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上干摩擦阻尼振动的求解及其教学探讨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yuey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斜面上弹簧振子在干摩擦阻尼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出发,通过建模列方程,给出了振子初速为零和非零时的解。研究结果表明:其运动是振幅不断减小的阻尼振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思考,对于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地方政府针对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开展评估工作,能更好地促进政策的调整和改进,确保政策效用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将地方政府创新创业人才政策评估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结合政策评估方面的理论,联系实际情况,以地方政府\"精英引领计划\"为例,针对地方政府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提出了有效促进政策优化的建议。
我们家养了四条蚕。它们住在一个玩具盒里,身体呈米白色,小脑袋上长有比芝麻还小的眼睛,嘴巴是棕色的,从头上凸显出来。它们时不时抬起精致的小脑袋,嘴巴一张一合,似乎在向我要鲜嫩的桑叶。蚕天生就很娇贵,对生存环境有许多要求。比如,它们不吃过夜或枯萎的桑叶,所以每到该吃饭时,我们必须提前把盒子中的旧桑叶丢掉,把盒子清理干净后,再放上新鲜的桑叶,这样它们才吃得快活。
摘要:“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放管服”改革推进的重要形式及内容,在各省市涌现出“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特色与经验。但存在推进不平衡、形式化、机构设置不合理、数据共享难、部门协同不畅等问题。本文基于对J省的调查分析,从技术-组织分析视角,提炼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协同中的关键性因素和推进逻辑:一方面是技术赋能组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促进了行政体系履职方式的更新,提升了政务
考察了混炼型聚氨酯橡胶(MPU)和丁腈橡胶(NBR)硫化特性匹配对MPU/NBR共混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MPU进行130℃热处理后再进行混炼,可缩短硫化诱导期,使其硫化特性与NBR接近,可减小硫化体系的相间偏析,从而增强MPU/NBR共混胶的硫化程度,提高共混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当热处理时间为8 min时,MPU/NBR共混胶的拉伸强度提高37%,耐热油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从一份1959年的熊猫601-1型收音机说明书封底上,我们可以看到试制之初的熊猫607系列各机型(见图1)。其中熊猫607A的外观已经与后来量产时的状态基本相同,只是没有左上角的“熊猫”汉字商标;而熊猫607-1A、2A、4A的照片虽有些模糊不清,但也可以大致看出熊猫607-1A的外观造型与熊猫607A相近,只在前部内框增加了圆角的半径,并在机箱侧板上加装了扬声器侧窗;熊猫607-2A的外观则与前两者有明显区别;熊猫607-4A作为此系列中唯一的一款收唱两用机,看上去最为醒目。
为明确水稻抗性基因Piz-t、Pib和Pii的有效性,利用无毒基因AvrPiz-t、AvrPib和Avr-Pii的特异性引物对自云南省6个水稻产区采集并分离获得的348株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并测定其对仅含Piz-t、Pib和Pii基因的水稻抗性单基因系IRBLzt-T、IRBLb-B和IRBLi-F5品种的致病性,明确这3个无毒基因在云南省水稻产区组成及分布。结果表明,在348株稻瘟病菌菌株中,分别有51.7%、46.8%和15.8%的菌株含有无毒基因Avr
近年来,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开发区发展迅速,479家企业、超7万人在70平方公里土地上生产、生活。人、财、物快速集聚导致社会事务大量增加、社会治理压力日益增大。对此,开发区积极探索创新工业区网格治理模式,以网格为单位探索建设工业社区,有力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显著提升工业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清代陈芳生所编撰之《捕蝗考》是唯一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捕蝗专书。此书是为条陈除蝗之策可为矜式者以备观览,类同捕蝗百科全书,因此被清代治蝗官民所重视,尤其是地方官员常用此书作为治蝗工作参考。此书流布甚广,从清至民国,版本众多,良莠不齐。或独立刊行,或收录于丛书中,至今可见二十余种版本。本文系统整理各版本特点及各版本之间的关系,并由此管窥清人治学特点。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DDFS)是一种全数字频率合成器件。本文介绍DDFS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方案的VHDL实现,给出了基于Altera公司的FLEX 10K系列FPGA芯片完成DDFS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法。各个模块电路均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进行描述,给出了模块设计方案和仿真图。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波形仿真良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且可移植性强,可应用于各种数字系统。
19世纪晚期中西欧“谷物大入侵”是指19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叶,中西欧诸多国家面临来自美俄等世界农业生产大国的谷物持续性大规模涌入的现象,这一现象深刻影响了中西欧农业发展的进程。“谷物大入侵”打破了中西欧农业生产与贸易的平衡状态,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土地价格与租金等亦有不同幅度的下滑,直至19世纪90年代中叶外部谷物输入的衰退才使得这场农业慢性萧条宣告结束。“谷物大入侵”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大发展、交通运输革命、欧洲贸易壁垒瓦解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催化中西欧国家的农业启动变革,包括加速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