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冉作品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安冉,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
   崔木扬,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基金项目:本作品系2019年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少数民族村寨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运用研究--以马关县马洒壮族村旅游纪念品设计为例”(41610100001/119)、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竜崇拜’影响下的文山壮族传统村落营建思想研究”(2018JS311)研究成果。
  作品简介:
   该组作品为对马洒村壮族传统民居的调研速写。由于当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马洒村壮族民居处于形态急剧演变的过程中,在最近40年的时间内,建筑式样从传统干栏式向座地式转变。建筑材料从木材、石材,转变成混凝土材料。建筑结构由土木结构向砖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結构转变。作品绘制强调了对民居建筑形态特征的把握与记录。
其他文献
摘 要:通常人们一想到秋天就会联想到秋枫、银杏等极具季节特征的植物。这是因为这样的植物自带秋季的季节属性,另外也是因为落叶乔木是营造美丽的落叶景观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落叶与微风的互动往往可以给人以美丽生动的视觉体验。在城市中,营造落叶景观可以让城市更加有變化,让原来略显单一的城市变得多姿多彩。在乡村当中,营造落叶景观可以使乡村更加具有古老神秘的美感,美好得让人向往。在婺源石城,秋枫成为了这一地区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人们对于空间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景观设计作为改善和提升空间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公共空间是人们交往互动的公共空间场所,通过景观设计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空间环境。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办公空间具有独特的特点,其中公共化是其最大特点。文章以办公空间为例对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公共空间;办公空间;植物;景观设计  课题项目:本文
期刊
摘 要:文章运用语言学框架和视角,提出了“设计语言学”的概念,梳理了口袋公园的缘起及其与我国本土园林相结合的实践背景,并选取了徐州城市空间已建的10个口袋公园案例为研究样本,基于设计语言学的方法,从样本的设计语境、设计语言(词汇)要素、逻辑组成及语义呈现、基于小尺度场所功能与行为需求的具体语言(词汇)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语言学;徐派园林;口
期刊
摘 要:高校校园景观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景观空间类型,存在不同于其他类型景观的设计呈现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空间环境、特殊使用群体和功能意义。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能够满足校内师生各项活动,尤其是休闲游憩活动的开展的多方位需求,体现校园独特的人文素养和办学理念等优势。目前高校景观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高校校园景观在设计之初忽视了景观游憩过程中的实际体验,令使用对象缺乏场地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无法形成
期刊
摘 要:中国的风水学是具有科学性的场态学和环境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体学问。贵阳花溪湿地公园与孔学堂是完美结合的成功例子,可以借此论证景观文化的乡土承载功能。贵州大学与花溪湿地公园以及孔学堂共同的属性都是公共的精神资源,因而能突出生态环境的景观文化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审美;乡土情感;景观生态学  文中有三个重要地点,即贵州大学(简称贵大)北校区与西校区片区、花溪湿地公园
期刊
摘 要: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兴的、由技术进步而带来的艺术现象。而今,这种艺术形式以其多样化的方式及灵活可变的效果在商业活动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在苏州这样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城市中,新媒体艺术正逐步切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这在苏州的各类商业街或者商业中心体现得尤为明显。新媒体作为新的形式,不仅能够创造出时尚的视觉形象,也成为了一种开拓苏州古城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研究当代苏州新媒体艺术在广告中的实际应用,以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展示设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兴行业,逐渐出现了文化趋同的现象。同时,设计师对地域文化了解的缺失也导致国内地域文化的设计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在展示设计中如何继承保护并且融入地域文化特征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檀越府”售楼处的建筑外观、展示空间形式、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基于地域文化符号的展示空间的文化内涵表达方式。  关键词:地域文化;展示空间;售楼处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不断积极拥抱世界,坚持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每一个城市的地标性高层建筑,都会进行全球招标,而西方建筑事务所往往中标。在这个大背景下,打破中国建筑缺乏本国设计师的现状,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文章探索塑形手法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运用规律,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中国优秀建筑,主張将其运用在中国高层建筑上,同时引入设计的系统化、模数化和标准化,贯彻迪特·拉姆斯的“好设计的十大原则”,来为中国传统建筑设计
期刊
摘 要: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沿岸特色村落的发掘和传承,成为该区域空间环境提升需持续深入研究的方向。文章针对商丘坑塘式聚落进行类型分析,以生态修复为指导,探讨空间活化营造路径,并以六个村落为例,对坑塘式聚落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生活环境改善等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研究表明,商丘坑塘式聚落在长期的人地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坑塘式聚落景观,以平线型、交叉型、绕村型
期刊
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城市地域人文历史展现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宝贵资源。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和创新性设计往往基于城市经济发展利益的需求或者单纯地复现历史文化符号,而很少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考量。在“两山”理念的大力推行下,文章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以湖州小西街为例,对小西街内文脉传承、古建筑修缮、人居环境改善设计、业态规划进行研究,力求结合生态文明提出湖州小西街再生设计的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