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变“不愿”为“愿”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实录】
  在一节中班的美工区活动中,孩子们都在装饰自己制作的传声筒,其中一个幼儿和老师的对话如下:
  糖糖:老师,小宇不借水彩笔给我!
  老师:小宇,你为什么不借水彩笔给糖糖呢?
  小宇:我不愿借给他,我奶奶说不能借给别人。
  老师:小朋友要互相帮助,你借给他吧!
  小宇:不!
  老师:你不借算了,我们借别人的。
  于是,老师找其他小朋友借了水彩笔。
  【案例评析】
  案例中小宇不愿借水彩笔给糖糖,是因为奶奶告诉他不能借,当然奶奶也许是因为怕笔弄坏了或弄丢了。在幼儿园里,经常会遇到一些幼儿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大多数原因是家长告诉他们“不能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小朋友”。其实家长这样做,并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当幼儿出现“不愿”的行为时,老师应该抓住关键时机,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然而,案例中的教师却白白失去了一次教育引导的好机会。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捕捉教育时机,适时地对幼儿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帮助幼儿克服主观上“不愿”的行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所以幼儿阶段的教育除了要传播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外,还应注重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高其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措施】
  在幼儿园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是游戏与生活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良机。因此,教师除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活动中对幼儿加强常规常识教育外,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因时制宜,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除刻意设置教育情境外,教师要在具体情境中善于捕捉教育时机。上述案例中,教师完全可从多个角度引导小宇,例如:“奶奶为什么不让你把水彩笔借给小朋友呢?”“借给小朋友为什么会坏呢?”“我们可以让他小心一点,借给他试试,看会不会坏,好不好?”如果小宇把水彩笔借给小朋友,老师可以让他看看水彩笔到底有没有被弄坏,让小宇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原来水彩笔可以借给别人,也不会被弄坏”。另外,还可以让他看看小朋友用这支水彩笔画的作品,让他体验到帮助别人也可以获得快乐。
  二、移花接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除了在具体情境中,培育幼儿亲社会行为之外,還可以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充分利用移情手段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我们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从而产生亲社会行为。如案例中的老师可以对小宇说:“你看你画的画多漂亮呀,糖糖也想画这么漂亮的画,但他没有水彩笔,多难过呀!要是你能把水彩笔借给他,或许他就能画出和你一样漂亮的画。”如果小宇听到老师的赞美,肯定会抑制自己的消极行为,主动把水彩笔借给糖糖。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捕捉和把握教育时机,适时地对幼儿进行正向引导,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帮助幼儿克服主观上“不愿”的行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三、针对幼儿已有的亲社会行为及时强化巩固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认可。因此,精神奖励对巩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等正向强化教育手段,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幼儿的消极行为,有效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假设案例中小宇主动把水彩笔借给糖糖,当这种亲社会行为发生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表扬,进一步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使幼儿获得积极反馈,逐渐达到巩固亲社会行为的目的。
  相信教师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能够纠正一些幼儿的消极行为,使其学会主动分享和帮助他人,更好地发展亲社会行为,适应幼儿园和社会生活,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增强人际沟通的自信。
  作者单位 陕西省麟游县官坪幼儿园
其他文献
研学旅行是近两年新兴的一种学习实践方式。对于我们这个相对较为落后的三线城市而言,研学旅行算得上是前所未闻、敢想不可为的新潮事儿。  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来说,长期固守着三尺讲台那片方寸之地,守着课本,一切尽在咫尺之间。即便偶尔带学生搞些课外实践,也是离不开钢筋水泥,离不开四墙之内。学生整日面对的无非是毫无生气的课本和侃侃而谈的老师,眼界也被局限在并不宽广的校园之内。  自从有了第一次研学旅行体验,我深
期刊
为了让广大学生看到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党和政府在促进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方面的努力,感受到革命先贤的艰苦奋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树立爱国、爱家乡的浓厚情感和远大的理想,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顽强拼搏的意志,我们学校坚持开展一系列探索实践活动,形成了常规化、系统性的研学旅行活动体系。  一、按照不同季节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1.“喜迎油菜花节,争做文明市民”。每年春天,我们组织开展以“喜迎油菜花节,争
期刊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西安市是全国首批研学旅行试点城市之一,目前西安市普通中小学1573所,学生人数大约100万人左右,据
期刊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实践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同等重要”,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一手抓‘实践教育课程’,一手抓‘学科课程’,且两手都要硬”。当前,无论是实践教育还是学科教育,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在实际的教学活動中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创意搭建课程中,多米诺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码放出各种图形,从码放
期刊
又是一年清明到,红色研学励志行。2019年4月3日,陕西宜川中学高一年级1800多名师生徒步百余里,前往瓦子街烈士陵园,进行“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红色研学活动,全程114华里,历时约13小时。  研学路上,同学们群情激昂,精神抖擞,整齐的步伐坚定有力,千面小红旗迎风招展,绵延的队伍犹如长龙在山间游荡。红歌阵阵,响彻云霄,豪情壮志,洒满征程。他们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用脚步丈量青春,用歌声赞美时
期刊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课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个性品质,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核心素质培养方式进行探讨,希望可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使之实现长远化、持续性的发展。一、有效评价,调动学生学习动力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掘其内在潜力,尤其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
期刊
2014年,我成为了宝鸡高新一中的一名地理教师。这是一所新成立的学校,因为当时招生时间紧,政策卡得严,社会没认可,学校生源质量很一般。我所带的第一届学生对地理所知甚少,基础知识极为薄弱,授课过程艰难。恰逢学校提出了以校本课程为突破路径的特色化办学思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和指导下,我开始思考:能否通过校本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趣味与魅力,实践地理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
期刊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统与理解等四个方面,某种意义上揭示了我国语文核心素养的完整内容。显然,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初中语文教学也具有直接借鉴与指导价值,其适用性无需怀疑。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借助各种教学活动、语文活动、阅读写作、课程德育等来全
期刊
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图表的一些思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一、充分利用实验图,重点培养学生的宏微结合与科学探究素养  例如,探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师用PPT出示选修4教材扉页左下方的彩图(内装红棕色物质的双玻璃球),学生通过图片觀察到了什么?能猜出这种红棕色物质是什么吗?将这种物质放入冷热水中会出现什么变化?请讨论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这一系列由图片引发的
期刊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室主任、编审彭前程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在科学领域就是如何进行科学思维。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物理現象是时时处处存在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物理学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地考察探究,学习应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探寻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从而培养其推理、论证、整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