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临床对照研究

来源 :中国针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56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中药平肝健脾方与西药氟哌啶醇片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4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太冲、百会、中脘、足三里等穴,留针30min,每日1次,针刺10次后休息5天,结合中药平肝健脾方;对照组口服氟哌啶醇片,从小剂量0.05mg/(kg·d)开始,每天2次,两组均3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美国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60、90天后观察两组患儿抽动次数、抽动频率与抽动强度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0、60、90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0.0%(10/25)、64.0%(16/25)、76.0%(19/25),对照组分别为59.1%(13/22)、68.2%(15/22)、77.3%(17/22),在治疗30天后对照组疗效优于观察组(P<0.05),在其他时间点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抽动次数、抽动频率、抽动强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在治疗30天后对照组各项评分均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在其他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小且程度较轻。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与西药氟哌啶醇片作用相当,且不良反应小。
其他文献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8-2010年间维生素K1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Insta
目的:考察维生素K1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与阿托品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3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下避光放置24h内的外观、
目的研究大蒜素是否通过TGFβ-Smads信号通路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纤维化。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组和川芎嗪组,每组10只。以腹主动脉缩窄
目的建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中的维生素H、叶酸及维生素B12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tersil(ODS-2)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0.05mol.L-1磷酸
目的:比较醒脑安神针刺法与口服黛力新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躯体形式疼痛患者(可合并轻中度抑郁)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每组2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
目的:探讨针刺与药物治疗对卵巢早衰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40只连续5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mg/kg,建立卵巢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