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9日贵州省威宁地震研究

来源 :贵州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xlx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10月9日至10日,在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发生了2次破坏性地震。本次地震是贵州省境内近百年来震级最大的地震。地震为双震模式,地震震级为6.2级,宏观震中为N 27.36°、E 103.95°。重新编制的地震等烈度图显示,极震区地震烈度达到Ⅸ度,等震线呈椭圆形,长轴走向NNE,与主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地震的发震构造为石门断裂。建议将本次地震命名为"1948年10月9日贵州省威宁6.2级地震"。
其他文献
首先指出多因素引起的突发性灾难事故现仍偶有发生,虽然其发生次数不多,但性质是严重的。阐明多因素失效灾难性事故的预防方法,提出有工程实际意义的截断事故链中关键链的概念与
本文研究一阶微分、差分方程组解的存在唯一性及解关于参数的连续依赖性,以期在最优控制上有广泛的应用。使用一个含参数的压缩不动点定理,讨论本文的主要结果。
根据机载斜视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成像模式,详细推导了任意场景位置的准确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TF(Exact Transfer Function)成像算法。并推导得到了算
时效成形是一种适用于飞机整体壁板零件制造的成形工艺,具有回弹量大的特点,因此需要在准确预测回弹量的基础上对模具型面进行修正,以消除回弹对成形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
分析了铅、锌两套硫酸装置原有转化系统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叙述了技术改造设计方案的改造内容,以及实施组织情况,同时说明了技术改造的效果。
针对三轴液压仿真转台系统难以获得精确数学模型,存在较大参数变化和各种干扰,常规控制方法难以获得良好控制效果的特点,找到一种适合三轴液压转台的预测函数控制(PFC)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