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oyu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
  在一个时代里,有两种人注定了他们的孤独和痛苦:一种是落在时代后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
  一支长矛。一个身着铠甲的中世纪骑士。一面皮盾、一匹瘦马和一只猎兔狗。这是《堂吉诃德》开篇场景,也是不止一次在我梦里出现的画面。在我的梦中,那一个孤独的骑士,是我。穿越30个春秋的风风雨雨,一些春花般的梦已次第零落,越来越清晰且坚硬的是内心的坚守。我能体会到堂吉诃德一样的孤独,更多的是缘于对教育理想的一种坚守。
  一
  其实,我曾经的理想是做一个诗人。即使走上了讲台,写诗还是我最大的兴趣和爱好。说我跟语文教师有缘,不如说我跟文学有缘,组诗社,编诗集,办诗会,乐在其中。1988年,我第一年带高三,班上有70多名学生,一半是复读的,我没觉得什么压力。因为年龄相仿,我整天跟学生泡在一起,上课也很随意,更多的是把文学的热情带进了课堂,把语文当成了文学。随意甚至有些散漫,一份热情偶尔还有点率性。学生居然也喜欢我的课,喜欢我的语文,班上有不少人后来读了中文系,成了我的同行。
  因为学生的喜欢,学生的成长,我渐渐享受到为人师的乐趣。2008年高考,我带学生走进考场时,有个学生走到我身边:“曹老师,让我握握你的手吧,我心里会踏实。”于是,一个热烈的场面出现在备考休息室,48个学生争先恐后地走向我,围拥着我,纷纷向我伸出手来。高考回来的车厢里,后座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曹老爸!”我站起身,将信将疑地问:“什么,你们喊我什么?”车厢里顿时爆发出一阵整齐的喊声:“曹老爸!曹老爸!”扑面而来的波涛瞬间将我幸福地吞没了。教师人生的幸福场景,在我的人生旅途上,似乎是无意栽柳而葳蕤成荫的一片风景。
  爱与被爱,是一个教师的动力之源。这种源于内心的真诚,让我甘心情愿去为孩子们做一切。做班主任的那些年,我和孩子们的心里都收藏着许多甜蜜的记忆。春天了,我跟孩子们去双山岛的江滩上野炊;中秋了,我给孩子们送上月饼,在操场的草地上共赏明月;生日了,我为每一个孩子送上全班签名的贺卡……孩子们快乐,我也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我曾经说过:“教书是我的职业,写作才是我的事业。”从把教书当职业,到不知不觉地喜欢教书,更多的是孩子们给我的影响,是他们让我把教书也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并且乐此不疲,正如我同事在QQ上签名所说的那样:“其实,一直是孩子们在陪伴着我们。”
  二
  拿破仑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真正要教好书,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需要全心全意地付出。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做一个三好先生”,三好,一是好学,二是好思,三是好为人师。《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名而行无过矣”,说的就是“好学”和“好思”。美国学者波斯纳也说过同样的话:“教师成长=教学过程 反思。”“好为人师”,就是要喜欢教师这个职业。
  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不安定的变革的因子,但这些因子并非与生俱来。我阅读教育论著,聆听专家学者的报告,参加各类层次的专业研修,并拜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为实践导师,拜郑桂华博士为理论导师。学习,给了我实践的底气,思考,给了我创造的灵感。学习,给生命以动力,思考,给生命以活力,生命的动力与活力,让课堂焕发了魅力。
  上世纪90年代,我受魏书生老师的影响,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该怎么教学生才是最好。我去读叶圣陶。叶老说:“教是为了不教。”他还说:“要让学生自己去历练。”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我们可以帮助,指导,督促,鼓励,但不能越俎代庖。
  那年,我新接手高一的一个班级,便开始尝试让学生自读自讲,互评互补。我让学生去查参考书,让学生用练习册答案,我指导一篇课文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学习,需要学什么。然后学生轮流讲课文,讲自己学到了什么,教师只是进行补充和评价。最后,还是请学生梳理归纳一堂课学到的内容。一个学期下来,班里的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会了自己去查资料,分析课文,学过的东西还记得特别牢,比原先教师讲、学生听的效果好得多。教师动脑,学生动手,这才是教学,是有效的教学。
  学生怕写作文。为什么怕?我不能蛮干,我得想明白。写大作文,不少学生有恐惧感,挤牙膏一样还是字数不够,那么就化整为零,化大为小;作文评讲,教师讲,学生听,很难针对学生个体,学生听过也不往心里去,那么就自评互改,让学生动起来;作文训练序列的随意性较强,一次一个样,学生样样都不熟练,那么,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譬如写景,我把写景的训练点分解,第一次1-2个点,写300字左右的片段,只要达到目标,就是高分。第二次再增加1-2个训练点,第三次再增加……逐层推进。分解训练完成了,再训练整篇的结构和立意,完成一篇完整的大作文。每次写作后,教师指导如何评价,列出评价的标准和角度,让学生逐条对照,先互相评点,再自我评点。写得短了,学生自然不怕写了。能得高分了,学生自然有兴趣写了。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整个过程学生都在体验和反思中,效果自然要好。
  2008年,我评上特级教师,并成立了市级特级教师工作室。作为领衔人的我,在与工作室成员的切磋交流中开始更多地反思学科教学,提出了文本教学“质点—视点—远点”策略。第一届苏派名师展示,我上了一堂《景泰蓝的制作》,受到听课者的好评;第二届苏派名师展示,工作室两位成员开课,我开设了“质点说”的讲座,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进行了现场点评,对我的主张和成员的课堂实践作了详细的剖析,并做了积极的肯定。南京师范大学博导杨启亮教授说过:“教育科研也是生产力。”教育科研带来的成效,让我感觉到思想的光亮要比单纯的技巧更有价值。
  2009年,我的目光从学科转向课堂,开始寻找适合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的科学路径。洋思、杜郎口、东庐、静安附小、衡水……国内有知名度的课堂教学模式,我逐一学习,比较琢磨。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和学校师生的现状,我归纳总结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互动、教有反馈”的“活动前置式”教学法,并在学校推广,成为崇真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   三
  理想,以一种浪漫而优美的姿势站立,常常远在现实的彼岸,一个终日埋首于现实的人,永远无法看见她美丽的容颜。所以,教育,要保持一份浪漫的情怀,教育,需要有抵御功利诱惑的勇气。然而,现实生活里常常有一个巨大的黑色的帷幕遮蔽着众人的双目,有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人们在功利的场地里转圈,许多怀揣教育梦想的人,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忘记自己从何出发又走向哪里。在很多时候,教育的目的从发展人,变成了培养人才,再变成培养精英人才,又简单直接到了升学或就业,宽广的大道窄化为独木小桥,一步步滑向功利的泥潭。我曾在《让教育有一点浪漫》中写道:“应试转盘上旋转的孩子们,已经陌生了童年的色彩;升学绩效评估下的教师们,已经淡漠了职业的幸福。理应充满生机的孩子和充满激情的教师,却成了这个世界上最灰色的一个群体;理应成为乐园的校园,却成了令孩子们望而生畏的炼狱。”毋需高深的理论剖析,只需一份教育的良知,我想,就应当去改变这样的现状。在崇真高中工作生活了20多年,学校在我的心里早已是一种家的感觉。作为家庭的一员,作为一校之长,我无法宽容自己得过且过,虚度时光。
  上任伊始,在崇真中学全体教工会议上,我提出了“五个发展观”:全员发展、全人发展、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快乐发展。全员发展,是面向每个学生的教育,但并非每一个学生都要进本二及以上的院校;全人发展,是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但并非要求成为样样优秀的全才;长远发展,是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奠基,我们必须为学生将来去做的事,也许眼前不见成效,但未来不可或缺;科学发展,是尊重规律的教育,适合学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快乐发展,是尊重生命当下的教育,生命整个过程都应该是幸福的,尤其是最应该美好的青春时光。
  “五个发展观”是我坚守的教育理念,虽然并无新鲜之处,但从我口里说出来的时候,内心则充满着憧憬。因为我没有把它当作一句装饰门庭的标语,而是视之为学校行动的指南。在口号盛行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失去内心的真诚,教育变成了一种技术,学生成为了一种工具,为了满足某些功利的需求。而我坚信自己是对的,我的勇气与力量来自对教育的理解与真诚。
  在我决定取消晚自修坐班制的时候,有人善意地提醒:“你不搞改革,即使有点差错,你也有借口,因为不是你的原因;你搞了改革,出点什么问题,责任都是你的。”循规蹈矩是不是更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不是更安逸?但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有责任有担当,为师生着想,让教育回归本真,而不是明哲保身。只要方向正确,就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就这样,学校延续了近20年的自修坐班制正式退出舞台。两年过去了,学生自修也渐渐养成了自主、自觉的习惯。
  在错已成为一种被周围人接受的现实时,一个人选择对并坚持不弃是何等的艰难。学校每周有社团活动,有家长怕影响孩子的文化成绩,发短信给我:“请以分数为重”;宿舍常规检查严格了,又有家长说:“到学校是来学习的,其他活动适可而止。”家长不满意,家长不理解,我就邀请他们当面沟通,但不会放弃我的坚持。
  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拥有这样的一种美好:和谐,自由,生长,幸福。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都应该是和谐的,美丽的。为了学校的易地新建,我换上雨鞋,在堆满水泥黄沙砖石的工地上穿梭往来。一年过去,我的体重整整减了十斤。站在园林般美丽的崇真校园里,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惬意。亭台楼阁相接,小桥流水多姿,白鹅浮绿水,黄鹂鸣翠柳,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相融相生。餐后或课间,三三两两的教师和学生徜徉其间,处处赏心悦目,怡情养性。
  “敬爱”系列活动的开展,把敬老爱幼、敬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美时美刻”,为学生的校园时光刻下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印记;书香崇真,滋养着师生的心灵;社团嘉年华、体育节创意秀,给了学生自主选择与创造的机会;传媒特色班、崇真校本课程系列给学生提供了个性生长的土壤。校庆日,我与学生一起切开喜庆的蛋糕,师生共赏焰火晚会,欢声笑语荡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迎新晚会后,五彩霓虹照亮校园的夜晚,百千枝条挂满了师生祈福的红丝带。
  给每一个学生以生长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以成功的希望,这是一个教育者的责任。作为一所普通高中,我们肯定要把很多的精力放在文化成绩的提升上,但学校的生源决定了进入本二以上高校的学生不可能很多。与往年不同,2014届毕业生里多了一批影视传媒艺术生,33个同学报考,全部获得了高校的专业合格证书,高考成绩揭晓,其中有30个同学达到了本二院校的分数线。其实,传媒艺术班成立之初,家长有怀疑,教师有顾虑。环顾市内所有普高,都是清一色普通文化类,“第一个吃螃蟹”是需要勇气的。正是这份勇气,我们为学生打开了多元发展的新通道。有一位喜欢唱歌的女生,文化成绩并不好,升入高二的时候,几乎丧失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参加传媒技能培训后,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希望,她主动找到班主任汇报自己文化学习的目标、计划。专业面试,她一个人获取了5所院校的合格证,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了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新一届传媒班成立之际,她特意录好视频传给母校,热心地给学弟学妹介绍学习经验。
  “我致力于改变这所学校,这所学校在悄悄地发生改变。”2013年的岁末,我在日志里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与堂吉诃德不同的是,我相信教育的明天,在我心里,这种信仰像是一轮朝阳,它照亮我的前方并一路相伴,更重要的是,它不断赋予我激情、勇气和力量。在这块“麦田里”,我守望的不只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片希望。
  (曹国庆,张家港市崇真高级中学,2156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其他文献
可靠性模型试图使一个系统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定量化。这种系统可以包括软件、硬件或人为因素,或者是这三者的组合。不同的模型可按多种不同的依据来比较,其中包括有:1)寿命
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理财思想、理财行为变革是当前应该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对如何树立新的理财观念,建立新的理财目标,提高理财水平科学化,保护所有者权益进行了论述
<正> 在执行GBH463—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和SJ2596—85《黑白电视接收机可靠性鉴定试验及验收试验》及GB9382—88《彩色电视接收机可靠性试验贝叶斯方法》的高温负
本文简要介绍了CHINANET的网络建设及业务发展情况。从网络规模、结构、特点和提供的服务等方面对CHINANET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本文着重阐述了CHINANET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及其服务的全面性。最后,本文讨论了CHINANET的发展目标,对CHINANET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木文对近几年工程中使用的求串联系统可靠度置信下限的近似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由此得出在一定置信度和试验数据下串联系统可靠度的最优置信下限。
多中心发展已被多数学者及决策者认为是实现城市或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空间策略手段之一,因而广泛的出现在城市空间发展的相关规划文件中。但是相关研究中发现多中心这个概念
Internet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信息中心屈志强1994年4月,全球性的计算机信息网络hternet开始进入中国,它在我国科技、教育界以及经济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许多人对它感到新奇的同时,也
在用三点弯曲法测试混凝土断裂参数的同时,用藉声发射及显微观察技术研究了带切口混凝土梁的开裂及裂缝扩展。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混凝土受荷过程中主裂缝扩展属步进性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