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表征理论中的认知设定及其批判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angw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图像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图像学还是传统艺术史理论,都是在表征认识论框架内回应这一问题,前者认为图像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相似关系可以通过经验、移情等方式感知到;后者认为图像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相似关系可以通过视觉感知把握到。这两种路径都有着心理自然主义的危险,图像学混淆了图像主题与作为心理识别对象的图像内容之间的界限,传统艺术史理论将图像体验完全看作是心理意义上的视觉认知行为。两种路径无法有效回应某些图像体验如恐怖、共鸣等。要理解他们的图像体验已经超越了心理表征概念的有效范围,这一关系的实质是观看者想象、移情和乃至其生存状态等维度的呈现。
其他文献
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是行政诉讼法中一个极具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的课题。在我国行政诉讼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限制行政主体滥用职权,维护行政相对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行政
高级量测体系在电力系统中加入了信息系统,使用智能电表、双向通信系统、用户户内网和计量数据管理系统同用户建立通信联系,能够实现类似分时电价功能的动态计费能力。高级量
<正> 小说争鸣是近几年来渐成风气的事情。文坛因争鸣而活跃,文学在争鸣中发展。 1984年的中篇小说,引起程度不同的争鸣的约有十几部之多。这里就影响较大的七部中篇小说的争
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小说创作主要有三种样态:一是以丁玲为代表的五四传统的解构与重构;二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民间传统的升华与超越;三是以孙犁为代表的古典传统的承继与现代
<正>在许多文献资料上或权威教材上都会这样写到":崇高又叫‘壮美’,相当于我国古典文论中的阳刚之美",①(P186)可见中国的许多美学学者在对壮美与崇高的讨论中,只注意到了二
本文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探讨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机制的方法,并通过审判活动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体现对未成年人特殊
校本课程,也被称为学校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也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的进程不断深入,用户对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升。智能电网高级测量体系是构建智能电网的基础,AMI的安全关系着智能电网能否实现安全可靠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了实现未成年人帮教制度司法新突破,不仅应在理论界进行广泛的研究,更应该在审判实践中深度剖析并对未来走向进行的审慎思考。 Min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