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体育教育对技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教育界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技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但因为技校学生大部分都处于青春期,因而心理素质不太稳定,通过体育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本文将简单分析体育教育对绩效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对策,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教育 技校学生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12-01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教育在内容及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育的目的也已经不单纯是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技校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相应的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一、在体育教学中促使学生树立自信
  因为生活经验比较少,技校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自卑心理。部分学生因为出身贫寒,或自己能力较差,就会失去自信,无论对学习还是生活都没有自信,一旦遭遇困难,就更容易自卑。针对这种心理,体育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积极引导其在运动当中忘掉所有的烦恼,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变得坚强。比如,可以教授学生跑步可以很好的宣泄情绪,忘掉烦恼,那些性格孤僻的学生很容易接受。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相应的集体运动,比如踢足球或者打篮球,愉悦学生们身心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二、积极培养技校学生的意志力
  一些技校学生虽然有着强壮的体魄,可很多学生都严重缺乏坚强的毅力,他们畏惧困难,怕吃苦。相反,虽然有些学生身体不太好,甚至常常疾病缠身,可他们却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成绩。乒乓球小巧轻便,方便易得,比较适合学生锻炼。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们打乒乓球,能够开动学生脑筋,培养学生机智果断、顽强勇敢的心理素质。乒乓球以其独有的特征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据相应调查发现,通过乒乓球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具有这样几方面的优点:操作能力强、智力水平高、独立性、自信心较强、思维敏捷、情绪稳定,在日常的生活中,这些青少年动作灵活,聪明过人。因而在技校体育教学中积极开展乒乓球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有效磨练学生心理素质。
  三、利用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青少年阶段为人际关系产生变化的重要时期,不仅是同老师及家长的人际关系会发生变化,还会形成青少年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人际交往为学生成长过程当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它会对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人际关系为人和人之间的直接心理关系,有效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交流,更能体现个人心理素质。那些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学生,通常都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不关心集体。绝大多数的体育运动都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及合作,从而提高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独生子女日益增多,这些独生子女都是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关心自我,强调自我情感,但是对周围的事物及人就非常冷漠,无动于衷,自私自利,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调整,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阻碍其同别人进行交往能力的发展,更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应的体育教师要尽量营造出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群体性意识,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在田径教学当中,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运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例如投掷练习、长跑、跳跃等,通过学习相应的体育知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责任感,提高群体意识,并在愉悦的氛围中锻炼身心。组织田径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到底进行连贯动作还是局部动作、集体协作练习还是个人练习,无论哪种,都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中为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及时间,从而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别人。
  五、有效疏导学生的胆怯、畏难情绪
  技校学生大部分都处于青少年时期,是脱离家庭、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期,虽然具有强烈的独立性,可是缺乏独立能力,那些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一旦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挫折,就会产生失望、畏难、退缩的心理,不敢向困难挑战,如果得不到良好的调整,那么就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
  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充分重视学生们的体验,因为良好的运动体验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体育动作,教师只要提示相应动作的方法、要领、要求就可以了,对于细节性问题可以适当放松。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让学生们自己选择练习内容,自己进行动作演练,从而感受活动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摆脱胆怯和畏惧心理,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积极体验,从而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结论:
  技校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为种种原因,技校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因而技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组织恰当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交际能力、责任感,消除畏难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啸.教育人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5—48
  [2]杨文轩,冯霞.体育与心理教育[J].体育学刊,2009(1):22
  [3]高文强.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促进作用[J].科技资讯,2011(4):34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成为世界人民热爱的休闲运动,而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大国已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
针对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结合高层建筑工程实例,做了简单的论述,总结了技术应用的把控要点,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工程实践来说,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