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脉络膜血流和内皮素-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探讨脉络膜内皮素-1(ET-1)、内皮素受体A(ETAR)及受体B(ETBR)的表达变化及电针治疗机制。方法:将54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透镜诱导组(LIM组)和电针+透镜诱导组(LIM+EA组)。NC组正常饲养,不干预;LIM组和LIM+EA组右眼配戴-6.00D透镜片,建立近视模型。造模2、4wk测量各组豚鼠屈光度、眼轴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脉络膜ET-
其他文献
病人,女性,66岁.因呕吐、反酸、嗳气1 年入院.15 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母亲因胃癌去世,哥哥为完全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 totalis,SIT).体格检查:右位心,体重指数(b
目的评估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near-infrared autofluorescence imaging,NIRAF)技术对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PG)进行术中实时识别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6~8月我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病人59例,分别通过肉眼及NIRAF对PG进行术中识别,并对识别结果不一致的可疑PG组织进行术中免疫胶体金检测.结果59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共切除79叶甲状腺,术中实际最终确认PG 144枚,忽略较少见的PG数目变异,按常规辨认PG 158枚计算,总体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