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当前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社会体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三缺现象——缺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者、体育设施。期中社会指导员是最紧缺的,这给社会体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实现学校与社会体育资源共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会体育资源的不足,对推动全民健身,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师 社区健身 指导
一、服务“社区健身俱乐部”的宗旨与设想
高校体育教师服务“社区健身俱乐部”旨在立足于服务社区,通过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方式,为不同的群体设计更加丰富合理的健身方案,提供更完善的体育设施和优质的健身指导,在适当的价格下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活动中,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增强国民体质。
二、“社区健身俱乐部”团队成员与分工
该创业投资采用合伙制的团队模式,根据项目开展需要,确定以下团队成员,以及各自职责的分工:
三、发展策略
(一)营销策略
首先在社区内做好调研,主要研究内容为统计社区各年龄段人数,以及各社区居民运动爱好项目,收入水平等。开始运营后在社区大力宣传并结合一些营销手段,比如说开展社区活动,免费开放中心一个月,赠送会员卡、月卡等。寒暑假可召开一些训练班使一些喜欢打球的人接受更专业的训练,还可以使迷恋上网、看电视的孩子远离网吧、电视。这些举动将会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
(二)经营策略
1.加强健身路径的安全性,社区中不同年龄阶层的居民,他们在使用器械时,安全性有差异,年少和年老者对器械的安全性要求更高。
2.增强健身路径的趣味性,社会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更关心,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如将攀、爬、钻、滑等动作融入路径的设计之中,可使他们在锻炼中既不感到疲倦,又能达到较好的练习效果。
3.健身路径的布局和器材外表的颜色应与周围的环境、建筑协调,而又独具特色,使它成为全民健身工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在这种环境里锻炼,心情舒畅,是一种美的享受。
4.加强健身指导方法,对健身路径中各种器械的锻炼方法、注意事项、时间长短等制定数值量化表,使居民在锻炼中能够自我诊断健身效果,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5.加强社区健身路径的保护和合理调配,使它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四、发展目标与规划
(一)发展目标
从武汉社区试点逐步建立成熟的体育俱乐部,并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再将成熟优质的经营模式推广到各中小城市。在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完善的大众体育体系,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健身资源。
(二)发展规划
1.试点先行。选择武汉住户密集的一到两个社区进行试点,建立适合社区发展的大众体育模式。三年内将俱乐部推广到整个武汉市,并在中心区域建立一个城市中心俱乐部,对各社区俱乐部进行统筹管理,组织各社区进行社区体育联赛,培养高水平人员参加高级别体育赛事。
2.多层次发展,多城市推广。根据社区发展情况,适当整合各社区的项目设置,推出各社区的品牌项目,并由此确定社区联赛项目的举办地。针对不同的年龄、文化层次、收入水平,设计不同的健身方案,使俱乐部的服务在立足大众化的基础上,能够适当向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提升产品服务的层次。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校体育教师服务“社区体育俱乐部”是一次大胆的设想,它既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一个社会实践、专业学习、发挥特长的舞台,又能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群众急需健身指导的难题,使社会体育的健身活动步入科学化,做到动静有节、身心健康,达到“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讲究科学”的目的。
(二)建议
1.高校体育教师要胜任社会体育活动中的指导工作,必须坚持经常性的进行自我锻炼,保持健康和匀称的体型,为人师表,适应社会。
2.高校体育教师参与社会体育活动,首先要首先做好本职工作,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其次是服从社会组织统筹安排;第三,个人应转变传统的观念,积极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工作。
3.学校应鼓励教师到基层社会进行体育辅导实践活动,提高体育教师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鼓励他们更新知识储备,科学合理的指导大众健身。
4.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体育建设,促进学校体育向现代化、自主化、终身化、开放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裴立新.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9.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3]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教材:一级(第一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4] 群众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1.
摘 要 当前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社会体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三缺现象——缺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者、体育设施。期中社会指导员是最紧缺的,这给社会体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实现学校与社会体育资源共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会体育资源的不足,对推动全民健身,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师 社区健身 指导
一、服务“社区健身俱乐部”的宗旨与设想
高校体育教师服务“社区健身俱乐部”旨在立足于服务社区,通过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方式,为不同的群体设计更加丰富合理的健身方案,提供更完善的体育设施和优质的健身指导,在适当的价格下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活动中,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增强国民体质。
二、“社区健身俱乐部”团队成员与分工
该创业投资采用合伙制的团队模式,根据项目开展需要,确定以下团队成员,以及各自职责的分工:
三、发展策略
(一)营销策略
首先在社区内做好调研,主要研究内容为统计社区各年龄段人数,以及各社区居民运动爱好项目,收入水平等。开始运营后在社区大力宣传并结合一些营销手段,比如说开展社区活动,免费开放中心一个月,赠送会员卡、月卡等。寒暑假可召开一些训练班使一些喜欢打球的人接受更专业的训练,还可以使迷恋上网、看电视的孩子远离网吧、电视。这些举动将会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
(二)经营策略
1.加强健身路径的安全性,社区中不同年龄阶层的居民,他们在使用器械时,安全性有差异,年少和年老者对器械的安全性要求更高。
2.增强健身路径的趣味性,社会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更关心,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如将攀、爬、钻、滑等动作融入路径的设计之中,可使他们在锻炼中既不感到疲倦,又能达到较好的练习效果。
3.健身路径的布局和器材外表的颜色应与周围的环境、建筑协调,而又独具特色,使它成为全民健身工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在这种环境里锻炼,心情舒畅,是一种美的享受。
4.加强健身指导方法,对健身路径中各种器械的锻炼方法、注意事项、时间长短等制定数值量化表,使居民在锻炼中能够自我诊断健身效果,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5.加强社区健身路径的保护和合理调配,使它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四、发展目标与规划
(一)发展目标
从武汉社区试点逐步建立成熟的体育俱乐部,并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再将成熟优质的经营模式推广到各中小城市。在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完善的大众体育体系,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健身资源。
(二)发展规划
1.试点先行。选择武汉住户密集的一到两个社区进行试点,建立适合社区发展的大众体育模式。三年内将俱乐部推广到整个武汉市,并在中心区域建立一个城市中心俱乐部,对各社区俱乐部进行统筹管理,组织各社区进行社区体育联赛,培养高水平人员参加高级别体育赛事。
2.多层次发展,多城市推广。根据社区发展情况,适当整合各社区的项目设置,推出各社区的品牌项目,并由此确定社区联赛项目的举办地。针对不同的年龄、文化层次、收入水平,设计不同的健身方案,使俱乐部的服务在立足大众化的基础上,能够适当向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提升产品服务的层次。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校体育教师服务“社区体育俱乐部”是一次大胆的设想,它既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一个社会实践、专业学习、发挥特长的舞台,又能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群众急需健身指导的难题,使社会体育的健身活动步入科学化,做到动静有节、身心健康,达到“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讲究科学”的目的。
(二)建议
1.高校体育教师要胜任社会体育活动中的指导工作,必须坚持经常性的进行自我锻炼,保持健康和匀称的体型,为人师表,适应社会。
2.高校体育教师参与社会体育活动,首先要首先做好本职工作,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其次是服从社会组织统筹安排;第三,个人应转变传统的观念,积极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工作。
3.学校应鼓励教师到基层社会进行体育辅导实践活动,提高体育教师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鼓励他们更新知识储备,科学合理的指导大众健身。
4.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体育建设,促进学校体育向现代化、自主化、终身化、开放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裴立新.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9.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3]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教材:一级(第一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4] 群众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