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的传统功能,课程的内涵,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等方面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如何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也是我们需要探究的一个问题,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点浅见: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成功的导入,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或设计问题情景、或从日常生活话题引入、或从自然界生动事例讲起、或从自己亲身经历导入、或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出发、或用实验现象启迪、或用高科技和科幻故事引入、或用一则生动谜语导入等等。从而形成一定的悬念和吸引力,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特征,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我会学。”而“我要学,我会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其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会感到自己是在被迫学习,学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二、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点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他必须经历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而在形成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显得非常重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每一节课的灵魂,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要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就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提供支点,搭建平台。首先要提供学习的语言材料,并帮助学生驾驭这些材料。其次要给学生提出完成的任务,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实施任务的计划。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设计出能够使用所学语言材料的情景,实施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呈现任务结果的方式。如果教师根据语言材料设计了交流的任务,把学生带进了特定的情境中,为学生的充分表现和发展留出广泛地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学习状态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营造良好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空间
   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一些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为此,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一问到底,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在课堂中努力做到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期待下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下面三点:
   1、热爱学生。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2、发扬民主。在课堂中,教师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应积极地引导,激励学生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共同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成为学习的主体。
   3、互敬互爱。在学习中师生间、学生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就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就会逐步培养起来。
   四、延伸课堂内外,给学生自主学习拓展领域
   人们经常说,“生活就是课堂”,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课堂教学要提供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把所学知识延伸到家庭、社会生活中,进一步找资料,去调查、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新课程改革之道路艰难而漫长,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平台,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使每一节课都会变成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增长的过程,使学生每堂课都会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
   苏仲山,教师,现居甘肃武威。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材涉及作家作品丰富,我们何不深入挖掘教材选文的价值,向学生推荐与教材相关的课外读物和资源,由课内带动课外,用课外丰富课内,在拓展阅读和比较阅读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品位。  我尝试在五个方面开发教材阅读资源,指导学生阅读,效果显著。  一、读同专题之文  我们这套人教版教
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有形的窗口,也有无形的窗口;它会给你感悟,也会给你启迪,提起“窗口”,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  请以“窗口”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立意自定。  题意解读  窗口作为日常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事物,它会让我们很直接的想到客观性的窗口——有形的窗口,即用铝合金制作而成的窗口。同时,窗口也有一定的比喻义——无形
所谓“闲笔”,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闲笔”又叫“闲篇”,是指与正事无关的话。而笔者的解读,“闲笔”是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注意或者忽略的话,恰恰是这样的“闲笔”让我们在教学中转换角度去解读文本,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藤野先生》之“闲事”   《藤野先生》篇幅较长。如何有效的找到解读这篇文章的切入点?   一组课后练习题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提高初中生文言文阅读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改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式。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并且不可以随便说话,打断教师的思路。文言文本身晦涩难懂,如果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低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文言文的教学需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不妨说,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并进而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并能在社会中有所作为的必备能力。鉴于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就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了如下探索。  一、在阅读中激活学生思维  “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说,有时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十个问题更有意义。如读叶紹翁《游
合作学习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被大力提倡,不仅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定的主导权。大多数认为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会产生自己的观点,再将观点进行组合才能够形成结论,并且在结论形成的过程中,学生还会通过一系列的思考以及讨论对众人的想法进行整合以及筛选,这就是独立思
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健康的心理是人生幸福之源。由此看来,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感觉到,培养学生的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用人格塑造人格。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感染力,而学生具有近乎本能的“向师性”,小学生尤为如此。站在学生面前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的是一个包括志趣、情感、风度、精神等因素的立体的生命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众多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在于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南朝刘勰曾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其意思是:写作文章的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这个波浪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能够被人理解。现今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多为语言大师们的典范之作,许多精彩深藏其中,很值得我们去欣赏、玩味
踏着新课改的步伐,每位教师都积极更新语文教学理念,拓展教学视野,努力把语文课标的新理念贯穿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语文教师真正地走近学生,做贴心人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语文教学课堂中,笔者从讲台上走下来,腰弯下来,不再“居高临下”,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做学生的贴心人,学生自然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
不知道大家是否觉得以下情形非常熟悉:作文课,学生基本上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文,就是万事大吉。在作文本下发以后,迫不及待地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再如听天书般听完老师的评讲,就把作文本搁一边了。这就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总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没什么关系。这样的学生缺乏积极性,忽视了自己在作文中的主体性。从教多年,常听到有老师和学生感叹:“作文难,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