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学校按照民办民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有自己的办学优势。独立学院是在吸收公办、民办两种办学机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办学模式,它兼具公办高校的规范性和民办高校的灵活性,是公有性质与民营机制的有机结合,体现着公办、民办高等教育的双重优势。本文将首先介绍独立学院产生的背景,然后针对于当前困境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独立学院;困境;策略;发展
一、独立学院产生的社会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高等教育改革必须要有新思想和新举措。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而独立学院正是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应运而生。200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为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独立学院面临的困境
独立学院要持续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制约。一是政府资金投入的有限性。独立学院产生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和高等教育机构不足的矛盾,为国家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政府却没有向独立学院分摊资金作为独立学院的发展资金,资金的缺乏制约着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国家关于独立学院的政策不尽完善;三是高考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四是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资金、师资、土地、有待提升的办学声誉,加之良好的办学传统与办学文化还有待形成等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独立学院的发展。
按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和《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工作方案》(教发厅函[2009]15号)的要求,独立学院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达标建设、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独立学院加强自身的建设
能否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还在于独立学院是否加强了自身的建设。
1.明确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
独立学院成立之初的依附性,导致独立学院办学的盲目性,办学目的不清晰明确。独立学院要明确要办什么层次的学院,培养什么的人才,取得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而不是对母体学院的亦步亦趋,才能在办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不断进步。
2.优化师资队伍
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是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独立学院教学运行过程中,很大一批教师都是本部教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学院还必须要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学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学院自有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可以依托母体院校的优势资源,利用母体院校的高素质教师充当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为学院培养骨干教师,带领学院自有老师的快速进步。其次,独立学院利用独立性的优势,自主选任高学历人才到本校就职,使学院的师资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层次。其次,学院通过制定进修的政策,鼓励在职教职工进行在岗培训和进修,促进现有师资人才队伍的提升。最后,学院还可以通过聘请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相关专业的资深从业者不定期举行讲座,增强学生的见闻以及对本专业的理解。
3.创新管理机制
管理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院要得到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必须不断创新。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可以明确分工,加强各部门的职责和沟通,使学院的运行可以上通下达,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可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教职工的创造性,保证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
4.扩大资金来源
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决定了办学的经费都来自于主办方的投资,运转来自于按照国家关于高校招生的收费标准收缴的学费。独立学院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学院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这就要求独立学院本身要有营销意识,这样才能在大的市场环境下不断发展。
(二)实现由独立学院向普通民办高校的转设
独立学院是在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资源缺乏的矛盾下产生的,它的产生有突出的作用,但是独立学院的发展之路,从外国的先进办学经验来看,转设为普通民办高校是必经之路。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独立学院视情况和条件按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国家的政策已经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独立学院实现向民办普通高校的转设后对自身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不需要向母体学院缴纳高额的管理费。独立学院的投资者举办独立学院,除了考虑到进行本科层次的办学外,一定还会考虑到经济回报问题。高额的管理费对已经投入巨大资金甚至是贷款办学的投资而言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着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一旦实现转设后,就可以不用缴纳这笔高昂的费用。节省的这笔费用可以用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学改革、增加师资力量,加强对贫困生的补助,这些追加投资的举措都可以促进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脱离了母体学院的管制,独立学院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独立学院自产生之初就有依附性的特性,这种对母体的依附,会无形的增加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改革方法和步伐。
独立学院的产生有自己独特的背景,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自身或者外界的妨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是独立学院只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遵守国家有关政策,一定可以寻求到出路,得到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钊.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中的师资队伍建设[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155-159.
[2]方勇.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Z1:110-113+134.
【关键词】独立学院;困境;策略;发展
一、独立学院产生的社会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高等教育改革必须要有新思想和新举措。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而独立学院正是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应运而生。200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为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独立学院面临的困境
独立学院要持续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制约。一是政府资金投入的有限性。独立学院产生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和高等教育机构不足的矛盾,为国家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政府却没有向独立学院分摊资金作为独立学院的发展资金,资金的缺乏制约着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国家关于独立学院的政策不尽完善;三是高考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四是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资金、师资、土地、有待提升的办学声誉,加之良好的办学传统与办学文化还有待形成等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独立学院的发展。
按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和《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工作方案》(教发厅函[2009]15号)的要求,独立学院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达标建设、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独立学院加强自身的建设
能否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还在于独立学院是否加强了自身的建设。
1.明确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
独立学院成立之初的依附性,导致独立学院办学的盲目性,办学目的不清晰明确。独立学院要明确要办什么层次的学院,培养什么的人才,取得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而不是对母体学院的亦步亦趋,才能在办学过程中有的放矢,不断进步。
2.优化师资队伍
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是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独立学院教学运行过程中,很大一批教师都是本部教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学院还必须要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学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学院自有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可以依托母体院校的优势资源,利用母体院校的高素质教师充当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为学院培养骨干教师,带领学院自有老师的快速进步。其次,独立学院利用独立性的优势,自主选任高学历人才到本校就职,使学院的师资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层次。其次,学院通过制定进修的政策,鼓励在职教职工进行在岗培训和进修,促进现有师资人才队伍的提升。最后,学院还可以通过聘请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相关专业的资深从业者不定期举行讲座,增强学生的见闻以及对本专业的理解。
3.创新管理机制
管理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院要得到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必须不断创新。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可以明确分工,加强各部门的职责和沟通,使学院的运行可以上通下达,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可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教职工的创造性,保证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
4.扩大资金来源
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决定了办学的经费都来自于主办方的投资,运转来自于按照国家关于高校招生的收费标准收缴的学费。独立学院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学院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这就要求独立学院本身要有营销意识,这样才能在大的市场环境下不断发展。
(二)实现由独立学院向普通民办高校的转设
独立学院是在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资源缺乏的矛盾下产生的,它的产生有突出的作用,但是独立学院的发展之路,从外国的先进办学经验来看,转设为普通民办高校是必经之路。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独立学院视情况和条件按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国家的政策已经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独立学院实现向民办普通高校的转设后对自身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不需要向母体学院缴纳高额的管理费。独立学院的投资者举办独立学院,除了考虑到进行本科层次的办学外,一定还会考虑到经济回报问题。高额的管理费对已经投入巨大资金甚至是贷款办学的投资而言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着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一旦实现转设后,就可以不用缴纳这笔高昂的费用。节省的这笔费用可以用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学改革、增加师资力量,加强对贫困生的补助,这些追加投资的举措都可以促进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脱离了母体学院的管制,独立学院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独立学院自产生之初就有依附性的特性,这种对母体的依附,会无形的增加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改革方法和步伐。
独立学院的产生有自己独特的背景,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自身或者外界的妨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是独立学院只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遵守国家有关政策,一定可以寻求到出路,得到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钊.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中的师资队伍建设[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155-159.
[2]方勇.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Z1:110-1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