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膜技术应用于骨缺损治疗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77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上胸椎OVCF患者20例(25个椎体),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57~89岁[(71.0±10.8)岁]。椎体分布:T1 2个,T2 3个,T3 5个,T4 15个。全部采用单侧椎弓根基底部穿刺入路手术。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后及随访时复查X线片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0月经桡侧入路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8~81岁,平均54.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跌伤7例,高处坠落伤2例。按AO分型:A3型10例,C1型8例,C2型3例。其中畸形愈合2例(A3型与C1型各1例)。均经桡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外侧柱、中
期刊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急性期MRI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行PKP治疗的急性期单节段OVCF患者101例,其中男19例,女82例;年龄61~89岁,平均69.3岁。根据MRI中T2WI信号高低分为低信号组(A组)、中低信号组(B组)、中等信号组(C组)及中高信号组(D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分析各组患者MR
目的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与脑室-腹腔分流术(VP)治疗创伤后脑积水(PTH)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PTH患者150例。65例行LP治疗(LP组),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47.2±8.2)岁。85例行VP治疗(VP组),其中男53例,女32例;年龄(44.6±7.3)岁。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脑室-腹腔分流术(VP)术后压力设定中的作用以及意识改变与脑灌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积水行VP术后均处于植物生存状态或微小意识状态的患者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56.4±9.2)岁,病程(88.7±38.0)d。调压前及调压后2周分别行意识状态评定及头颅CTP检查。根据意识评定结果将患者分为意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