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表现,结合病案资料,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6例胆源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消化酶制剂,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其消化功能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3周,观察组患者消化不良明显改善,无不良反应,消化功能评分(14.23±2.12),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不良明显改善,不良反应3例,评分(16.12±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方面有显著疗效,配合消化酶制剂后,效果更优,在临床中的应用推广应当加大力度。
【关键词】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胆源性 消耗不良 疗效观察
前言
在临床工作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较多,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性的功能性胃肠病,因为现代社会人不太讲究按时饮食、且喜好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所以长期不规则、恶劣的饮食习惯,会诱发多种胃功能障碍问题[1]。为了更好的解决胆源性疾病给现代人造成的生活困扰,笔者就我院现实发生的多个病案,分析一下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的治疗效果,并提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实施路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6例胆源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7(66.07%)例,女性患者19(33..93%)例,年龄范围在28-65岁之间,平均年龄(53.34±6.43)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33±0.34)年。我院无胃镜,但本病腹部彩超+临床症状可诊断,患者出现胆源性消化不良的原因和情况存在差异,我院收治的结石患者较多,不愿意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多,所以内科治疗也常见,还有术后消化不良的患者的治疗。两组患者均排除肾、肝、心血管病史对治疗工作的影响,且年龄、性别、病症状态皆不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鉴于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治疗消化不良方面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消化功能,且价格不贵,所以本文主要选用药物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外加其他消化酶制剂,通过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的效果表现对比,总结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治疗方法如下,对照组28例,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3次/d,1-2片/次,每片25ng,餐后10-15min之内服用;观察组28例,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的基础上,配合加用其他消化酶制剂,用餐之前服用千红怡美复方消化酶胶囊,1-2粒/次,3次/d,尽可能用温水服药,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的服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3次/d,1-2片/次,每片25ng,餐后10-15min之内服用[2]。治疗3周后,分析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消化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得出消化功能评分,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消化不良症状量表中的内容,参考阿雷格里港消化不良症状问卷,设计总结评价两组患者消化功能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在治疗期间,患者是否出现腹痛、呕吐、饱腹感或是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患者服药后的排便情况;是否有口臭、口苦等现象;餐饮习惯是否有所改变等等,共15项调查内容,根据具体勾选项目,确定得分,得分等级有0分、1分和2分,总分3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消化功能越低,反之,消化功能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3周,观察组患者消化不良明显改善,无不良反应,消化功能评分(14.23±2.12),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不良明显改善,不良反应3例,评分(16.12±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胆源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本组研究证明,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疾病方面的效果显著,它能够优化、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如胃肠动力异常、胃底容受性舒张功能障碍、胃内气体处理异常等问题。资料中,虽然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表现的效果也都很好,但是观察组加用消化酶制剂后,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明显得到了优化和提高,比如说,腹痛、呕吐,以及饱腹感等不良反应在治疗中是会出现的,而观察组28例患者竟无一例出现此种不良反应表现,总体表现非常好。再从评分角度看,因为胃肠功能是一个长期恢复及修复的过程,所以即便在治疗后3周,患者的部分胃肠功能也需要进一步的修复和改善,观察组得分为(14.23±2.12)、对照组得分(16.12±1.23)都符合评价标准,但也可以看出,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总结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作为一种促进胆汁分泌的药物,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是多元、优质的,如:可以增加胆汁的分泌量和胰酶的分泌量,增加胆汁中固体成分的分泌,并抑制肝内胆固醇合成,综合提高、修复患者胃肠功能。这里面提到的胰酶、纤维素酶,内含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可以用来改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减轻胃肠道消化压力,调节胃肠功能相关矛盾问题[3]。再一,消化酶制剂具有解聚和溶解或切断细胞壁作用,能够改善、消除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药效作用后,肠道胀气、菌群混乱、胃粘膜微弱损伤等问题,并共同作用,增强十二指肠收缩力,提高胃肠的综合运动能力。
总而言之,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的临床治疗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尤其是在消化酶制剂配合使用的情况下。随着胆源性消化不良临床病案的增多,它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和推广就变得迫在眉睫,甚至是未来几年,综合了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和消化酶制剂的药效药物也会出现。
参考文献
[1]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2014年12月第34卷第12期
[2]苏少慧,骆华.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0,12(102):206-207.
[3]房玉亮,周磊,杨彩虹.基于现代医疗服务观念及思想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0,22(105):604-605.
作者简介:段春林,45岁,女,工作于四川雅安市容大医院,主治医师,职务:内科主任研究方向:普通内科。
【关键词】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 胆源性 消耗不良 疗效观察
前言
在临床工作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较多,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性的功能性胃肠病,因为现代社会人不太讲究按时饮食、且喜好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所以长期不规则、恶劣的饮食习惯,会诱发多种胃功能障碍问题[1]。为了更好的解决胆源性疾病给现代人造成的生活困扰,笔者就我院现实发生的多个病案,分析一下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的治疗效果,并提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实施路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6例胆源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7(66.07%)例,女性患者19(33..93%)例,年龄范围在28-65岁之间,平均年龄(53.34±6.43)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33±0.34)年。我院无胃镜,但本病腹部彩超+临床症状可诊断,患者出现胆源性消化不良的原因和情况存在差异,我院收治的结石患者较多,不愿意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多,所以内科治疗也常见,还有术后消化不良的患者的治疗。两组患者均排除肾、肝、心血管病史对治疗工作的影响,且年龄、性别、病症状态皆不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鉴于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治疗消化不良方面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消化功能,且价格不贵,所以本文主要选用药物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外加其他消化酶制剂,通过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的效果表现对比,总结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治疗方法如下,对照组28例,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3次/d,1-2片/次,每片25ng,餐后10-15min之内服用;观察组28例,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的基础上,配合加用其他消化酶制剂,用餐之前服用千红怡美复方消化酶胶囊,1-2粒/次,3次/d,尽可能用温水服药,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的服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3次/d,1-2片/次,每片25ng,餐后10-15min之内服用[2]。治疗3周后,分析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消化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得出消化功能评分,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消化不良症状量表中的内容,参考阿雷格里港消化不良症状问卷,设计总结评价两组患者消化功能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在治疗期间,患者是否出现腹痛、呕吐、饱腹感或是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患者服药后的排便情况;是否有口臭、口苦等现象;餐饮习惯是否有所改变等等,共15项调查内容,根据具体勾选项目,确定得分,得分等级有0分、1分和2分,总分3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消化功能越低,反之,消化功能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3周,观察组患者消化不良明显改善,无不良反应,消化功能评分(14.23±2.12),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不良明显改善,不良反应3例,评分(16.12±1.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胆源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本组研究证明,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疾病方面的效果显著,它能够优化、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如胃肠动力异常、胃底容受性舒张功能障碍、胃内气体处理异常等问题。资料中,虽然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表现的效果也都很好,但是观察组加用消化酶制剂后,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明显得到了优化和提高,比如说,腹痛、呕吐,以及饱腹感等不良反应在治疗中是会出现的,而观察组28例患者竟无一例出现此种不良反应表现,总体表现非常好。再从评分角度看,因为胃肠功能是一个长期恢复及修复的过程,所以即便在治疗后3周,患者的部分胃肠功能也需要进一步的修复和改善,观察组得分为(14.23±2.12)、对照组得分(16.12±1.23)都符合评价标准,但也可以看出,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总结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作为一种促进胆汁分泌的药物,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是多元、优质的,如:可以增加胆汁的分泌量和胰酶的分泌量,增加胆汁中固体成分的分泌,并抑制肝内胆固醇合成,综合提高、修复患者胃肠功能。这里面提到的胰酶、纤维素酶,内含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可以用来改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减轻胃肠道消化压力,调节胃肠功能相关矛盾问题[3]。再一,消化酶制剂具有解聚和溶解或切断细胞壁作用,能够改善、消除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药效作用后,肠道胀气、菌群混乱、胃粘膜微弱损伤等问题,并共同作用,增强十二指肠收缩力,提高胃肠的综合运动能力。
总而言之,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的临床治疗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尤其是在消化酶制剂配合使用的情况下。随着胆源性消化不良临床病案的增多,它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和推广就变得迫在眉睫,甚至是未来几年,综合了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和消化酶制剂的药效药物也会出现。
参考文献
[1]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2014年12月第34卷第12期
[2]苏少慧,骆华.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0,12(102):206-207.
[3]房玉亮,周磊,杨彩虹.基于现代医疗服务观念及思想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0,22(105):604-605.
作者简介:段春林,45岁,女,工作于四川雅安市容大医院,主治医师,职务:内科主任研究方向:普通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