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EA模式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在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海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lic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模式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ICU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FMEA模式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治疗结束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失效模式危急值(RPN)、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检测在肺部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98例肺部良恶性结节,并据结节良恶性分为良性组60例和恶性组3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合格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血清CYFRA21-1、NSE及ProGRP水平,并分析上述各因子单一及联合检测对肺部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CYFRA21-1、NSE及
目的探讨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手术标本,检测肝癌组织中P300、CD90、甲胎蛋白(AFP)、Ki-67、CD34的表达。同时收集保存于医院实验室的42例肝脏血管瘤标本、56例有中重度肝硬化背景的肝组织标本,检测组织中P300的阳性表达率。分析P300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血清和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2、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收治的21例GBS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的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儿、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中IGF-1、IGF-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PPO)治疗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及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3例肱骨下段骨折,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9例(采用MIPPO治疗)和对照组34例(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骨代谢指标水平、关节功能,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2组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及May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35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76例(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与对照组59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住院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