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教育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推进器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_d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如何利用区域内现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有效功能上,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新途径:一、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享。二、学校社区师资实现互动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三、社区与学校联手进行教育活动,增强教育实效,从而在协调发展中实现“发展共赢”。
  关键词:资源共享;师资互用;教育联手
  
  科技教育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学校教育的人力、物力资源以及目前学校教师和家长观念问题,学校科技教育还未能像一些学科教育那样得到重视。在几年的实践与研究中,作为一名社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社区教育往往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推进器。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社区教育中心成为学校
  科技教育特色形成的参谋部
  
  科技教育形成特色,拥有品牌,可以让最广大学生乐于参与,学有所获,享受科技带来的快乐。形成什么样的品牌,如何形成科技品牌,对于我们郊区的农村小学是有一定难度的。社区教育办公室了解此情况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决定协助学校开创科技教育特色品牌,并把此工作当作社区教育中青少年教育的重点工作。我们提出了工作目标,要让社区教育成为学校科技教育创特色品牌的推进器。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1.参与特色主题确立
  我们社区教育熟悉百姓家庭状况,知道他们的教育需求,我们也对社区的科技教育资源了解比学校全面而深刻,所以,我们参与学校的科技教育能为学校提供准确信息和诊断。首先,我们给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提出了建议:板桥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北面有长江流经;板桥河南北贯穿整个板桥,流入长江;雨花区第二大湖莲花湖位于板桥新城腹地;板桥地区池塘、沟渠星罗棋布。近几年来,由于板桥新城的建设与开发,周边的水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导致一些植被生态以及农民的生活随之发生变化。学校的科技教育、社区的教育可以抓住这种“有变化水”开展科技教育,提高学生认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水科技的活动能力,全面培养在校全体学生科技素养。学校可以以水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进而成为特色教育。我们的建议被学校采纳,并被学校称为“金点子”。
  
  2.指导特色教育计划
  我们社区聘请的专家指导协助板桥小学制定了“水的研究”科技特色活动规划。我们派出的专家,一般都是来自社区,熟悉情况,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制定的科技教育计划和活动方案切实可行。
  
  3.協助特色教育实施
  社区办公室领导多次携有关专家参与学校的“水的研究”活动。几乎每次的学生集体、小队活动均有社区“专家”参与。学生科技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成果推进离不开这些社区专家的服务。特别是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领导表扬板小《小小水博士在成长—板小科技与综合实践课程》领先全市,引领全市。还有,板桥小学“水的研究”科技教育在社区教育办公室的鼎力支持和关怀下,成果斐然,亮点纷呈,该校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社区成为学校科技教育
  物质资源的后勤部
  
  学校科技教育不可能完全在实验室里完成,小学生的科技教育必须扎根于广阔的社区,让孩子们成长在社区中,在社区里培育科学素养和创新的能力。社区本身有着学校需要的科技教育资源,社区教育如能再有针对的进行建设,更会丰富这一资源。目前,我们社区通过调查研究,正在筹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这样,我们既有“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为主要阵地,以辖区内的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为学生试验主要基地,又有各企事业单位为科技教育的主要现场。社区教育真正成为了学校科技教育的训练场和后勤部。
  首先,我们我们正拟利用社区二楼一层近400平米的场馆和近华社区的近lO亩山地,建成农村学生科技教育急需的“科教中心”,使其成为孩子们科技活动和科技实验的乐园。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专家,并结合农村学生的科技操作要求的实际,将该场馆分区建成“农业科技知识区”、“航天科技知识区”、“船模操作区”、“网络体验区”,采用并定期不定期两种活动方式,为社区的在校孩子们提供科技教育方面的开放服务。
  其次,我们还计划启动种植基地的建设,在建设中,我们将体现两个注重:一是注重与学校的科学教育相结合。例如,我们了解到三年级科学教育中有“种油菜”单元,四级科学教育中有“养蚕”单元,便将以上两个项目列为种植区“必修项目区”。二是注重与家长特长项目相结合。例如,板桥地区有着种植草莓等农业传统,为了能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到此方面的知识,在种植基地规划时,我们将其中的“实验区”量身定做为“草莓种实验植区”。
  按照科技教育基地要成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乐园的建设目标,我们还将结合实际,不断进行一些调整,使其发挥出更大的育人功效!
  
  社区成为学校科技教育
  人力资源的补给点
  
  目前南京市的科技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各校的专职科技教师较少,有的甚至没有,而仅是依靠一些专职科学、信息、劳技等学科教师来兼职负责。这种师资队伍状况不能满足孩子们科技素养培养的需求。而社区中不乏这样的专家。如何充分利用社区教育中的这一人力资源优势,来服务于孩子们的科技教育,我们社区做了以下的尝试:
  我们将社区中的科技教育人力资源进行分类,将他们的专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组,并结合学校科技教育的活动需要进行规划,或让他们走进课堂,或让他们开设讲坛,或让他们成为活动辅导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优势、阅历优势,将他们的能量源源不断地运送至学校科技教育的阵地上。
  正是因为有了社区优质科技教育人力资源高效加入,才使得学校的科技教育成果不断出新。板桥小学2006—2008年连续三年在“水研究”小论文和“水研究”实践方案两大类评比中,获区一等奖。2006年的《板小节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在江苏省级科创实践方案评比荣获二等奖,此奖填补雨花台区在省级科创大赛中“科创实践方案”获奖的空白;2007年的科学论文《排水沟的深度与植物生长的影响》获省三等奖,此奖填补雨花台区在省级科创大赛中“科学小论文”获奖的空白。2008年参加“全国节水在身边”展板评比活动。记录着板小“节水娃”志愿小队活动的6块展板,在全国四百多家学校中评比中,代表南京市获“全国三等奖”,此奖项为南京市此次参赛的最高奖。2009年科学论文《探究浮萍生长与占水面积的关系》获市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省级评比。因为在科技活动中多次获奖,我校“节水娃”快乐的实践,被江苏教育电视台和江苏少儿频道制作成专题片宣传报道。
  以上一些的实践与研究可以证明,社区为在校孩子们的科技教育方面真真切切地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不遗余力地、更高效地将“心力”“物力”“人力”贡献给学校的科技教育,和学校一起共同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由多种组织及细胞分泌的磷酸化糖蛋白,可介导巨噬细胞的迁移,激活,吞噬及细胞因子的释放等。但是该蛋白在巨噬细胞清除病原微生物过程中所发挥的
期刊
目的:研究匹鲁卡品致癫大鼠海马组织Cx43、Cx32表达的变化及生胃酮干预后的影响,探讨Cx43、Cx32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生胃酮的抗癫痫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