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自治能力,增强校园安全实效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ing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大学学生安全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和考验。建立以学生自治为主体的安全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通过学生安全自治管理的实施,培养出一批在安全管理方面有热情、有潜力的学生。
  关键词:校园安全;学生自治;教育管理
  一、遴选学生骨干,建立自治队伍,发挥示范作用,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安全意识
  学生作为社区的主人,指导其参与社区日常管理和服务,能够激发主人翁意识,发挥他们在安全防范、宣传中的积极性。在该校社区与保卫处的引导下,积极发动学生,遴选骨干,在各楼建立了安全督导队。这支队伍配有统一的执勤袖标,在派出所、保卫处及社区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有三项:
  1.定期楼内巡查,做好安全警示工作。每周日至周四晚上,安全督导队成员按照预先排好的值日表在楼层进行巡查,发现违章用电、出门不随手关门等安全隐患,志愿者会进行劝诫,做好相关记录;每晚22:00进行广播安全提示;每周五或节假日离校高峰,志愿者在进出口展示离寝须知,并依次到各寝室检查门窗是否紧锁,电器是否关闭。
  2.积极开展以“防火、防盗、防诈骗”为主题的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问题讨论;在楼道内与每层的宣传委员联手,号召学生亲手制作安全提示语;每年10月开展安全用电倡议活动,要求学生遵守寝室用电须知。
  3.配合公安机关、学校保卫处开展治安防范工作。学生志愿者积极配合公安、消防及保卫处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通过微信平台等渠道,主动为保卫处提供相关安全隐患信息及案件线索;参与校区以安全、综合治理为主题的会议,积极为相关部门建言献策。
  二、加强对学生社区自治的支持与专业指导
  学生社区安全自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校方面的支持、指导。学生涉世未深,缺乏专业知识,安全技能掌握不全面。因此,学校在工作中应整合资源,保卫处联合学院开展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同时主动联系公安、消防部门对骨干学生进行相关培训,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对安全隐患的警惕性。保卫处及派出所要以“公民警校”办学点为契机,协同特警支队、公安分局、消防中队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主题培训。
  三、建立学生信息沟通机制,使学校安全管理取得学生最大限度的认同与支持
  学生是高校社区的主体,一切管理行为和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校如果从管理者角度考虑学生的需求往往会造成无的放矢。因此,保卫处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互动机制,在制订相关安全管理规则与开展安全教育时积极让学生参与其中,采取小型座谈会、访谈等方式听取学生的意见,不但能够促进相关决策的科学合理化,也让学生真正有权利参与到学校的安全管理中去。
  同时,保卫处积极协调学生之间、学生与社区、学生与学院等多重关系,以便学校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在学生群体中取得最大限度的认同与支持。由保卫处牵头,建立了包括学院、社区、后勤等相关部门的学生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大大提升了校区安全工作的效率。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主题活动,作为学生安全自治的有效载体
  社区安全文化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载体。通过开展多种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内学生的凝聚力、认同感,让学生的安全自治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五、重视制度建设,并努力使之健全、规范与科学,且与时俱进
  高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安全自治管理制度。保卫处、社区学院及学生管理团队要制订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支持学生自治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为新的制度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学生是社区的主人,社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为了让学生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的时光,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把指导和支持学生安全自治工作作为工作重点。
  第二,为了更好地支持学生自治工作,保卫处要建立安全示范岗值班制度,每周定期派出一位同志到社区安全工作室值班,与学生进行现场沟通,提供咨询,为学生在安全方面答疑解惑。
  第三,安全督导队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督导队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对学生的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为新成员提供了完善的指导。
  在高校安全事务管理的实践中,要以建设平安校园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为之提供展现自我的空间和機会。安全自治管理模式在推动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发挥主体作用方面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在职妇女 街头献血 传染性疾病预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80  笔者对某医疗单位24~52岁在职妇女进行相关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预防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旨在为重视和加强妇女保健知识提供依据,同时让每个献血者都懂重自己何时必须主动放弃献血或主动定期献血,也想找出最佳健康途径满足广大妇女的保健需求。卫生单位在职妇女保健知识较丰
儿童足舟骨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虽不常见,但每易误诊而延误治疗。1908年Kohler首先描述此病,故亦称为Kohler病。病因未明,可能与局部积累创伤有关。足舟骨介于距骨与三块楔骨之间
注水井智能测试调配技术在不改变原注水管柱的基础上,利用井下可调式堵塞器,通过地面电脑控制,实现了测试调配同步进行。通过7口井的现场试验及分析评价,表明该工艺具有测调
对乙肝疫苗无应答小儿采用多糖治疗24例,有87.5%的小儿产生了抗-HBs,5年后随访,除失记的3例外,90.5%的小儿抗-HBs阳性,且抗-HBs滴度值稳定。说明多糖用于治疗乙肝疫苗无应答小儿的远期效果持久。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复苏抢救工作和复苏后的护理。结果:治疗过程中有9例没有并发症,1例患儿病例发生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通
摘 要:小班化教育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当前浙江省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改革举措。如何在小班开展好品德教学,笔者从关注师生互动、重视组间合作、丰富角色体验等方面进行尝试,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小班化;因材施教;以生为本     小班化教育是随着入学高峰的退潮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随着班额的缩小,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小班化教
摘 要: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最早起源于德国。工作过程导向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将工作过程教育直接引入课程教学目标,因此是一种工作认识的教学新方法。本文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入手,分析如何提高我国中职医学教育的水平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中职医学;优化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最早发起于德国,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将操作技能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对自体髂骨骨松质植入术和Medpor鼻侧种植体植入术在术后临床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齿槽突裂患者建立良好的术后护理模式。方法:收治牙槽
针对油水井套管发生错断、变形以及套补以后,常规的封隔器无法满足分层措施、分注分采的要求,引进了小直径注采封隔器,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施工成功率100%.封隔器外径比常规
摘 要: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使其有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优良品格。在中职学生管理中掺杂情感进行教育,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有助于弥补其人格的不足,对于塑造学生人格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生;情感教育;必要性;管理方法  中职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整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优质教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