多的属于自己的作品。创新和创作能力虽然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但老师仍然要对给他们植入创新、创作意识的种子,这样才能让创新思维开花结果。在这一阶段就要求学生要学习、欣赏具有创造性的绘画作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学生不是要马上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化描绘,而是通过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个性化表现;模仿和学习到一定的阶段,能够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后,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创作表现了。
  3、在模仿中创新,给予学生创新、创作能力的肯定。通过一段时间的模仿训练,学生或多或少地学会了创新、创作方法,即使学生的创造性绘画结果并不理想,哪怕只有一点点在模仿作品基础上有了创新,也属于创作,也要给予充分肯定。
  总之,中学生美术教学中要注重模仿训练,在模仿训练中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创新和创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中学红旗分校)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因此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善于“积累“的方法显得异常重要。积累法在我国古而有之。墨子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一个人的基础知识越广博深厚,所成就的学问也就越大。《语文课程标准》也建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期刊
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书面体现,是教师综合主、客观情况进行教学艺术处理的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一堂好的数学课离不开一篇优质的备课教案。因此,本文着重就初中数学课的备课“六性”策略进行一些探索与研究。  一、取舍教学内容,做到选择的合理性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
期刊
工作两年了,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特别是在教学方面。不但可以更好地结合自己专业知识让课本内容变得更充实,还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有效控制把握课堂,让课堂活跃而有序,让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  记得刚毕业时,一位老教师就曾说过,学生是要哄的。当时感触不深,在历经两年的工作锻炼后,时至今日我才有了更深的体会。有时候,学生就像一头牛,你狠命拉他向前,未必能拉得动他,但如果你能巧妙地往旁边拽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构成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改变以往教学只关注“知识能力”的状况。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比那些缺乏感情或学习乐趣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有效。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促进认知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和谐发展。英语学习是一种对语言的学习,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尤为明显
期刊
职业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其职业特点要求直接面向具体工作实用技能教育,所学、所教应紧密联系实际,要有用、实用。但是,我国学生在初中毕业后接受普通教育还是接受职业教育,完全取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无法回避的现实:进入职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既然我们无法选择学生,那么只能直面审视,就在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积极性和有效性。  一、为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训
期刊
新课程的推广实施,使语文的教学改革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种种原因,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老问题仍未改观。  一、语文教学目标即高考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在我们的教学中,高考却成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考的就不教不学”,
期刊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国际经济不断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极其迅速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学外语教育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了,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设疑激趣,营造创新氛围  学源于疑
期刊
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一 创设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放活学生的嘴和大脑,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嘴说出他们想要说的东西,而不要禁锢他们的思想。教师要“开放”数学课堂。所谓“开放”数学课堂,就是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及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把学习的时
期刊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中有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在这四项技能中,听力是最重要的。所有的语言都必须从听力开始学习。因为没有听力的输入就没有其他的有效输出。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听力能力要比其他的技能运用得更多。  匮乏的听力训练直接导致很多高中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使自己的英语成为哑巴英语。基于这种现状,听力课堂教学亟待提高。听力能力是由一系列技能、技巧构成的,如听音辨音能力,预测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