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僵菌大孢变种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蛴螬的毒力研究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h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报道较多的蛴螬病原真菌一布氏白僵菌、绿僵菌小孢变种作参照菌,系统研究了新分离鉴定的绿僵菌大孢变种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其在偏低的自然气温下对蛴螬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绿僵菌大孢变种与参照菌的培养要求接近,最适宜的温度为25℃.3种供试的培养基中,PPDA为最适宜的培养基,其次为SDAY.在偏低的温度环境下绿僵菌大孢变种对蛴螬的毒杀能力强于布氏白僵菌,土壤和喷雾处理后累计僵虫率分别达88.23%和76.47%。有很好的田间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通过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供Zn条件下添加CaCO3对3种基因型冬小麦(远丰998、中育6号、小偃22)幼苗生长及Z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供Zn和添加CaCO3对小麦幼苗生长量和根冠比均无显
对同一网络斑块中金堇蛱蝶(Euphydryas aurinia)和大网蛱蝶(Meihaea phoebe)雌性成虫的产卵地进行了调查,以确定影响它们斑块质量的因素.结果表明,2种网蛱蝶雌性成虫均选择体积大的
基于安徽省5个基础碳源数据,结合LMDI模型,测算其农业碳排放量,并分析了2006-2015年安徽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总量逐渐增加,
以玉米(Zea mays L.)蠡玉1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时期进行播种,研究了高温干旱情况下不同播种时期对玉米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在6月14日播种的另外小区里
为了确定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中棉所50在鄂东棉区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分别设置6个播期和6个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短季棉中棉所50农艺性
采用胸径、生物量、冠幅和树高计测大小比数对崇州林场柳杉林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胸径和生物量为度量变量的大小比数变幅最小,可信度最高,而冠幅和树高大小比数受不同
为了解近年来广东省流通领域化肥产品的质量状况,按相关产品标准对2012-2016年在省内市场抽查的1 928批次化肥样品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内销售化肥产品总体质
以香格里拉市七年生的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不同试验点土壤湿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茨中点在整个生育期内土
通过根际袋法土培试验,研究了异丙甲草胺对芹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及异丙甲草胺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异丙甲草胺对土壤过氧化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用量对杂种小麦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供肥范围内(N112.5~337.5kg.hm^-2,P2O5 90~270kg·hm^-2),杂种的群体总茎数(PS)、群体干物重(P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