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中的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67例治疗分析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ICU病房中重症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67例重症感染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诊疗资料。结果:7例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伴有心血管功能障碍、DIC,病人死亡。其余60例,病情得到控制。结论:有2个以上系统器官功能障碍者预后不良,有效的抗感染和有效的支持治疗能降低死亡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中非优质胚胎冷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2例冷冻胚胎移植周期。根据冻存前胚胎质量将其分为优质组和非优质组,比较不同年龄段两组的妊娠率
目的探讨严重眼球伤后睫状体各种损伤形态的特点.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眼挫伤连续病例共196例(202)眼.结果 109例(121眼,59.90%)有睫状
目的探讨阴茎异常勃起的规范诊治流程。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例勃起时间超过24h,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其中服用西地那非后性交所致1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所致1例,会阴外伤所致1例,原
目的 观察在巩膜瓣可拆缝线小梁切除术全过程滤过试验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64例(78眼)巩膜瓣可拆缝线小梁切除术全过程中应用滤过试验.即小梁切除、巩膜瓣缝合、结膜缝合后,经前房穿刺口各进行1次前房注水.通过全过程滤过试验来检验滤过情况并加以调整.观察术后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结果术后无发生持续性浅前房者.术后第7天眼压在11.7~18.0 mmHg之间.术后7~14天,全部病例拆除可拆缝线,眼压在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口、滤道、滤过泡功能状况及其重建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96例(239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随诊1、3、5年,用裂隙灯显微镜、前房角镜检查周边虹膜切除孔,小梁切除口及结膜滤过泡,判断房水滤道阻滞状况,将滤道阻滞分为3类.Ⅰ:内部阻滞-房角入口虹膜粘连阻塞.Ⅱ:中部阻滞型-角巩膜小梁切除口闭塞.Ⅲ:外部阻滞型-单纯的球结膜下纤维增生性改变.结果 196例(239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10眼)白内障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病例.结果平均发病时间为白内障术后28月,其中6例发生在白内障术后1年内;8例有中高度近视史,其中6例为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分级PVR B至C3级.9例采用巩膜环扎术,1例结合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访11.8月,均解剖性复位,视力恢复较理想.结论白内障摘出术中应尽量保持晶状体后囊的完整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对87例(87眼)外伤性白内障分成3组,在伤后不同时间做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随访半年后视
目的 探讨非穿透小梁手术、丝裂霉素的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4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手术并植入凝胶.术后观察眼压、视功能、滤过泡、眼内反应及前房角镜检查,随访6~12月.结果患者术前眼压15.6~45.0mmHg(1mmHg=0.133kPa)平均(26.30±8.96)mmHg;术后眼压(15.36±3.68)mmHg,差异有显著意义(t=7.833 P<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实施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在10d之内集中进行了400例(400眼)白内障手术,均为表面麻醉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