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研究院谜案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阿元探长被借调到国家安全局执行任务。
  这天下午,阿元探长刚走进局大院,就看到局领导站在大门口对他招手。他急忙赶过去。
  “阿元,芯片研究院的车子刚在大蜀山的一个弯道撞上一块大石头,司机和押送人员均受伤昏迷,他们带的报告被人偷走了。里面有一份最新的纳米科研报告,是我们国家的最高研究机密,千万不能外泄。”
  阿元探长顿时紧张起来,忙说:“我现在就去现场,力争以最快的速度破案。”
  阿元探长赶到事发现场。他观察了周围环境,环山公路两边,一边的大山又高又陡,一边是悬崖,车头已被撞得不成样子。让他感觉奇怪的是,大石头放在悬崖边,是故意让驾驶员转方向撞向山边,而不是冲下山崖。
  随后,阿元探长又快速赶到芯片研究院。
  一位40岁左右的男士等在门口,和阿元探长握了握手,自我介绍说:“探长,我是芯片研究院的副院长戴凯。我们想尽快抓到作案人,不让核心技术外流。”
  随后,戴院长向阿元探长介绍了事情的经过:“我们有两个技术部门。这项技术需要两个部门的不同技术,两项技术成熟后刚对接成功,我们立即组织车辆和人员带着资料向上级部门汇报。”
  “驾驶员知道运送的是什么吗?”阿元探长问。
  “他不知道。我们有很严格的保密规定。知道这个项目的只有五个人,分别是秘书李默人,技术一部部长黄杭,技术二部部长李密,安保部部长李晗,还有我。刚刚被撞的是我们安保部部长李晗。”戴院长回答说。
  “其他三个人现在哪里?”阿元探长进一步询问。
  “他们都在会议室。从开会到会议结束,会议室信号都被屏蔽了。只有李晗送文件离开了,我们四个人一步也没离开会议室。李晗离开后不久,有人敲门进来,说李晗出事了。李密出去打电话报案,其他人都没离开过,除了我刚出门接你。”戴院长一边说一边带着阿元探长向会议室走去。
  走进会议室,阿元探长在每个人身边走了一圈,问:“谁报的案?”
  “我,事发后,戴院长让我报案的。”李密站了起来。
  “李密,你缺錢吗?”阿元探长盯着他问。
  “探长,我们按年薪算,项目开发得好,还有奖金,平时上班穿工服,连买衣服的钱都省了,所以我不缺钱。”李密笑笑说。
  一旁的李默人接过话茬说:“探长,我前段时间结婚,李密还说缺钱可以找他拿。我工资不低,父母也可以给我经济支援。所以呀,我和李部长都不缺钱。”
  “嘿!我说李密,你弟弟走私被抓,罚了那么多钱,你从我这儿借了钱,怎么又在李秘书那儿当好人?”黄杭眼睛都瞪圆了。
  “黄杭,你呢?”阿元探长问。
  黄杭看阿元探长一脸严肃,也认真起来:“探长,我们吃食堂,住宿舍,工作忙。工资一分不动,都攒着呢。”
  戴院长黑着脸说:“院里创造这么好的物质条件,是为了让你们免去后顾之忧,好好做研究,可不是用来显摆的。”
  “是,院长教训的是。现在呀,炫富已经不流行了,流行炫技术。”黄杭赶紧向戴院长认错,还不忘俏皮一把。
  阿元探长观察到,黄杭说到炫技术时,李密的表情有异常。
  阿元探长换了个话题:“戴院长,你们研究院有辞职的员工吗?”
  “我们是国家级科研单位,很多人挤破头都不一定能进来,进来了哪还想走呀?”戴院长扶了扶眼镜说。
  “是啊,一个项目的保密期三到五年不等。比如这个项目,保密期三年,凡是参与这个项目的人,事先签署保密协议,项目运营三年内不准辞职。这个项目还没结束,就会开展另一个保密项目。连环套啊……”黄杭一声长叹,看到戴院长严厉的眼神,赶紧捂住了嘴。
  阿元探长笑笑说:“你们在这里聊聊天,我出去一下。”
  阿元探长来到门外,立即联系两大通讯公司,请他们核查了芯片研究院最近一个小时的通讯记录。
  很快通讯记录传了过来。阿元探长笑了笑,回到了会议室,大声说道:“案子破了,我知道谁是作案人了。”
  大家知道谁是作案人吗?看看王奕然的破案经过吧。
其他文献
【文题回放】  柔弱,不是台前装扮得强大,退回幕后出汗。柔弱是种敬慕的心情,是种静聆的姿态……唯其柔弱而犹勇敢,才显出生命的尊严。  对这段话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命题透视】  这是2020届江苏5月份十六校高考模拟联考作文题。统观近几次江苏各市的模考作文题,都沿袭了话题型作文或核心词的材料作文模式。本
期刊
我的家乡高邮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讲江淮方言,其方言独特、风趣。  我简单地介绍几个词语。如果某人做事很认真、有条理,在这里通常被说成做事“板扎”。在《现代汉语词典》等字典、辞书中,有“板实”“板正”等词,未见“板扎”,而江淮一带方言中“板扎”一词常用到。“板扎”还可以用“ABB”式、“AABB”式重叠,即“板扎扎”“板板扎扎”。重叠以后更增加了“板扎”的分量及喜爱的感情色彩。  与“板扎”同义的还
期刊
海马:本名王勇,教授,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从事教育、新闻工作,并长期担任三江学院校党委宣传部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现任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  《莫愁·小作家》 :你觉得,现在大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跟以前相比,或者说跟你上学时相比,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原因是什么?  海马:人文素养或人文素质,它的具体落实或体现,主要在阅读和写作。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在人文素质
期刊
月亮悄悄爬上天空,爷爷照旧搬一张陪伴他多年的摇椅,靠窗,安静地歇息着。月辉透过窗静静地洒在爷爷银白的头发上,一切是那么的安详与美好。  跟以往一样,爷爷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岁月的冲刷与侵蚀早已摧毁了那张黑白的照片,照片上的人已不清晰。但爷爷并不在意,他紧紧地捏住那张珍贵的照片,让记忆在每个宁静的夜晚绽放在那张已泛黄的纸片上。  那是一张充满温情的照片。  爷爷说,他与奶奶相识时,他身着军装,手捧一
期刊
“夜这么黑,有两只萤火虫,那就亮多了。”我仍记得多年前,一个星光阑珊的长夜,我幽幽地自语道。  床另一侧的祖父,大概是听厌了,咳了两声,翻个身又睡了。  第二天清晨,祖母照常早早地把我叫醒,简餐过后便把我送上了校车。可晚上回来,却没看见每天都在街口棋摊旁的祖父。“娃儿,叫你家老周来下棋啊。”邻居老爷爷叮嘱我。  进了家门,祖母告诉我:“你爷爷下午回村里了,还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呢。”我吃過饭,在院中消
期刊
素材于写作的意义  读完《素材》(《莫愁·小作家》2020年1期卷首)后有两个直觉:  第一是作家为什么要在文中写下两处议论,第五自然段“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呢?”和结尾关于学问的讨论及后续文字,即:  “学,是无处不学;问,是无处不问。教育如此,生活如此,写作也如此。满地皆是写作素材,用心用情者,世事洞明,文章练达。”  在《素材》为题的文章里,发议论可不是一件很妙的事。再好的素材都是璞玉,它可以制
期刊
本期“文学社”栏目,我们刊发的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大唐文学社。大唐文学社成立于1996年,二十多年来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引领了一种诗意的校园生活方式。  欢迎校园文学社与我们联系:365584260@qq.com  又是一个周五,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校园被夜幕笼罩,寂静的操场,空荡荡的教室,偶尔几声猫叫清晰可闻。路灯下,高大梧桐树掩映的林荫道上,突然出现了一些身影,身着校服的少年们手里拿着
期刊
我感到一场鲜红的、炽热而美妙的火,张扬而肆意,如同朱雀啼鸣着向上腾空飞起,它柔软的羽翼轻轻拂过我的脸庞,像和风抚摸我的脸颊。它纤细的尾羽悄悄掠过我的眼睑,像是细雨亲吻我的睫毛。我看见它的眼睛,炽烈而张扬的红色,定定地看着我,注视着我,直通我的瞳孔。  “我想成龙。”我悄悄地说,垂下眼帘看到身后摇摆的鱼尾,“至少……至少摆脱鱼的命运,做一条鱼太无聊了。”我的声音越来越低,微弱得恍若蚊鸣。  朱雀静静
期刊
花园里  有一片枯叶  它残败而孤独  如有气无力的病人  花园里  有一只蜘蛛  它弱小而无助  如迷路的小孩  蜘蛛  东转转 西走走  枯叶  左瞧瞧 右望望  夏风的安排  枯叶飘到了蜘蛛前  蜘蛛沿着叶脉爬到枯叶上  蜘蛛说  枯叶 我给你挠挠痒吧  枯叶说  蜘蛛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渐渐地  夏风里 多了它们的欢笑  空气里 多了它们的歌唱  干枯的叶脉涨得像小河  银色的网丝如夜空
期刊
清早,布谷鸟在窗外快乐地歌唱,这是叫我起床的生态闹钟。拉开窗帘,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点亮了整个房间。我赶紧吃完早饭,推开大门,暖风拂面而来。  院子里几棵果树舒展着枝干,小小的桃子、李子、柿果、青梅早已爬上枝头,躲在碧绿的叶片后面玩捉迷藏。几只蜜蜂从我身边匆匆飞过,冲向一大片蔷薇花海,各种颜色的蔷薇花围满了院墙,甜甜的香味弥漫了整个院子。  妈妈让我帮她除草,我看到院子的各个角落里生长着许多不知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