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盆腔包块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单盲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且入院诊断为“盆腔包块”的患者72例,患者于术前均行B超和CT血管成像术(CTA)检查,并获取CTA原始数据集,采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对其骨盆、腹盆腔动脉血管网、盆腔包块及盆腔主要器官进行三维重建,构建盆腔数字化三维模型,由两位妇产科医师在不知CTA诊断结果的前提下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对该模型共同进行观察,依据盆腔包块的供血来源及其与毗邻器官之间的关系,得出诊断.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对不同术前诊断方法(包括B超、CTA检查的诊断和基于盆腔数字化三维模型的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72例患者的盆腔数字化三维模型,清楚地显示了骨盆结构、各级腹盆腔动脉分支的走行以及盆腔包块与盆腔主要器官之间的解剖学关系.在72例患者中,B超检查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56例,符合率为78%;术前CTA检查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58例,符合率为81%;基于盆腔数字化三维模型供血特点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66例,符合率为92%.盆腔数字化三维模型的诊断符合率与术前B超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而与术前CTA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 运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的盆腔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地显示盆腔占位性病变的供血来源及其与盆腔主要器官的毗邻关系,具有较大的术前诊断和评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