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型刚需如何选好大户型

来源 :理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调控不断深化、市场趋于理性,越来越多的改善型刚需购房者重新把目光瞄准了大户型房子。虽然大户型的房子往往总价不低,但对于一些已经拥有了一定资金实力、寻求一家三口乃至三代同堂都能过上舒适生活的改善型买家而言,如何挑选户型相对较大、更注重宽敞度和享受感的大屋子成了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如今大城市的外郊盘往往偏爱面积更大也更多样的户型,总价与市中心的小户型相差并不多,这也成了那些对地段要求不高的购房者的目标。
  区分大户型优劣
  不少开发商表示,现在家庭经济条件改善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希望能住进更宽敞、舒适的房子是必然趋势。因此,开发商也会适应市场需求,推出越来越多的大户型房子。一位房地产销售人员还告诉记者,购买大户型的人大部分属于改善型住房需求,可大体划分为两类人群:一类是原来就住大户型,因为一些原因,如物业服务不好、环境差、交通不便利、人文环境不好、车位少等,考虑换房;第二类就是由于家庭成员增加,感觉房子居住面积不够,再考虑买大户型。
  从居住角度考虑,大户型的房屋舒适度肯定比较好,因为很多房子受面积限制,一些居住的要求无法充分满足,如隔断较多、房间过小等。但大户型就完全可以规避这一缺陷。一般来说,大户型由于面积大,所以功能区间明确,各空间独立。在有空间招待亲朋好友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保护隐私。包括家人之间也可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避免很多面积小带来的窘迫问题。
  而考虑到楼市政策的不断变化,购买大户型的买家往往更看重一步到位的优势,在一定时间内省去换房麻烦,同时节省税费等换房时附加的费用。这就不同于小户型着重过渡性居住的特点。另外,一般大户型在小区规划过程中也都处在比较好的位置,采光观景都较有地理优势。
  不过,大户型相对小户型自然也会有一些缺点或问题。首先就是面积大而房间不会很多,所以也会存在一定的浪费面积现象,比如过道很长、有一些不太实用的区域等等;其次是后期使用成本较高,大房子不但物业费要多交,打扫清理也比较麻烦。
  视自身情况而定
  既然是相对追求安逸度、一步到位的选择,那么在考虑选购大户型之前也要明确好自己的情况和相应目标,有所考量和取舍。
  首先在选购时一定要衡量自己的购买能力,确定自己所能承受的总价,再根据首付能力进行选择。还要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一定的规划和了解,根据自己的需求,判断物业周边的环境如何,配套怎样,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不同于追求便利和完善的市区小户型,有些大户型楼盘选址比较偏僻,这样才有足够的地方去修建大面积的户型和营造更多的景观,但购买大户型的置业者,很多都是几代同堂,老人家看病、小朋友读书,都需要更便利的交通和生活配套,选择一个成熟的居住区和繁华的地段,从长远来看,不但有利于居住的舒适便捷,也有较大的升值潜力,以后若有变动也好安排。
  此外,还要考虑方位、楼层等因素。打算买大户型的改善型置业者,通常都打算长住,短时间内不会换房,所以一定要选自己较为满意的户型,否则在以后居住中,会觉得不舒服。比如,计划和老人家同住,不宜选择过高的楼层。最后,还要注意大户型房子的潜力。虽然一般是自住用,但是依然要考虑房子的品质,衡量其是否有保值和升值空间,并将今后可能面临的出租或转手问题、房产持有税问题也纳入考虑范围。
  注意各个要素
  在具体挑选时,大户型也有不少值得注意和认真考察的关键问题,以免今后在实际居住使用时才发现不便。
  首先来说,大户型的玄关、走道等更容易浪费面积和空间,不如小户型能够精简到最小。在选择大户型尤其是选择超过180平方米的大平层时,要注意房间内动线不要有交叉,房间门的开门方向是否合理,尽可能减少无效空间的存在。并且,各个房间的大小比例、功能区分也要尽量合理,不能产生虽然空间大但使用起来并不便利的情况
  其次,选择大户型要注意动静分区及私密性。客厅要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容纳较多人数,客人和主人的活动区域也要有所划分。此外,不同的家庭对于大户型的选择也要有所取舍,比如错层对于老人孩子来说就不太方便,且建造成本更高。
  还有,选择大户型尤其是比较大面积的平层,主卧内选择卫生间尽量超过10平方米的,此外衣帽间离卫生间要有一定的距离,防止衣物发霉变味。大户型中卫生间、厨房采光不好的例子也并不鲜见,因而各个房间在通风、采光方面都要一一考察,避免存在不够舒适的部分。
  再比如有的厨房附送一半阳台面积,这部分是不算入建筑面积的,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在设计时可能考虑到建筑成本,而忽视厨房的阳台设计,因此这个阳台看起来就像一个只能堆放杂物的贮藏室,反而不能物尽其用。层高方面,尤其是18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房子,如果考虑到地暖和中央空调、吊灯和吊顶,3.1米以上的层高会更具舒适度。
其他文献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上海银监局针对银行代销业务连续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理财机构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代销业务管理的通知》两项文件,对各产品、业务法规中对商业银行代销业务提出了更加细化的要求,这也意味着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代销产品的全面监管不断升级。  多项新举措监管代销业务  去年以来,银行代销理财产品的纠纷不断,违规代销的行为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针对银行代销业务的监
期刊
金银币市场人流增加  近期在上海卢工邮币卡交易市场,人流已经出现明显的增加,在大大小小的摊位上,询价的身影闪动,大多数是询问熊猫金币的最新价格, 2013年普制熊猫金币受金价拖累,已经从最高价23000元/套一路下调,跌破19000元的心理关口,此时的国际金价则是围绕1370美元/盎司附近大幅震荡,2013年普制熊猫金币5枚净重1.9盎司,按1370美元/盎司计算,折合人民币约16268元,如果加
期刊
击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击剑就与骑马、游泳、打猎、下棋、吟诗、投枪一起被列为骑士的七种高尚运动。这种从古代剑术决斗中发展起来的,结合优雅的动作和灵活的战术运动一直给人以优雅高贵的印象,而其对精神集中度、良好协调性以及预判决策力的高素质要求也使其成为了许多政商名流以及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名校推崇的社交体育运动。  事实上,现代击剑运动不仅是一项
期刊
房企发力推盘  种种迹象表明,开发商在精心备战即将到来的五月。  广州开发商最为积极。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截至4月22日,5月广州十区两市预计有74盘推出新房源,环比4月份大涨51.02%,其中增城14盘、番禺12盘成为5月推新大户。在74个预计推新的楼盘中,全新盘占14个,老盘推新有60个。  上海的情况也极为类似。行业人士预计,5月份新开或者加推项目会远超4月。据估计,4月份新开楼盘大约
期刊
“普通白领”、“朝九晚五”、“月入8000元”,杨超身上的“标签”并无亮点,所幸女友与他的感情倒很是稳固,恋爱已有5年之久的他们对组建一个小家庭充满期待。  “现在哪个结婚的年轻人不想有自己的房子?”杨超和女友自然也不例外,但全家人合计来合计去,总共就能凑出80万元作为首付和装修款。为了有新房新气象的感觉,杨超和女友都把一手房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可是一圈寻觅下来,只有失望。  “我的公司在人民广场
期刊
银行贷款金额有限、受困于民间高利贷的企业主,在面临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困境之时,又奇迹般地获得“重生”,这就是丽新建筑公司(化名)在短短半年中所经历的。说来也颇有意思,最终解救丽新的,也是民间资金,只是这一次,丽新再也不用面对难以承受的利息,企业内部财务状况也得到了很好的梳理。  帮助企业扭转乾坤的正是P2P投融资平台仟邦资都。  中小企业融资依旧不易  我们知道,占全国公司总数99%的中小企业作
期刊
28岁的空间设计师小杨,出生在山西太原,他的生活就像他的设计一样天马行空。曾经仅凭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他毅然怀揣1万元只身来到上海。如今,交了上海女友的他,收起了一颗飘荡的心,有了在上海长期扎根的打算。然而尽管小杨月入2万,但要同时兼顾提前还贷和结婚,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美食结缘上海  小杨毕业于厦门的一所大学。回想刚毕业时的情景,小杨不无感慨地说:“那时,我什么都不会,但运气不错,有用人
期刊
大量热钱回流到美国市场,就需要将当地货币兑换为美元,加之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容量有限,造成了当地货币在5月份后出现一波快速贬值。  在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大逃亡的同时,新兴市场货币也遭受了重创。南非兰特、墨西哥比索、匈牙利福林等是货币贬值的重灾区。美元兑南非兰特的汇率从年初的8.6已经上涨到10.28,创下了4年来的最高汇率水平。尤其是5月22日伯南克讲话后,南非兰特的汇率经历了大幅下挫。作为新兴市场的
期刊
“说起我的二手车故事,那可就长了!”顾先生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上海工作、生活,对于二手车,他似乎情有独钟,“我基本上是每两年换一次车,倒不是因为我喜新厌旧,而是家庭环境一直在变,所以我也不得不更换坐驾。”  顾先生说,他有两个买二手车的理由,第一是“所有在路上开的车,哪怕刚刚出库,就是二手车”。第二是“只要花更少钱,就能获得基本相同的享受”。基于这两点,他为自己制订了一条购买二手车的原则:只买一年左右
期刊
未来五到七年,不是资金由债券流到股票,而是由非美国资产到美国资产。美国经济的工业复兴之路渐露端倪,资金选择流入美国的趋势越发明显。  事实证明,“安倍经济”的热度过于短暂。在日币贬值和国内股市大幅上涨之后,情况并不如预期,还能继续选择的经济政策捉襟见肘。日本给全世界带来的新鲜和混乱也许可以就此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世界上头号强国美国的复苏脚步却越来越轻快,资金选择流入美国的趋势越发明显。美国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