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语文更具魅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w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状
  在高一年级开学第一堂课,我向学生提了三个问题:“过去九年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困惑?”“学习语文是为什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很多人都说“对学语文没有兴趣”,“怕语文,尤其是怕作文”。这里当然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更主要的原因是语文教学方式的陈旧、落后。
  为了适应考试,小学语文从二三年级开始,就让学生花大量时间背孤立的词语解释,挖空心思地造句,机械地抄写。到了五六年级,又要做所谓的“阅读分析”。学生既没有积累足够的语言信息,形成语感,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只能死记标准答案。
  到了初中,学生仍然是整天泡在莫名其秒的分析里,阅读量少之又少。如果高中三年那么美好的时光大部分都花在做一些无聊的习题中,教师把已经嚼得毫无滋味的东西喂给学生,就会把学生害了。
  二、转变
  观念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观念转变的程度就是发展的速度。
  在二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地涌现出很多风格各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谓硕果累累,异彩纷呈。而最突出的成就乃是冲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陈旧观念的束缚,改变了“满堂灌”、“填鸭式”的刻板模式,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的教学观念,肯定了“启发式”、“导读式”等活泼的教学课型。
  “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一样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不小看学生,不轻视学生,把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优先权、主动权交与学生。“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把自己只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和教学方向的引导者,不居高临下,不目中无人,把服务于学生会学能做的职责和义务留给自己。如果一个教师总是唯我独尊,动不动就板起面孔训斥学生,总认为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对学生放心不下,放手不得,甚至越俎代庖;总喜欢过把瘾似地唱“独角戏”,一讲到底,“满堂灌”,而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取向和接受能力,就会削弱乃至剥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滋生自卑和厌烦情绪,形成惰性和依赖性,即使学生在一两次考试中成绩尚算不错,也是以综合素质的失落和潜在能力的埋没作为沉重代价的。
  有一位校长针对有的教师一上课就面面俱到地讲解说了一番话:“也许你每次讲得都很好,很清楚,很全面,很透彻,但总是这样,学生难免不厌倦,如同吃饭,每顿饭都是大鱼大肉,不可说没有营养,但吃多了,吃久了,照样烦腻,那么,为什么不经常地换上另一道同样有营养价值的菜呢?为什么你觉得有营养价值就可以不考虑吃者的心理需求和胃口消化功能呢?”这强调了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没有一个教师能够天天让学生有收获。一个好教师一节课、十节课可能很生动,但一学期,未必就课课生动。而且知识和能力都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还得让学生大量去读,和古人对话、和外国人对话,自己升华。有不懂的来问教师,教师知道的告诉学生,教师也不懂的和学生一起探讨,或者给学生介绍更有研究的教师,这种学风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走向古今中外的广阔文化天地。从《论语》、《大学》、《庄子》、《诗经》、《楚辞》中的经典篇目,西汉鸿文,唐宋散文,明清小品,到国外蒙田、茨威格等人的文章无不是精品。可开的书目就更广泛了,从《红楼梦》到《射雕英雄传》,从《简·爱》到《共产党宣言》,无不可读。
  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教师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教师教的东西,最多就是一杯水、一桶水,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到大江大海里去游泳呢?教师要让学生最终明白:学语文的主要途径是靠自己读书,靠自己作文,靠自己领悟,靠自己修炼。
  三、活力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要让学生喜欢语文,学好语文,课堂是重要的阵地,而“活”则是占领这个阵地的有力武器。
  那么怎样才算“活”呢?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吗?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只有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才能使课堂正真“活”起来。
  教材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如果能站在学科知识体系的高度,全面熟练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活起来。否则,教材就会变成死板的说教材料,让人生厌,使课堂沉寂。中学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上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制定好中学语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语文教学目标决定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局,是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先决条件。教师应先理解大纲要求,站在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高度,明确高考对本部分知识和能力有何要求,然后制定出科学的语文教学目标。
  (二)设计好板书
   板书的设计,是教师在原文基础上的一种再创造。教师必须依照大纲要求,深钻教材,抓住重点,融语文教育与美术为一体,设计出精要、醒目、美观、形象的板书。如《黄鹂》板书设计:
   黄 时 四 战争年代初见黄鹂
   鹂 间 次 养病之时护卫黄鹂
   线 顺 会 逛鸟市见笼中黄鹂
   索 序 面 江南之春再见黄鹂
  主题:只有在一定环境里,才能发挥极致。
  (三)处理好两种关系
  1.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认真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是相对而言的。如一个单元可视为一册书的部分,相对单元中的每篇课文而言,又可将单元视为一个整体,其中的每篇课文又成为单元的部分。我们在讲授一篇篇课文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弄清这篇课文在整个知识序列中的位置,明白这篇课文在能力培养和训练链条上所起的作用。只有立足于整体处理部分,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深厚的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文章的内蕴,教出各篇不同的特色,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2.处理好疏与密的关系
  所谓密就是细腻、稠密,疏就是粗略、稀疏,在语文教学中疏与密的关系即教学内容中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凡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就教得细些密些,力求讲深讲透;对非重点、难点内容,要教得粗些疏些,有的甚至略加提示即可。如果篇篇课文都一个腔调、一个模式讲下去,一味贪多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轻重疏密,久了,学生就会厌烦,教师也会乏味。因此,教师必须善于筛选课文中最主要的内容,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处理好疏密关系,使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四、结合
  要让高中语文富有魅力,就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读书,喜欢读书。教师要让学生感受装订成册的纸张的无穷魅力;让学生明白语文不仅仅是字词、语法,更是读书和做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使感情更丰富,具备更强烈的爱憎、更强烈的责任感。学生有了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必要的语文能力,才能从容地面对高考和各种考验,并取得佳绩。只有将趣味与效果结合,高中语文才能魅力四射。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作者对技工学校语文课“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通过几个形象生动的隐喻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技工学校 语文教育 隐喻    对于现代技工语文教育,我们思考的根本问题是:在新形势下,技工学校语文教育“教什么”和“怎么教”。  “教什么”是语文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韩愈在《师说》里面提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目的在于,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引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分析了创新高职院校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侵害鸡为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致死率高,危害最严重的鸡病之一,造成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Ah)是重要的水生动物病原菌,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该菌毒力因子众多,致病机理复杂。四膜
我省作为畜牧业大省,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也发生了阶段性深刻变化.再加之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等重大
学位
在中国现代民间陶瓷中,少数民族陶器以其鲜明的风格和迥然不同的形态语言粲然其中,制陶匠师运用陶材及其相应的成型、釉彩、烧造等工艺手法,其表现方式与进行的形式处理,涉及
高职英语翻转课堂,主要是通过合理的线上线下结合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利用优质的微课资源,充分构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岗位和部门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蓝领和灰领。社会对其素质和内涵的要求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从近几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生成了首选目标。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就建立一定的职业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道德观,并增强学生的
当代未来学家尼格洛庞狄在其所著的《数字人生》一文中指出:人类的文明已经由原子为基本要素组成的模拟世界突变为由比特(BITS)为基本要素的数字世界(DIGTALWORLD),这种变化
摘 要: 青少年时期是情感教育的最佳期,语文是情感教育的最佳承担者。本文主要探讨了渗透情感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情感教育 教学方法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寻求精神航向、形成价值观的时期,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人的行动的这种内部动因就是人自身的需求,这种需求通过理性表现为价值评价,通过非理性的方式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情感—价值系统与人的行为密切相联,构成了人文系统的又一个重要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