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ajian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文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正确认识红色文化的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发挥其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红色文化界定及表现形式
  红色文化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不断发展壮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文化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追求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社会普遍形成的具有强烈革命历史传统精神的意识形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科学的创新思维。红色经典文化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历史基础和现实生命力,具有先进性、人民性、丰富性和时代性的典型特征。
  红色文化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从其存在角度来看主要有器物形态、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三种层面。器物形态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革命文献、革命战争遗址、革命纪念地等一些红色文化的物质产品。精神形态主要表现在其器物形态和制度形态所承载的主体精神,是红色文化深层结构中的精神内核。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形成的,具体通过器物、政治理论、文学、艺术、戏剧、歌曲和乐曲等形式展现。红色文化制度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发展、传承、引导、教化红色文化的理想和信念的精神。三个层面,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红色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提升初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水平。
  爱国主义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每个公民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无条件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本能反应,是本国人民不管身在何处,国家有难都义不容辞献身的强烈感情。初中语文课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国的红色文化经过了漫长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独有的器物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无疑是承载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平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给学生讲述正确的爱国主义知识,使学生产生自豪与热爱的内心体验,进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稳定的爱国主义意识,去自觉地生成爱国主义行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从而提升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水平。
  2.有助于塑造初中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质形成的最重要时期。现今的中学生更有活力、更有个性,更独立也更崇尚自由,但是环境的变化和教养的方式不同,与以前的中学生相比,他们又缺乏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自理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倘若任其自由发展,不进行有效的引导,将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形成独特文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及科学的创新思维等。语文课堂上,充分运用红色文化开展教育,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优秀人物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品质,引导学生自省,深刻体会各种精神,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情感修养与行为价值取向,塑造优秀的道德品质。
  3.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立,是创新与改革的成果,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它是继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历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红色文化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诗歌、小说等文章充分体现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层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广大初中生群体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力量的过程,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三、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挖掘整合红色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红色资源,教师充分挖掘,有机整合这些资源,便能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根据主题不同、文体不同、表现方法不同,对教材中的红色内容进行分类整合。比如,可以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时期进行分类,再根据文体分为小说、诗歌,这样便使学生对教材有了系统认识和理解,可以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从而形成深刻地思想感悟。积极拓宽知识面以便更好地巩固新知识。在进行新课内容讲授时,不能仅限于内容本身,还要对内容所处的情景介绍,引导学生走进情景、走近人物、挖掘内容背后的“故事”,这样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更容易掌握知识点,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红色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思考自身如何成长、如何努力学习以便更好地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2.引入微视频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新媒体的普及应用,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便利。互联网、手机短信这些先进的传播工具,赋予红色文化时代性和科技性,推动了在语文课堂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进行红色内容学习时,根据内容的需要,引入与之相关的微视频,比如,在讲授诗歌《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时,可以引入《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微视频,通过动漫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对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的兴趣,促进同学们加深对所学内容的了解,也使其在观看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3.打造红色品牌活动,延伸课堂效果。
  要巩固教学效果,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而且还要向课外延伸。结合语文教学中的红色内容,围绕着相关的红色文化主题打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红色品牌活动。如革命诗歌朗诵会,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理解作者创作情景,又可以充实学生生活,丰富情感;红色革命短剧大赛,让学生走进场景,体验人物内心活动,在表演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识。
  课堂内外的红色文化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申,借助红色文化并融入教学之中,有助于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神堂中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其他文献
提到整合资源,很多教师就会想到教材、网络以及多媒体等,恰恰忘记了学生资源,尤其是资优生的资源。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也是有危害的。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资优生的作用,才能通过“兵教兵”实现课堂资源最大优化。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资优生学习兴趣,推促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运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待进生的恐惧心理,便于他们主动开
期刊
读,不仅是学生必备的英语技能,更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取和视野的开阔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导入不仅能为学生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的第一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转移到课内,同时也能激活学生相关的知识经验,为学生后续的阅读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导入活动,让有效的导入为
期刊
小学生在和“分数”初“打交道”时,总是在“整体1”“平均分”或“一半怎么表示”等对话交流中“磕磕碰碰”。窃以为,如果我们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课堂局面,必将会发现关于“分数”的更多奥秘和魅力。以下是我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的开头设计:  1.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中,悟空找到了4个桃子,如何分给两个人呢?假如是2个桃子,如何分?如果只有1个桃子,那么
期刊
目前,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的现象十分普遍。往往是重视知识教育,轻视能力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单方灌输、照本宣科,教学过程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尤其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空泛、低质,缺乏策略。学生的学习以考试为主,死记硬背,理论脱离实际。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不强,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学习质
期刊
对话是课堂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沟通的主阵地。通过对话,学生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对话,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摸清学生的“底”,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对话,可以促使学生的发现展示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引起大家的关注,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话,并提升对话的质量。具体讲,对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  一、在对话中沟通,让学生的想法更
期刊
一套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离不开适当的作业布置。作业形式可以有很多种,而有效作业的设计,需从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出发,帮助学生有效巩固课堂所学新知,进而成为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设计趣味作业,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趣味性元素可以是作业形式的创新。由于小学英语教材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所以课本原文的很多场景都取自于日常生活,所学词汇也与学生的日
期刊
所謂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的暂时性矛盾,通常表现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其实,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矛盾时,这个矛盾如同拦在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会给学生一定的干扰。但是,这种失衡
期刊
小学生普遍感到写作时“无话可写”,作文题一出,有的照抄人家习作,有的勉强写出枯燥无味的语句。众人皆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们注重从丰富小学生写作内容入手,指導学生习作。  一、贴近生活,写出真情  根据农村小学生实际以及本地风俗习惯,可指导学生写熟悉的现实生活。如:农历正月十五农村有“闹元宵”的习俗,预先布置任务,指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观察思考:“闹元宵”的情景、传说与蕴含的道理,再让学生和家
期刊
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理解,其实是一知半解。在“真分数”已经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的前提下,“假分数”如何鲜明地“独立”出来,成为分数家族中“个性鲜明”的一员?在单位“1”不够取的时候怎样理解?在生活中假分数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成为教学此课的一个重要的视点,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走进“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更多奥秘之中。  以下是笔者执教此课的部分教学设计:  1.唐
期刊
精彩的导入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但完美的结束语也可以让课堂教学意犹未尽,引起学生的无尽思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束语,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  一、角色体验,加深领悟  小学生都喜欢表演,而教师在设计结束语的时候也可以用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来结束课堂教学。这样的结束语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角色体验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