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建设:国外在行动

来源 :科学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的科学素质建设行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萌发、勃兴和战略推进三个阶段。根据它们的发起模式,这些建设行动可分为:专项行动、能力建设计划和国际会议宣示三个类型。通过科学教育和传统科普的改革,以及传媒平台的打造,这些行动以其良好的运作体系、细化了的对象层次、动员者的动员、基础设施和强势传媒的建设而特色鲜明。
其他文献
技术发展有一种内在的牵引力,它存在于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存在于某个具体的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它来源于技术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关联的技术之间以及技术各
分析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历史形成和演变过程,揭示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自组织的本质属性,自组织行为是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有序发展的内因和根本动力。行业相关竞争
科研新手一般是通过其研究成果在学术界获得承认,进而逐步在科学共同体中获得认可并确立地位的。在科研新手学术成果获得承认的过程中,一般会受到新手身份、成果特点以及科学共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不是自然科学的专利。这可以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链条得到证明。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研究诞生了科学精神,逻辑和理性由此产生。从文艺复兴时
从经济学视角即知识产权经济人手,从知识产权经济已引起国际上的重视,知识产权的经济学模型,知识产权与全球化直接投资趋势等方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给出创业企业的层级一功能型创业社会网络图谱,认为其层级的判据在于互惠、互动和互信,探讨层级一功能型创业社会网络图谱的嵌入性原理、对等性原理、异构性原理、逆向性原理与
苏联科学社会学是在科学学的框架下产生和发展的。受意识形态的严重影响,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被禁止研究。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重新开始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是科学的
我国正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急需予以战略导航,技术预见作为一种日臻完善的科技战略管理工具,以其自身的特点完全能够为自主创新提供战略导航,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也证明
在分析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知识共享的相互作用基础上,构建了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的关系模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知识型企业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
原始创新在创新活动中的逻辑地位很高,但它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实际地位却较低,这便形成了原始创新的动力缺乏问题.解决原始创新动力缺乏问题的出路在于科技金融创新,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原始创新活动,在创新的早期阶段就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成功聚集,并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具体做法可参照国外创设金融特区和高科技园区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在北京的中关村等地设立科技金融创新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