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沦陷与张爱玲的成功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ue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沦陷时期,上海出现了“意识形态真空”状态。一方面是上海文坛创作的疲软;另一方面是张爱玲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才,实现了她的“天才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张爱玲的笔下,历史仅仅是一种背景,时空断裂了,古今模糊了,反而使人生突显出来。因此,她的小说大都是以婚恋题材为切入点,展现日常生活,以一种与五四启蒙叙事以及三四十年代救亡叙事截然对立的姿态独立于世。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卢卡奇著名的物化理论,总结出物化的四个表现形式,即表现于经济活动中的物化、存在政治领域中的物化、影响意识的物化及物化社会中人的状态等。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
针对进攻作战中战损装备众多而抢修时间与抢修力量有限的矛盾,进行了进攻作战抢修任务动态调度研究。提出考虑非遍历的抢修任务多目标动态调度的现实军事问题,建立多目标规划
汉代文学与图像的发展均处于历史高峰期,两种艺术类型之间产生了密切联系。通过回溯汉代图像与先秦文学的关系,梳理汉代文图关系资料,挖掘汉代文图关系理论,可以对汉代文学图
关于虚假广告代言人是否应当承担以及承担何种性质的法律责任,目前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众说纷纭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从广告代言人的法律地位着手对已有观点进行梳理分析,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最大程度地获得利润,而其对价值增值无休止的追逐是推动资本积累、生产能力扩张的动力,是造成生态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劳动的异化。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