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木棉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观赏植物,研究不同时期花蕾和花朵的花瓣基因表达差异,揭示花色变异的遗传调控机制,为建立花色定向育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木棉不同发育时期深红色花和黄色花的花瓣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HiSeqTM 4000开展转录组测序;分别采用DESeq2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进行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测序共获得75190个单基因,4772个单基因能被公共数据库注释;基因功能富集
【机 构】
:
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520;广州市增城区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所,广东 增城 511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木棉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观赏植物,研究不同时期花蕾和花朵的花瓣基因表达差异,揭示花色变异的遗传调控机制,为建立花色定向育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木棉不同发育时期深红色花和黄色花的花瓣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HiSeqTM 4000开展转录组测序;分别采用DESeq2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进行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测序共获得75190个单基因,4772个单基因能被公共数据库注释;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基因主要富集在基本功能预测、信号转导机制和转录后修饰、蛋白折叠、分子伴侣等通路.共获得不同时期差异表达基因10397个,显著富集在29个生物学通路,主要包括光合作用、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等.其中,参与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有72个,参与类胡萝卜素、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和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25个,这些通路和基因均与花青素的生物合成相关;另有4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甜菜碱的生物合成通路中.qRT-PCR数据验证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结论](1)光合作用、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黄酮类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及能量代谢等通路相关基因可能参与花瓣的发育过程.(2)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相关基因在深红色花发育的花蕾中期与花朵期显著高表达,可能是花色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3)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通路的关键合成酶基因的部分家族成员在黄色花发育的花蕾期和花蕾中期显著高表达,可能是导致花色呈现黄色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现代医学将出现心血管疾病或症状的同时伴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疾病称为双心病.目前,诊治双心病颇为棘手且尚无定论.赵海滨教授基于阴阳平衡理论,从肝脏着手,认为二脏皆存在虚弱和偏亢的病机,故治疗以补虚泻实为法,使其恢复“阴平阳秘”之态,则双心病自愈.本研究旨在结合病案总结赵海滨教授辨治双心病的经验,为临床认识双心病开拓新思路.
目的 分析成年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的临床、影像学、电生理和皮肤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成年型NIID的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特点,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探讨其治疗方法.结果 6例NIID病人均为中年起病,临床起病首发症状:肢体震颤3例,消化道症状1例,卒中样发作1例,癫痫发作1例.6例病人均存在认知功能下降、头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皮质-髓质交界高信号,皮肤活检发现特异性嗜酸性包涵体.4例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腱反射降低或消失.1例经静脉输注丙
王行宽教授倡导从肝心两调论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认为本病发病乃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所致,遵从“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认为肝心失调乃病机关键,肝郁化火、肝阳上亢、肝血亏虚、心气营两虚、痰瘀阻络是发病之标,故治宜两调心肝,常用平肝、疏肝、泻肝、柔肝等法,辅以补益气营、豁痰化瘀,临证常用自创方平肝和心汤加减,每获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