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PCI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p2781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路徑化護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PCI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接受冠心病PCI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和SDS评分、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36.19±10.25) min、(9.17±1.2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8.75±13.02)min、(15.49±2.0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32.23±5.60)分、(30.23±2.0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9.87±5.21)分、(48.91±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并发症、腰酸腰痛、尿潴留、低血压、迷走反射、失眠、腹胀等非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为(80.29±8.6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6±7.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缩减冠心病PCI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路径化护理;冠心病;PCI;心理状态;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4-0135-04
  Effect of pathwa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ursing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NG Hongying TANG Oushan LV Jin SHEN Jianying FANG Lijua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aoxing Second Hospital,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athways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nursing outcom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CI).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o underwent coronary artery PCI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Nov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athway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The operative time, hospital stay, SAS score, SDS score,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 and hospital stay(36.19±10.25 min, 9.17±1.26 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8.75±13.02 min, 15.49±2.04 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cores of SDS and S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32.23±5.60, 30.23±2.07)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9.87±5.21, 48.91±4.3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non-vascular complications such as blood vessel complications, low back pain, urinary retention, hypotension, vagus reflex, insomnia and abdominal disten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80.29±8.65) poi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4.36±7.93) points] at discharg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athwa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CI,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athway nur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CI; Mental state; Complications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产生粥样硬化病变而导致局部血管阻塞或者狭窄,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或者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变[1]。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3]。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其仍不可避免的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4]。有研究显示[5],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冠心病PCI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我院对冠心病PCI患者实施了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旨在分析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PCI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接受冠心病PCI的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7、18例;年龄39~77岁,平均(56.92±10.71)岁;病程为5~22年,平均(10.28±2.74)年。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9、16例;年龄41~79岁,平均(57.18±10.21)岁;病程为4~21年,平均(9.15±2.9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異无显著性(P>0.05)。纳入标准[6]:①所有患者均经冠脉造影进行检查和病理学确诊为冠心病。②所有患者符合PCI适应证。③所有患者均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或者经桡动脉穿刺的介入治疗。排除标准[7]:①排除合并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患者;②排除有精神病史或者意识不清的患者;③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④排除合并严重心、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本研究经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征得患者的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给予患者术前各项检查和用药指导,术前、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处理,对并发症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及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实施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1)建立路径化护理干预小组,该小组组织架构为护士长、科室主任、主管医师、护士。小组成员根据冠心病的疾病、手术特点,共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该表涵盖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整个护理规划,具体内容包括入院、检查、用药、护理、治疗、饮食、活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根据此表进行相应的护理。(2)入院后:患者入院后,对其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指导其进行术前相关检查和用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治疗建立信心;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说明疾病相关知识和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和目的,解答患者疑惑。(3)手术期间:做好术前相应的准备工作,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配合医师进行处理。(4)术后严密监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加强病房巡视,了解患者所需;做好相应的并发症预防工作,减轻患者痛苦,对于发生的并发症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做好术后健康教育工作以及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嘱咐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做好出院后指导工作。(5)采用责任制:责任护理每天需严格按照护理路径表给予患者护理,并对每日的护理实施情况进行记录,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ion scale,SDS)评分、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SAS和SDS均各有20个项目,每项分别为1~4分,所得总分×1.25=标准分[9]。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进行评价,该表共10项36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各条目之和为总得分,满分为145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10]。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非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腰酸腰痛、尿潴留、低血压、迷走反射、失眠、腹胀等非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较入院时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冠心病是心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在我国的发病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显著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12]。冠心病PCI是指在X线的引导下,经由外周动脉穿刺来开通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的一种治疗手法[13]。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以其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PCI在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显著,据相关统计[13],PCI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由之前的30%下降至现在的5%左右,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获得早期再灌注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冠心病PCI仍是一种有创治疗手法,且由于PCI手术患者多病情危重,手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患者术后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及预后较差的情况[14,15]。因此,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路径化临床护理是指根据循证医学对疾病的诊断结果,依照循证护理学的方法,在确保整体护理质量的同时,为疾病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完整性的护理,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护理模式[16]。路径化护理措施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在给予患者定制性个性化护理的同时,极大促进了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相关研究表明[17],冠心病PCI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而在进行冠心病PCI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冠心病患者由于病情发展迅速,因此,对相关生命体征和临床指征的密切监视和计划性、预见性的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18]。路径化临床护理通过制定护理路径表,可较好地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规范护理行为,避免护理中容易出现的疏漏,使护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工作效率,且该模式利于监督管理,对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19]。
  本研究对实施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冠心病PCI患者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冠心病PCI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PCI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较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更短,且术后血管并发症和非血管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分析其原因可知,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充分了解患者具体病情的情况下,从患者入院至出院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及早进行并发症预防等工作,并确保了每项护理工作的落实,从而避免了传统护理中散乱、片面、被动等缺点,保证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获得高质量的护理,从而极大降低了患者手术和各并发症风险,利于患者康复,有效缩减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进行冠心病PCI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路径化护理模式,有效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
  本研究也表明,采用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由于接受冠心病PCI术的患者在情绪上多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现象,而心理情绪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对治疗效果以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我院通过实施路径化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了解患者所需,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避免了患者心理应激对手术的不良影响[20]。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及出院后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本研究发现,采用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说明通过实施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给予患者较好的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有利于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减冠心病PCI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相关研究相一致[21-28],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霄云.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2):193-195.
  [2] 杜雪莲. Pilon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J]. 广东医学,2013,34(8):1305-1307.
  [3] 罗燕华,洪蝶玟,蔡志雄,等. 行为干预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绝经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5):476-477.
  [4] 毕春晖,刘素莲,谭霞,等. 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503-506.
  [5] 李春燕,高明霞,麻朴,等. 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手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 江苏医药,2014,40(7):822-824.
  [6] Cummins MR,Gundlapalli AV,Gundlapalli AV. Nursing Informatics Certification Worldwide:History,Pathway,Roles,and Motivation[J].Yearb Med Inform,2016,10(1):264-271.
  [7] 寇洁,陈文静.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PCI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4):29-31.
  [8] Goeman D, King J, Koch S. Development of a model of dementia support and pathway for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communities using co-creation and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J]. BMJ Open,2016,6(12):e013064.
  [9] 郝清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同穿刺部位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 安徽医学,2013,34(6):836-838.
  [10] Roik M,Wretowski D,Kostrubiec M. High prevalence of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operable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eferred for 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J]. Postepy Kardiol Interwencyjnej,2016,12(4):355-359.
  [11] 劉慧敏,池伟伟,张星辉,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河北医药,2015,37(12):1887-1889.   [13] 刘君. 护理路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PCI救治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5(1):86-88.
  [14] 史冬梅,李春坚,许艳玲,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护理[J]. 江苏医药,2014,40(23): 2955-2956.
  [15] 梁务英.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8):1077-1078.
  [16] 梁婷,都冬梅. 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1155-1158.
  [17] 吴巍.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方面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2):242-244.
  [18] 郭莉,艾丽,付欣,等. 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經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2):261-263,269.
  [19] 杨丽娟,李荣,周淑英,等. 冠心病患者 PCI術后实施专科健康教育的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352-2355.
  [20] 王亚芬,郭薇,白凤芝,等.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7):648-651.
  [21] 叶妙桂,张惠龙. 舒适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0):73-75.
  [22] 王玉兰,张英,王海燕,等. 希望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医学装备,2016,13(2):101-103.
  [23] 叶彩霞. 专科护士随访在预防PCI术后并发症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595-3596.
  [24] 赵莉莉.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术术口观察及护理[J]. 当代医学 ,2016,22(32):120-121.
  [25] 张晓琴.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脉支架植入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2):186-188.
  [26] 何翠竹,梁欣,曲银玲. 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159-162.
  [27] 欧惠珍,贺青军,庞建萍. 综合强化护理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4):194-196.
  [28] 陶晶晶,陈芳,刘娟. 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6,23(13):166-169.
  (收稿日期:2016-12-02)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远程供水系统,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外先进的研究经验和实战经验,对远程供水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总结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丰富了其
前几年,受利益驱动影响,国内房地产业出现井喷式发展,一些区域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直至出现了诸如“空城、鬼城”的怪胎现象。近年来,这些“空城、鬼城”怪胎在国家房地产调
当我们说胡塞尔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只看到这一面却是对胡塞尔的一种不全面的理解。因为在胡塞尔现象学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维度,这就是现象学的经验之维。正
<正>乳牙滞留,因其存在的特殊性,往往容易误诊、漏诊,法医学鉴定人有时缺少系统的口腔医学知识和经验,遇到乳牙滞留时牙齿损伤的案例,不能正确认识和区分,会导致鉴定结果错误
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构建书法课程实施的常规流程、创建书法特色的实践、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等方面
车辆在道路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往往呈现出随机性和非平稳特性,遭遇较差路况或极端天气时,更会呈现出显著的非高斯特性。与平稳随机振动信号相比,非平稳随机振动信号的特征参数
2013年,与个人信息保护配套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将成为立法的重点。
吴宣德教授《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一书是目前史学界关于明代进士地理分布统计影响最为广泛的著作,甚至成为当下许多人进行相关研究的依据;然以现存正统间诸科《进士登科录》
对马克思实践思想再理解的实质是试图解决“实践本体论”的“困境”问题。马克思实践思想强调的是实践的感性超越,强调实践的“断裂”性、变革性。它的核心是实践思维,意在彻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