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个繁琐、庞杂的工程,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时,施工单位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将其充分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过程中,这样不仅能避免许多安全隐患、合理分配施工现场的人力物力资源,还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继而使得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增长。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其中在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方面的比较尤为突出。一些施工企业尽管物资力量雄厚,但由于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使得其在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管理作为一个企业永恒不变的话题,可以说关系到其未来的成败与兴衰,若想提高企业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抓好这个关键。建筑企业更是如此,其管理的内容不仅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更涉及到施工技术的管理。只有进行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才能推动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将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进一步降低工程的预算及成本,继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得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且通过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还能将企业的生产、管理面貌逐步进行改变,从而提升企业的形象,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二、常见的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材料、设备方面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用到诸多的材料和设备,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控制。因为种类繁多,这样加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加上现场材料乱放现象严重,施工人员在需要材料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的取出材料进行使用。此外,材料的存放过程中,因为管理不善往往会导致材料的质量下降,特别是钢筋、混凝土、卷材类材料,这些材料因为管理不善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施工设备的管理主要是日常维护方面,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机械带病工作不紧紧降低了机械的寿命,还好影响到后期设备的维修成本,同时机械设备带病工作也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2、管理体系不完善,存在严重的漏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业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也开始不断出现。当今的许多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失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作支持,这样将严重影响建筑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做好分包和总包的工作对建筑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工作是保证施工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但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建筑企业忽略了分包和总包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而导致了信息渠道出现阻塞的情况。像施工材料的不合理储放就是由于这一问题而导致的。可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对建筑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3、资料管理方面
  资料管理主要是指施工图纸的管理,为了追求施工进度,很多企业没有真正的掌握施工图纸,就根据经验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擅自更改图纸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工程问题的时候再去细细研读图纸,这时候就只能返工,浪费了大量的物力劳力。图纸会审是相当重要的,但是负责人很少进行图纸会审,不能合理的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
  4、建筑物资材料质量较差
  建筑物资材料是建构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质量。但是,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物资材料把关上没有遵循国家标准,应用劣等材料,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较大的威胁。在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扩充的情况下,施工材料的质量、数量以及成本之间的矛盾也被进一步激化了。而某些施工单位的监管部门对施工材料的监管较弱,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偷工减料、偷懒延误现象监管力度不够,最终造成了“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三、改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的策略
  1、加强对人的控制
  加强对人员的控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定期的组织培训,以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并积极鼓励工作人员考取国家资质证书,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技术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学习过国内外优秀的管理办法,然后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应用到项目中去,来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总承包方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分包方的资质、技术管理水平进行了解。做好民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其安全意识,杜绝安全施工的发生。加强对人员的控制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
  2、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障施工技术管理执行到位的最根本保障,也是确保员工明确自身岗位要求的参考依据。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法规,这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首要条件,是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最容易疏忽的问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是施工的关键要素,所以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这样有利于人员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利于施工过程中对操作标准的更执行。
  3、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3.1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确保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也利于有效的保证施工进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上下级之间、各级之间、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都要进行技术交底,各部门之间的良好的协调和配合,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部位和隐蔽工程更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这样施工人员才能明确图纸的设计意图,从而在施工中能够有效控制好工程质量。
  3.2對工程质量进行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的对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把关,还需要对项目质量负责,也就是说还需要对施工材料的选取、施工流程的制定等内容提出意见,任何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都属于技术管理范畴。
  4、加强施工技术监管的执行力度
  任何一项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时都需要向当地的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单位提交一份工程质量监督的申请,然后质量监督单位就会派遣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实施监督。在工程正式施工前还应分别审核负责施工和监理的单位的相应资质,以及考察、核对施工单位准备采用的机械设备是否合格、相关技术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是否达标等内容,如果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决不姑息。进行工程质量监理的工作人员应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制定一份详细的监督检查计划,要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工作交叉进行,这样能够提升检查结果的真实性。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应尽快进行整理然后通报,之后再将整改意见反馈给施工单位。只有将监管制度落实到位,才能避免工程中的违纪行为,真正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5、工程项目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主要是对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以及特性进行测定,该环节需要科学、合理的运用各项措施和手段严格的进行测定,再将预先所规定的工程质量目标与测定后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建筑产品是否合格。若合格,则该建筑便可通过;反之,需要对建筑再加固以及补强。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筑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建筑企业应当重视自身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所起的作用,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自身进行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它是保障建筑企业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下去的动力,也是促进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建筑业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建筑技术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各项管理措施,进而不断提高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起元,孙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J].江西建材,2014,14:270.
  [2]邢炜,李涛.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4,14:275.
  [3]韩立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常见的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258.
  [4]梁秀丽.浅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391.
其他文献
目的:结合具体病例回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与华法林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方法:1例女性在合用伊马替尼和华法林半年后出现血尿,药师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方式.结果:血尿的产生可能是伊马替尼和华法林的相互作用引起两者血中浓度升高,药效均增强的结果.药师建议立即降低华法林剂量至1.5 mg qd,5 d后复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降为1.85.结论:华法林与TKIs合用应每周仔细监测
目的:对比经皮空心螺钉固定与支撑钢板对后踝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后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经皮支撑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n=31),将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n=29).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与术前、出院后3个月踝关节功能及ROM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用时较长(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均较术前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大(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代替胆道镜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胆道镜+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总有效率、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7 d血清TBIL、AST、ALT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初期诊断以及及时干预对疾病的预后非常重要.目前临床诊断仍基于症状学,疾病的诊断可能会受到临床医生主观认知的影响,缺乏客观依据.近年来,由于眼动追踪技术的出现,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寻找潜在的客观指标,对抑郁障碍的诊断有一定意义.现总结并归纳了抑郁障碍患者的注意偏向的特点以及眼动追踪技术对抑郁障碍的诊断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唯一可视的部分.研究证明,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均有视网膜结构的异常,但两种疾病的视网膜改变可能不同.现总结AD、PD视网膜标志物的研究,旨在探讨视网膜改变作为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2021年2月,FDA批出6个新分子实体,分别为治疗肺癌药品Tepmetko(tepotinib)、治疗淋巴瘤新药Ukoniq(umbralisib)、首款骨髓保护剂Cosela(trilaciclib)、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药品Amondys 45(casimersen)、治疗致命儿童代谢缺陷药品Nulibry(fosdenopterin)和治疗骨髓瘤药物Pepaxto(美法仑氟苯酰胺),以及1个新生物制品,为新型降脂药Evkeeza(evinacumab-dgnb).
期刊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甲基氧化偶氮甲醇醋酸盐(MAM)对大鼠感觉运动门控的影响,探讨MAM诱导精神分裂症感觉运动门控障碍大鼠模型的适宜剂量.方法 应用不同剂量的MAM(25、20、15 mg/kg)处理围生期大鼠,诱导其子代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建立精神分裂症感觉运动门控障碍大鼠模型,观察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PPI)和P50听觉诱发电位抑制(AEP-P50)以及Caspase 3染色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评价不同剂量的MAM建立精神分裂症感觉运动门控障碍大鼠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MAM在15~25 mg/
目的:药品注册核查在批准药品上市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新药研发、提高药品质量、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回顾近年来我国的药品注册核查工作,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局与地方药品监管机构合作开展的联合核查,了解我国药品注册核查的启动原则、核查要点和判定原则.结果:药品注册联合核查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保障了疫情期间我市医药产业持续发展以及我市的检查员队伍建设.结论:药品注册核查改革工作对我市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年发病率为56例/10万人,在现有标准治疗后总体生存期仅为14.4个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显示,中药活性成分具有治疗胶质瘤的作用,诸如β-榄香烯、细辛醚、当归、白藜芦醇、紫杉醇等,其作用机制牵扯广泛.本文综述β-榄香烯治疗脑胶质瘤的现状,为今后科研思路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仍在全球肆虐,对其患者除对症处理外,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COVID-19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酌情给予抗炎治疗,但除糖皮质激素外,其他抗炎药物的使用并无明确的依据.秋水仙碱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炎药物之一,有研究发现它治疗COVID-19有效,现正在进行多项临床研究.本文介绍秋水仙碱治疗COVID-19有效的可能机制和相关临床研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