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肠外营养及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2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患者分别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EN)或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期间行全胃切除的患者86例,其中术后行TPN者31例(TPN组),行EEN者55例(EEN组).TPN组通过上腔静脉(颈内或锁骨下)穿刺置管,经静脉给予营养支持;EEN组术中留置鼻肠管,术后第2天开始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瑞素),并逐步减少肠外营养,至术后3~5 d达到全肠内营养.检测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记录术后通气与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TPN组与EEN组比较,术后血浆自蛋白、术后通气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流质时间上EEN组反而晚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经TPN进行营养支持与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均可作为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支持方式,两种方式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可以根据患者术前营养状态及合并症决定是否行鼻肠管置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吲哚氰绿(ICG)清除试验对丙肝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115例丙肝肝硬化行单纯性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sult of 18F-2-deoxy-2-fluoro-D-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DG-PET) in suspicious primar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to ev
肝静脉重建技术已逐渐应用于肝切除中,该技术可能避免单纯肿瘤切除后所引起的残余肝血管栓塞形成及肿瘤对血管侵犯后引起的肿瘤复发.笔者对目前的肝静脉重建技术应用范围、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teroposterior cricoid spliting interposition costal grafting for moderate and severe laryngotracheal stenosis in chil
近年来研究证实,三氧化二砷(As2O3)不仅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具有明显的疗效,其抗癌效应也在许多实体肿瘤包括肝癌中体现.笔者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文献,就As2O3对肝癌的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ductive agents, post-surgical managements and precautions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
Monitoring of any release of radioactive materials to the environment is necessary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ment of medical radioactive element
micro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通过与靶mRNA完全或部分互补结合,导致其裂解或转录后翻译抑制,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个重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可使栓塞侧肝叶萎缩,未栓塞侧肝叶代偿性增生,从而增加了剩余肝组织(FLR),扩大了肝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范围,达到降低术后肝衰竭发生率的目的.笔者就PV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