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班主任的角色处于“教”与“学”之间。如何管理好班级学生,如何协助各科教师的教学,是每位班主任的工作主题,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一、认识和了解学生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应当以认识和了解学生为起点。认识和了解学生的特点,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中职学生在校三年,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命力旺盛,自我意识增强,关心周围的一切事物,对自我的未来充满着憧憬。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将此时青年期称为“第二次诞生”。中职学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虽然他们已脱离了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内心矛盾重重,思想波动不定,易采取极端立场;初步体会到人际关系的内涵,表现在寄求于友情与甘愿于孤独的矛盾之中;性意识迅速发展,恋爱情感在不断增强;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容易产生对父母的反抗情绪。班主任应当准确把握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
学生的管理多以班级为单位。班级具备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基本环境。在这样一个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更是一个教育者。班主任应抓住学生这段时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形,做好个体分析和个案研究,因人而异地开展教育和管理,以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感情交流,关注学生行为
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师生之间良好的感情交流。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利用课间、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情景,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最终结果。在教育过程中,由于老师的权威性,往往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学生对老师往往“敬而远之”,有许多心里话不敢也不愿和老师讲。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个问题,会使我們的教育失去针对性而盲目地进行,在教育过程中走弯路,犯错误。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对学生呈现一片爱心,从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既有父母般的爱心,又有朋友般的真诚。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才能心悦诚服。班主任与学生交心要因人而选择方式、技巧以及态度,并且营造恰当的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拘束感,使学生无所顾虑地倾吐真实的心理活动,然后,再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教育。
在与学生感情交流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学生的行为,对其先进事迹及时表扬,对错误要提出批评,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使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英国学者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对学生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包办,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使班集体成为他们除学习文化知识之外,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并多方验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只有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三、协调好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1.加强班级教育和管理,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首先使同学遵守课堂纪律、勤奋好学、尊敬老师,从而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反过来,良好的教学秩序,能使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师德的渗透对班主任工作是很好的支持。
2.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同各科老师进行必要的沟通
班主任对学生所学课程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定期或不定期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表现及学习情况,及时开展教育;了解学生对各学科教学的反映,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3.向任课老师介绍学生情况,使教师授课更有针对性
在任课老师授课之前,班主任要将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纪律及考核要求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便任课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加强课堂管理,做到因材施教。
4.及时妥善地解决学生与任课教师的矛盾
当学生与任课教师有摩擦时,班主任应冷静、耐心听取任课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意见,加强沟通,减少误解,消除分歧。对个别确有问题的学生,要重点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热情,加强思想修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融洽师生关系,形成严谨治学、努力向上的班级氛围。
四、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班主任首先是要把班干部培养好,对某些学生骨干出现问题时的帮改尤为关键。他们毕竟是学生,年纪尚小,未成熟。对他们加强教育培养,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才能发挥其作用。其次是班主任必须信任自己的学生骨干,让他们大胆去干,放手去干。
五、严之有度,爱之深切
严格要求学生是对学生诚挚的关心和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对学生未来和前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数的实践证明,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良才。我国奥运健儿在国际大赛上能摘金夺银为国争光,靠的也是严格的管理、科学的训练。航天英雄杨立伟出色地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更是科学管理、严格训练的结果。在学生管理中同样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和管理者的严格要求,因此“严”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也只有“严”,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作为一个班级,只有寻找到一套比较合理、适用的管理办法,再加班主任的严格要求和完善的检查、监督机制,才能使班级工作有新的起色。
人们都想得到别人的爱,又需要爱别人。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教师的共同情感,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条件。首先,爱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因素。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暗含期待给学生以巨大的情感影响,并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它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情感、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温暖阳光,没有它,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其次,爱是思想教育的一种心理“过滤剂”和“催化剂”。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意见,经过学生情感的过滤催化,认为是出于教师的好意,是“真的为我好”,那么,学生就会愉快地、自觉自愿地接受。相反,同样的意见和要求,被学生认为是恶意,认为是“找岔子,给难看”,那么,他们不仅会紧闭心灵大门,我行我素,而且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时的教育自然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再次,爱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大量调查研究证实,学生喜欢的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仿效的典范。由此可见,对学生平等的、深刻的、持久的、有目的的爱会塑造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导航者、指路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能够带出一批优秀的学生,能够为学生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
(作者单位:淄博市淄川区技工学校)
一、认识和了解学生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应当以认识和了解学生为起点。认识和了解学生的特点,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中职学生在校三年,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命力旺盛,自我意识增强,关心周围的一切事物,对自我的未来充满着憧憬。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将此时青年期称为“第二次诞生”。中职学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虽然他们已脱离了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内心矛盾重重,思想波动不定,易采取极端立场;初步体会到人际关系的内涵,表现在寄求于友情与甘愿于孤独的矛盾之中;性意识迅速发展,恋爱情感在不断增强;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容易产生对父母的反抗情绪。班主任应当准确把握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
学生的管理多以班级为单位。班级具备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基本环境。在这样一个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更是一个教育者。班主任应抓住学生这段时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形,做好个体分析和个案研究,因人而异地开展教育和管理,以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感情交流,关注学生行为
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师生之间良好的感情交流。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利用课间、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情景,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最终结果。在教育过程中,由于老师的权威性,往往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学生对老师往往“敬而远之”,有许多心里话不敢也不愿和老师讲。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个问题,会使我們的教育失去针对性而盲目地进行,在教育过程中走弯路,犯错误。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对学生呈现一片爱心,从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既有父母般的爱心,又有朋友般的真诚。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才能心悦诚服。班主任与学生交心要因人而选择方式、技巧以及态度,并且营造恰当的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拘束感,使学生无所顾虑地倾吐真实的心理活动,然后,再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教育。
在与学生感情交流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学生的行为,对其先进事迹及时表扬,对错误要提出批评,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使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英国学者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对学生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包办,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使班集体成为他们除学习文化知识之外,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并多方验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只有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三、协调好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1.加强班级教育和管理,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首先使同学遵守课堂纪律、勤奋好学、尊敬老师,从而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反过来,良好的教学秩序,能使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师德的渗透对班主任工作是很好的支持。
2.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同各科老师进行必要的沟通
班主任对学生所学课程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定期或不定期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表现及学习情况,及时开展教育;了解学生对各学科教学的反映,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3.向任课老师介绍学生情况,使教师授课更有针对性
在任课老师授课之前,班主任要将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纪律及考核要求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便任课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加强课堂管理,做到因材施教。
4.及时妥善地解决学生与任课教师的矛盾
当学生与任课教师有摩擦时,班主任应冷静、耐心听取任课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意见,加强沟通,减少误解,消除分歧。对个别确有问题的学生,要重点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热情,加强思想修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融洽师生关系,形成严谨治学、努力向上的班级氛围。
四、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班主任首先是要把班干部培养好,对某些学生骨干出现问题时的帮改尤为关键。他们毕竟是学生,年纪尚小,未成熟。对他们加强教育培养,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才能发挥其作用。其次是班主任必须信任自己的学生骨干,让他们大胆去干,放手去干。
五、严之有度,爱之深切
严格要求学生是对学生诚挚的关心和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对学生未来和前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数的实践证明,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良才。我国奥运健儿在国际大赛上能摘金夺银为国争光,靠的也是严格的管理、科学的训练。航天英雄杨立伟出色地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更是科学管理、严格训练的结果。在学生管理中同样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和管理者的严格要求,因此“严”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也只有“严”,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作为一个班级,只有寻找到一套比较合理、适用的管理办法,再加班主任的严格要求和完善的检查、监督机制,才能使班级工作有新的起色。
人们都想得到别人的爱,又需要爱别人。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教师的共同情感,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条件。首先,爱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因素。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暗含期待给学生以巨大的情感影响,并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它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情感、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温暖阳光,没有它,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其次,爱是思想教育的一种心理“过滤剂”和“催化剂”。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意见,经过学生情感的过滤催化,认为是出于教师的好意,是“真的为我好”,那么,学生就会愉快地、自觉自愿地接受。相反,同样的意见和要求,被学生认为是恶意,认为是“找岔子,给难看”,那么,他们不仅会紧闭心灵大门,我行我素,而且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时的教育自然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再次,爱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大量调查研究证实,学生喜欢的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仿效的典范。由此可见,对学生平等的、深刻的、持久的、有目的的爱会塑造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导航者、指路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能够带出一批优秀的学生,能够为学生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
(作者单位:淄博市淄川区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