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及路径

来源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表现在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价值、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精神.但目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不足、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融入教学的形式单一、红色文化的校园氛围不浓厚等.为此,可以通过加大对红色文化的规划和开发、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等路径,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
其他文献
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理念下的高职院校管理的目标取向就是促进人才培养、提升科研实力;管理创新要结合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特点,厘清制约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的瓶颈问题;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和释放科研人员活力为目标,探索管理创新的实现方式及其具体路径.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方法论.从三个方面解析思政课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价值意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思政课的立场和价值决定了灌输性的主导地位;思政课教育目的及育人规律决定了启发性的内在必然;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在二者协同促进中追求思政课的有效性.
分析了数字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形式,线上教学、数字手段的应用成为常态.知识存储数据化、知识获取便利化,使高等教育主体功能“教学管理”转向“知识管理”,教师、学生、学校的职能、作用、身份相应发生变化,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播”功能弱化,而“知识创造”功能被强化,未来教育机构的组织优势和竞争力体现在教师群体的知识创造力,以及滞留在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存量,而隐性知识的生产和创造、识别和利用也构成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别.因为数字技术的辅助,教师可因不同学生群体而分类分层施教,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课程改革创新的内在需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课程属性、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教学要求、高职院校的学情特点决定了思政课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但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去理论化倾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体制机制保障不完善、教师教学改革意识不强等现实问题,必须从完善教学机制、回应现实需求、融合教学平台中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实现育人目的.
“互联网+”时代,高职外语教育的深层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决定了高职公共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必要性.基于Tyler的课程四要素理论、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混合式学习理论以及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了体现“两性一度”原则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金课”框架,并对“金课”建设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职公共外语“金课”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基于“双高计划”实施的背景,剖析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情况,从社会互动理论中的五种交往方式入手,提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策略:为专业建设赋能,提升教师技术服务能力;以“三教”改革为抓手,促进产教科有效融合;凝练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成果,培育教育教学成果奖;打造校企校际共同体,增强职业院校综合竞争力.以期通过创建积极有效的互动环境,提升团队建设水平,打造卓越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为了促进高职思政课更好地贯彻落实教学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学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认知状况、实践情况、遭遇的瓶颈、改进的意见.结果显示,对思政课教学主导性与主体性认知的差异和对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规律掌握不够,是影响二者相统一的最大障碍.加强思政课学情的分析与研究、深化思政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改革、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和实现二者相统一的重点与关键.
积极开展“双一流”建设是地方农业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科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通过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内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增强案例分析和职业规划,建立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健全研究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全面提升了作物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凸显应用性,将实践教学作为核心环节.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理念落后模式单一、师资不足资源缺乏、受众有限覆盖面窄和各自为政不成体系等问题.基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探索并实践建设基于“项目引导、平台推动、以赛促创”的学生科创实践平台,将科技项目的实施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科学创造与创业实践的浓厚兴趣,培养创新意识、科研精神和创业能力,为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建设是重要途径.以“数字财税管理基础”课程为例,探索财经类专业的课程思政“三维耦合”模式:找准思政元素映射点,提高思政与专业内容耦合度;灵活运用思政元素映射方式,加强思政融入技术耦合度;以思政元素规范师生行为,增进思政思维与财经思维耦合度.“三维耦合”模式能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合度、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温度、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效度.“三维耦合”模式还需要加强专业课程标准与思政目标耦合、课程载体与以文化人渠道耦合,逐步实现三维耦合向多维耦合转变,开创“三全育人”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