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本底地区部分中学生血清中维生素A、E、C水平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heng525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培养中的小鼠L5178Y的白血病细胞以及它的辐射敏感的M10型突变株的γ线剂量率效应。选用的终点是细胞存活和抗6-硫代鸟嘌呤的突变。对M10细胞存活没有观察到剂量率效应。虽然剂量率效应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但本文和其他资料表明,辐射损伤的修复与剂量率效应密切相关。用L5178Y细胞研究了包括HTO和有机氚化合物在内氚的细胞效应并与低剂量率γ线的效应作了比较。以细胞或细胞核的吸收剂量为基础时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研究选用了6种氚化合物比较氚诱发的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以加氚活度表示剂量-效应关系时,氚化合物致染色体畸变的效率顺序依次为3H-TdR>3H-UdR>3H-lysine>H-thymine>3H-leucine>HTO,这主要与各种化合物掺入细胞或细胞核内的量有关。若以估算的吸收剂量代替加氚活度,则各化合物致畸变的差别大大缩小。6种氚化合物致染色体畸变的氚活度(或吸收剂
期刊
期刊
本实验采用60Coγ射线源照射C57BL/6小鼠,每日照6小时,每次5.4mGy,累积剂量为32.4,65,130,260和390mGy。在终止照射后29小时受照鼠与对照鼠接受SRBC免疫,免疫后4天采用液相单层PFC技术检测脾脏的PFC反应。实验发现当累积剂量为32.4和65mGy时,PFC反应较对照显著增强,超过65mGy后PFC反应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按照酸性α-乙酸萘酯酯酶颗粒分型计数T淋
放射性核素对机体的作用特性及其损伤效应的呈现,是与该核素在体内的蓄积特性、转移和排除程度密切相关联的。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放射自显影术对加速排除和阻止吸收放射性核素的效果评价如下:(1)宏观放射自显影评价喹胺酸和DTPA对169Yb的促排作用;(2)宏观放射自显影评价稳定性Yb对169Yb在骨中的减少沉积作用;(3)微观放射自显影评价喹胺酸和DTPA对169Yb促排作用的机理探讨。
本文应用Kohn碱洗脱法对60Coγ线照射引起的中国田鼠肺细胞(CHL)和615小鼠的离体脾细胞DNA单链断裂和再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细胞DNA单链断裂的程度与照射剂量均呈线性相关。CHL细胞单链断裂的重接修复包含有快修复和慢修复两个过程,其重接修复的速度和数量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离体小鼠脾细胞在不加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其DNA断链未见重接修复,但在此培养液中脾细胞却能进行DN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