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闪电活动时空特征及其与地形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广东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nqi65118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山西省2008—2011年的ADTD闪电定位数据,对省内闪电活动时空特征及其与地形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闪电活动区域差别明显。2008年和2011年省内闪电活跃系数>0.8,闪电活动频繁。山西省中、东部地区闪电最为活跃,最大闪电密度超过4.5次/(km2·年)。负地闪频数明显高于正地闪,但后者平均强度更大。雷暴的产生需要局地加热过程,所以闪电月集中分布在对流旺盛的夏季,日变化峰值集中在午后。受地形抬升机制的影响,在数值上闪电密度与海拔呈现明显的正向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在空间中闪电活跃区域与海拔变化剧烈的地方一致。因此,闪电活动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实质是海拔梯度对雷暴发展提供抬升动力的体现。
其他文献
就现阶段省级微博微信渠道的公众气象服务情况,通过提升UI、增加交互的灵活性、增加数据统计等方法,摸索预报、实况、雷达等服务产品的新型表现形式,结果表明:4种方法可有效提高图片成品的服务能力:(1)通过时空精细化、配色、地理边界等前端包装丰富表现形式,让产品美观易懂;(2)通过时间、要素、属地的自由搭配增加产品灵活性;(3)通过动图导出等便捷功能制作直观产品,让公众可以对天气发展趋势有所预判;(4)
根据茂名市电白区国家基准气候站1960—2014年共计55年的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数理统计、小波分析、M-K检验等方法,分析电白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5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数据、NCEP/NCAR再分析、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资料,对2011年4月17日发生在广东省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短波槽、弱冷空气和低空
利用广东省环保、气象监测数据,对珠三角地区春季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过程中珠三角主要城市的AQI日均值
2014年5月8—11日,江门市出现了连续4d的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降水过程,造成江门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利用地面常规自动气象站资料、区域气象站资料、雷达图和NCEP/NCAR逐
通过对比多年5—9月逐日平均和1311号台风“尤特”登陆期间逐日平均的西南风分量,分析了“尤特”登陆期间的西南季风强度变化特征,同时还分析了“尤特”登陆期间的环流特征和
利用2004年12月31日21:00—2014年12月31日20:00、阳江地区2个观测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分析阳江地区地面风场特征。结果表明,阳江站年平均风速为4.0m/s,有效风速出现的频率为68.1%;阳春站
2013年7月9日和16日220kV龙丰线分别发生遭受雷击而跳闸。按照国网公司的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对龙丰线遭受雷击而跳闸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为今后阿勒泰地区全面开
大风是影响新疆电网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新疆电网近年来一些典型的输电线路风害事故的介绍与分析,展现了大风对新疆电网输电线路的危害,以便采取
介绍了基于SpringMVC框架的气象素材库设计,提出一种高效管理碎片化服务素材的系统架构,阐述了素材库的素材处理、展示及快速搜索等主要功能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为开展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