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病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采取应对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2例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分析各种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有计划的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改善营养,并做好相应检查指导,加强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真指导饮食、活动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结果:32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耐心护理下,患者情绪稳定,能有效配合,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认真评估、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护理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肝脏内胆管的结石,是胆道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生率、高复发率与高并发症等特点[1]。2008年4月~2011年4月对32例老年患者行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60~82岁,平均71.5岁;病程5个月~11年,18例有1~2次手术史,包括胆囊切除10例,肝叶切除5例,肝胆管切开取石5例,合并其它不同程度基础疾病16例,其中伴心血管疾病6例,脑血管病3例,糖尿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同时有≥2种疾病4例。
  护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特定的生理条件,必然导致心理上的变化,表现为忧心忡忡、焦虑、孤独、对手术治疗效果心存疑虑,对治疗费用担忧。针对患者种种心理,主动接触患者,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效果,介绍当前术者的医技水平,并安排患者与术后痊愈的同类手术患者交谈,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增加安全感和手术的信心。②术前营养支持:术前要嘱咐患者戒烟酒,治疗肺部炎症,控制胆道感染,输血、补充白蛋白、以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应用保肝药物改善肝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做好饮食指导,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③皮肤护理:本组患者由于胆道梗阻、胆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尿液呈深黄色,其中8例有皮肤瘙痒,2例皮疹抓破,嘱患者修剪指甲,勿抓挠皮肤,以免造成破损继发感染,有破损处用清水清洗皮肤,给予炉甘石洗剂涂擦,保持皮肤清洁,并遵医嘱予减黄消炎等治疗。因胆道梗阻患者凝血酶原合成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影响维生素K1的吸收,故术前常规应用维生素K1,防止术中、术后出血。
  术后护理:⑴生命体征监测:患者返回病房后认真与麻醉师交接,了解术中手术情况、出血情况,安放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指标及测量中心静脉压(CVP)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出现异常,需立即报告医生处理。⑵减轻术后疼痛,增加患者舒适感:术后麻醉清醒后,手術创伤所致强烈疼痛、不适会令患者异常烦躁,此时依病情及时予镇痛,并予以心理安慰。术后6小时血压平稳予取半卧位,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床上活动四肢,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深呼吸、常规咳嗽,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行雾化吸入湿化痰液,促进有效排痰,防止呼吸道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予面罩持续吸氧,氧流量4~5L/分,行肝叶切除患者术后应注意给氧3~5天,一方面提高肺泡内含氧浓度和氧分压,另一方面肝细胞对缺氧敏感,吸氧能增加余肝的肝细胞血氧含量,促进肝断面愈合及肝功能恢复[2]。⑶引流管护理:各种引流管应标志清楚,并妥善固定,避免脱落、受压、扭曲和堵塞,经常由上而下挤压引流管,注意避免抬高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每天定时更换引流袋,并严格无菌操作。患者下床活动时,指导患者将引流管放低,切勿高过引流口,活动时动作要轻缓。本组发生膈下脓肿3例,经加强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出院。胃肠减压管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能减轻胃肠道的张力,防止呕吐或吻合口瘘的发生,胃肠减压管在术后2~3天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胆道引流管本组采用T管及肝下引流管两种,每天应严密观察和记录胆汁量、性质、颜色等。⑷并发症的护理:①腹腔内出血: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及全身情况,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观察并记录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约50~100ml,颜色由暗红色逐渐变淡黄,量渐减少。如1小时内引流液>100ml,色鲜红,且患者血压逐渐下降,则提示腹腔内有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②感染: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术后3天内体温超过39℃,警惕肺部感染,3天后体温持续升高应注意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和膈下脓肿的发生,高热患者及时予物理降温,但老年患者忌用乙醇擦浴,以防虚脱,降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③胆瘘:术后应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腹痛、腹胀、黄疸,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是否逐渐加深,似黄绿色胆汁样混浊液体,应考虑胆瘘。本组发生胆瘘3例,1例因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而行剖腹手术,其余2例及时给予营养支持,采用完全胃肠道外营养,以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并予抗感染及充分引流后患者均已痊愈。
  术后康复护理指导:⑴健康教育:①饮食营养指导:术后肠蠕动恢复,拔除胃管后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以后逐渐改为低脂半流质或普食,加强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宜清淡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多饮水。②活动指导:对于老年病患者术后宜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第1天可协助患者床上活动四肢,第2天病情稳定可下床活动,以患者能耐受适量而止,避免过分劳累,活动时要妥善固定好各条引流管,最好有人陪护在侧,防止摔倒。
其他文献
  摘 要 目的:分析本地区新生儿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市级各县区2009年4季度~2011年3季度92例死亡新生儿情况,组织产科、儿科、保健科室专家采用十二表格方法进行评审。结果:在评审的92例死亡新生儿中,男性高于女性(男70例,女22例),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早产儿和极低体重,新生儿肺炎,1~7天内死亡的新生儿占533%,未正规产检及产检情况不详的孕产妇63%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手术患者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程序,给予术前访视及术中实施舒适护理,满足患者各种需求。术
摘 要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46例患者,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30 例。恢复良好28例,轻残8例,重残2例,死亡6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早期病情多较轻,临床症状多样,变化快,可突然恶化,加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关键词 挫裂伤
目的:观察麝香注射液肝俞、肾俞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方法:用该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30例,并与明目地黄丸组20例进行同期对照,观察视力、定量视野、视敏度
目的:通过自身体会,进一步探讨护理干预方法对抑郁症的效果.方法:时抑郁症患者138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护理干预,治愈出院97例,好转出院26例,自动出院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