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动图书馆的兴起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移动图书馆是一个新兴事物,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发展使高校图书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3G;移动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1 引言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数字技术、3G 技术的迅猛发展, 基于移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渐成主流, 人们的生活方式、知识获取方式、阅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自2009 年1 月正式颁布3G 牌照以来, 3G 手机上网迅速普及。2012年7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多于通过台式电脑的3.8亿,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已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阅读也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移动阅读克服了阅读场所、阅读时间的限制。读者利用无线移动网络, 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专用手持阅读器就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和下载各种数字资源, 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登录互联网获取信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让读者利用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快捷方便地获得图书馆的各种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就是移动图书馆作为现代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种崭新的服务系统。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E- Book、笔记本等)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图书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与图书馆融合的产物。在这种背景下, 国内外图书馆界也纷纷开展移动服务, 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移动图书馆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图书馆引入先进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应用功能, 开辟了由数字图书馆向移动图书馆发展的新时代。
  2 国内外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发展状况考察
  2.1 国外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发展状况:以欧美、日本、韩国、芬兰等国家为代表,先后推出了移动图书馆计划。例如美国的圣约翰大学图书馆、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等,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日本的东京大学图书馆、韩国的西江大学图书馆、芬兰的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图书馆等。这些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主要涉及图书馆新闻发布、馆藏目录检索、读者借阅信息查询、图书馆服务时间查询、图书馆导引视频、图书馆路线查询等。
  2.2 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发展状况:国内的移动图书馆的理论研究要在2000 年以后,虽然起步比国外要晚,但是研究速度比较快。2003 年12 月,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开通了国内最早的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拉开了移动图书馆在国内的应用帷幕。随后香港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也相继开通短信服务。2006 年7 月3 日,湖南理工学院开通了国内第一家WAP 手机服务图书馆。之后,清华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也相继引入移动图书馆项目,开通这一服务。2010 年9 月9 日,国家图书馆在101 年馆庆之际,推出WAP 网站"掌上国图"。至此,我国移动图书馆发展跨上了新的台阶。通过考察发现目前国内的移动图书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短信服务于查询功能,包括图书馆利用短信平台发布图书馆公告、新书通报、展览与讲座信息、发送催还通知、预约通知等。读者利用短信平台查询参考馆员与教职工基本信息、服务时间、借阅规则、到馆路线、图书馆的图片和视频等。二是移动WAP 服务,读者利用WAP 网站进行馆藏目录检索、借阅信息和个人预约信息查询、预约、续借、取消预约、证件挂失等。
  同济大学移动图书馆也进行了移动图书馆的实践,现有服务包括:
  (1)面向移动用户的网站与OPAC:同济大学图书馆提供的掌上图书馆服务, 集成了网页版OPAC的一些主要功能,提供图书检索、新书通报、通知公告等内容,同时还提供个性化的我的图书馆查询服务,服务内容丰富,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详细服务和功能见表 1.(2)短信提醒服务:图书馆开发了短信服务系统,提供图书到期提醒、新闻推送、文献传递到馆提醒、荐购图书提醒等服务提醒功能,同时还提供了借阅查询、短信续借、电子阅览室空位查询等互动服务,可以根据读者要求设置提醒的周期,随时可以退订。(3)一站式移动资源搜索服务:同济大学移动图书馆是基于面向用户的网站,提供一站式搜索服务,目前服务试用期可以搜索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等资源,同时还设有图书导航和期刊导航功能。操作简单,图书阅读版式多样,流量使用较小。
  3 移动图书馆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的机遇
  3.1 有利于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利用:随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进程的加快,高校移动图书馆所面对的将不再局限于广大师生,将进一步向社会开放。但是,鉴于图书馆空间及用户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能到图书馆进行阅读的用户屈指可数。但3G技术的不断完善将使数字图书馆通过手机真正移动起来,用户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对于版权问题,图书馆有义务向供应商提出解决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在手机上传播的要求,并要求其提供手机阅读的文档格式及专用浏览器.这样就可以满足庞大的潜在的移动图书馆用户的迫切要求。
  3.2 有利于读者利用移动图书馆进行获取资料:读者在移动图书馆平台建立一个账号后。可用多种方式和多种设备连接到平台上,3G手机2.8MB的上网速度可使用户瞬间与高校移动图书馆建立连接.直接使用手机访问WAP网站浏览或下载相关资源、充分利用以WAP网站的方式开放的数据库检索服务,这样手机和电脑将趋于融合。在3G的大环境下。手机上网必将成为重要的上网方式。与电脑相比.手机上网几乎不受时空设备等限制。轻松随意。3G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完善为广大手机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3.3 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3G在手机上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资源真正移动起来不仅方便了读者,还能加强图书馆内部自动化和移动办公的能力。是综合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3.4 有利于多馆区办馆模式下的用户服务:当前, 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情形比比皆是, 而图书馆多馆区办馆情况也逐渐增多。如何减少由于馆区条件不均而导致的资源和服务提供的不平衡, 省却读者在馆区间颠簸劳累和利用图书馆的不便, 省去读者多校区之间办理手续的不便等, 是图书馆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问题。移动图书馆服务为多馆区办馆模式下的用户服务提供了方便, 简化了程序, 可以实现通知公告、手续办理、信息服务等的传送到位。比如, 应用短信功能, 就可以通知读者;
  又如, 利用手机WAP 平台便可完成续借、预约、查询等功能。此外, 移动服务新模式突破过去的IP 控制方式, 直接针对每一个读者终端进行权限控制, 使用户享用到跨校区、跨馆区信息资源利用的便利。
  4 移动图书馆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的挑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移动图书馆虽然给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但也使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
  4.1 技术方面:3G技术还未普及。许多用户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这使用户的使用受到了局限。另外。图书馆要借助中国电信的平台来实现"移动图书馆"服务。必须加强技术力量,与中国电信实现对接。但由于目前图书馆整体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如在系统安全、管理权限、设备维护等方面都还不尽如人意。另外3G的新业务发展对手机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用户需拥有3G手机才可以享受各种服务。使3G手机走人普通用户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4.2 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受到上网费用的影响:读者利用移动终端浏览和查询图书馆信息资源时,需要在一个网络环境中。如果有无线网络当然最好, 如果没有的话,就要利用移动运营商的收费服务。那么流量的费用就要依据所要提供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种类而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查询图书馆公告、续借、预约、挂失等业务,所需要的上网流量就比较少。但是如果要下载全文阅读,观看视频和图片就需要很大的流量。这就导致利用移动图书馆的过程不能像传统图书馆那样的免费服务了。这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同时也就不利于一些新功能的开发和推广。
  4.3 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受到网络完全的影响:利用移动设备访问图书馆固然是方便了读者, 解放了馆员,节省了人力物力,但同时也需要有一个安全级别很高的环境。读者利用图书馆不再是和馆员面对面了,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只能靠账号和密码来识别一个读者的身份。对于查询读者信息、文献传递等都需要严格审查读者的身份,如果一旦信息被其他人恶意改动,会给读者造成困扰,也会给图书馆造成负面的影响。
  4.4 移动图书馆在信息内容提供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风险
  4.4.1 移动图书馆购买的虚拟馆藏只有访问权而不拥有版权,相应的也没有复制权。为了规避著作权人的复制权的有效办法是充分利用《著作权法》第22条有关合理使用的规定。包括(1)著作权数字化和传播是出于公益目的,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2)被数字化的著作是他人已发表的作品;数字化的作品应该是少量的。图书馆往往大量数字化,虽然出于为教学、科研等公益性目的,但数量巨大,因此存在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的风险。
  4.5 移动图书馆在信息网络传播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风险
  (1)移动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服务主要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即便法律允许其可以通过数字方式扫描和复制著作,但对于著作的传输将面临侵犯著作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风险。(2)移动图书馆按照用户的检索条件,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筛选后再有选择性地传输给读者,面临侵犯作品完整权的风险。(3)移动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使读者利用文献资料变得更加容易,成本更低。一方面,这样的使用一旦超越合理的幅度,就会影响到著作的销售市场,损害出版商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接受文献传递服务的读者有可能滥用权利,无限制复制和散布,从而侵害著作权,使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蕴藏着极大的侵权责任风险。
  4.6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养提高问题: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高学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资源, 这些都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 移动信息服务的开展也对工作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 图书馆馆员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开拓, 挑战动态变化、多元化的用户信息需求。其次, 馆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 具备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检索能力;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还要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和方向, 在学科资源的获取、组织、发布方面得心应手, 能担负起专业化、深度的学科导航、参考咨询等服务,推动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5 结语
  移动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功能的演化和延伸,是图书馆在移动网络环境下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 它的出现和发展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但是, 移动图书馆是一个新兴事物, 它的许多构想和技术还不成熟不完善,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时需要理性地分析、合理解决问题, 抓住发展的机遇并战胜挑战,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蕾.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107-110
  [2] 余芳.数字环境下提升图书馆功能的设想,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9
  [3] 韩雪.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综述,大家,69-70
  [4] 史艳芬.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调查与实践研究.第六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论文集,2012,205-210
  [5] 韩雪.3G时代高校图书馆机遇与挑战.科技信息,2010,(21):220-221
  [6] 朱俊卿.从移动图书馆的兴起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现代情报,2011,(11):141
  [7] 赖永波.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11,(6):122-123
其他文献
从科技环境的革命性变化、信息技术的推动和科技信息资源的演变等方面,论述了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介绍了美国、欧盟等科技先进国家构建21世纪科技基础设施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名言告诉我们: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还应该在为人处事,品德的养成上下功
本文论述理论情报学和应用情报学的构筑原则和要素以及当前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文中指出,理论情报学和应用情报学是推动情报学学科体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理论情报学和应用
勉县档案局长赵祥利先生送给我一本《勉县二十世纪图鉴》,打开这部图鉴的瞬间,它便带给我深深的心灵震撼,祥利先生把勉县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与发展变化,立体地、
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一个视安全为第一要务的能源项目,一个由中外国家企业参股的合资公司,一个引领行业发展的现代化企业…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档案工作处于怎样的地
企业成本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而发生的价值牺牲。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既包括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当期费用,也包括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最终将计入各期费用的经营费用,等等。企业
近日,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莅临北京市检查指导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
老房子坐落在山脚的斜坡上,青砖灰瓦的砖木式结构,是江南徽派建筑风格的余兴。砖石包裹着木板构成的内室,既坚固又暖和。
对巴山锰矿带区域地质作了介绍,剖析了几个不同的类型的典型矿床,总结和归纳了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成矿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