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行知生活理念,提升德育课堂实效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4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意义,探讨了坚持“三贴近”的途径,为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一得之见。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理念 中职德育 三贴近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社会的进步,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素质教育成为教育者竞相实践的课题和永远追求的目标,而“三贴近”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途径,所以“三贴近”原则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三贴近”原则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三贴近”原则深刻的理论渊源。
  一、“三贴近”原则的内涵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三贴近”原则,指的是职校德育课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等这三个方面,要做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1、“贴近生活”是指德育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德育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
  2、“贴近实际”就是贴近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要求德育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立足于世情、国情和学生的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最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3、“贴近学生”是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深深扎根于学生之中。德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理论,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中职德育课只有抓住并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才能使德育课教学在体察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中,反映学生的心声,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教育更贴心可亲、入情入理入心坎,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塑造学生、教育学生、鼓舞学生。
  二、中职德育教学中坚持“三贴近”的意义
  在中职德育课授课过程中,坚持“三贴近”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改变一言堂的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把课堂45分钟真正让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自觉意识,使他们在思想的相互激荡中成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加关注自己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社会生活问题,从而走进现实,把学校和社会直接联系起来,增加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自然顺畅地实现研究知识,提高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相统一的三维教学目标。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三贴近”的指向是学生,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为学生服务,就是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反映实际、反映生活,在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服务学生、教育学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一些对社会问题理解不正确、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三、中职德育教学坚持“三贴近”的途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教育本来就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来自生活、走出生活、为了生活,德育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脱离生活的德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缘之水,必然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
  多年来的德育课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讲大道理、虚假空唱,脱离实际放高炮,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却没有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教学内容设计要贴近谁的生活、谁的实际?”比如,我在上“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时,正好是台风过后,我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原来青菜多少钱一斤,台风过后,青菜现在多少钱一斤?”我以为学生都会热烈的回答、响应,因为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台风过后农副食品价格的上涨。但没想到台下出现冷场,我再问了一遍,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我听见一个学生小声的说:“我们又不买菜,怎么会知道现在青菜多少钱一斤呢?”我恍然大悟。我们学校大部分是寄宿生,而且学生不会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当然不知道青菜价格的变化。即使放假在家,他们也很少去买菜的。他们也许知道商品价格上涨,但是具体上涨多少,是不知道的。这节课上的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没有达到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实效性。课后我进行反思:我以为我的教学设计师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其实是贴近我们成人的生活和实际,成人熟悉的,学生可能陌生,学生认可的,成人未必明白。
  2、提升教师的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三贴近”原则是由教师来实现的,注重教师素质的提升,逐渐转变为人格影响和学识为主的转变。提升教师的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教师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德育理论课方面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方面的建设,紧跟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最前沿,并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德育课程教学储备丰富的知识。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不管是言行举止,还是工作态度方面,都要表现出对美的不断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进而从思想上愿意学习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說:.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正如一句格言所说:“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德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要回归生活、关注细节、从小事讲起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实现“近、小、实、亲”。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可以采取表演、游戏、竞赛、辩论、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与。德育教学要变革那种“书里来,书里去”的旧模式,走出课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仪式庆典、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把德育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体验,把以“说”为主的德育变成以“做”为主的体验式德育。如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开展“人才招聘会”、“劳动合同签订”、“模拟法庭”等模拟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所学知识,进而内化为道德品质。
  可见,我国著名的陶行知先生倡导的“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扩大知识和眼界;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的思想是“三贴近”原则深刻的理论渊源,是增强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证。总之,必须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改变“空洞说教”的做法,备课选材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内容上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样才能被学生认可,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才能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鸿鹏,坚持“三贴近”才能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6)第45-46页
  [2]严文德,德育理论课教学要遵循“三贴近”原则,《职业与教育》2008(5)第17-20页
  [3]吴自涛,五年制高职德育教学需要“三贴近”,《现代医药卫生》,2009(1)第23页
  [4]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教职成[2004]14号),北京:教育部,2004-10-25
  [5]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6]李益众,张文博,用“心育”提升德育的“温度”,教育导报,2008-09-16
  [7]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全国科学“九五”规划课题 ,“陶行知教育思想现代价值研究”成果,华文出版社 2001年版
  [8] 辛国俊,《陶行知故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最高的教育层次是研究生教育,恢复高考以来对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临床医学的研究生教育跟国际教育存在着一定差距,研究生的培养跟不上或者是不符合社会的需求,临床医学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前言  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不断扩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对微博的概念、发展、特特性进行了介绍;接着详细介绍了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探讨了如何通过微博扩展学生的移动学习,提高师生和学生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指出了在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微博 高校教学 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实现信息即时分享与广泛快速传播。  1.微博简介 
期刊
摘要:针对高校精细化工实验的教学特点,通过调整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有效地实现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从课前积极预习到实验认真操作到成绩考核合格。使学生从传统教学过程中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  关键词: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精细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教育专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将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的地位。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所以说中职教育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工作;提高策略;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
期刊
摘要:高校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主要以刚性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方式权力集中,泾渭分明,上行下效。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它的弊端也逐渐显露。柔性管理则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关键词:学生工作;柔性管理;以人为本  1、柔性管理的含义  “柔性管理”是相
期刊
摘要: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种种先天或后天性差异:智力水平差异、学习基础差异、能力差异等等,这些差异有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但是给教师的教学过程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困难,如何解决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各得其所、共同进步呢?很明显,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早已“落伍”。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尝试了“分层教学法”,在此简单阐述。  关键词:数学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为生为本”,就是要把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落实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上,思想政治教育要弘扬人本精神,实施初中政治思想教育的人本化。新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需用政治教材中的观点、理论去分析、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情感观,这就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真正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此,本文介
期刊
摘要: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或仅仅是考试时的答案。只有当学生产生了相应情感“共鸣”,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学生 激发 数学情感 调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的强调,创设
期刊
【摘要】数学探究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初中數学探究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的数学探究教学,就是教师把将要教学的内容作为载体,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呈现出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发现,呈现出学生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鼓励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创设情境教学,教师要为学生的参与教学研究出各种教学方法。本人是笔者从实际教学进行探讨的尝试。  关键词: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 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0-01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自主合作、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近几年我们进行高效课堂的改革试验研究,教学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