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香港20+的命運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hao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日,是香港回歸中國20周年的紀念日,為了突出這樣的特殊意義,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9日抵達香港,對香港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並在1日出席香港候任特首林鄭月娥與新一屆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的就職典禮。這也是習近平主席自2013年上任以來首次以國家主席身份到訪香港,感受香港社會政治經濟、民生發展,在香港機場習主席就發表談話,直指此次訪港三天主要有三大目的:“一是表示祝福,熱烈祝賀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祝願、衷心的祝願香港再創輝煌。二是體現支持,20年來中央一直是香港的堅強後盾,中央將一如既往支持香港發展、改善民生。三是謀劃未來,我們願同香港各界一道維護香港20年來不平凡的歷程,總結經驗、展望未來,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在鮮明的談話中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對一國兩制的肯定與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當然泛民主派在習主席來港前也沒有閒著,確實如他們之前提到的將有“出其不意”的行動一般,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於6月26日被泛民人士突襲,期間有人將紫荊花雕塑黑布包圍,象徵一國兩制危在旦夕,其實翻看突襲名單,就看到“黃之鋒、周庭、人民力量譚得志及社民連成員”等人,與其說泛民主派,不如直接說是港獨派,賣力上演政治秀,還表示會在7月1日主席訪港期間有策略性行動表達香港年輕人的失望,這種赤裸裸的“台式鬥爭運動”被幾位“佔中”捧出來的“年輕偶像”發揮得淋漓盡致,究竟他們能代表香港真實的一面與港青的聲音嗎?回歸20年,香港,在中央的熱切期待與香港社會反對力量的雙重聲音交疊之中究竟命運如何,也許全體社會都要直面這20年來的迷思,共同找到20+以後一條更加明朗自信的道路。
  破除本土迷思。“本土”原本就是一個關注在地、關懷在地的意涵,凸顯出對本地事務熱衷的同時能夠更好地積極參與。奈何如今“本土”一詞被泛民派,尤其是港獨派用得“繪聲繪色”,把非其族類的一幹人等包括建制派、現屆特區政府、中央政府乃至大陸13億人都打入“敵人陣營”,指出他們非“本土”,不愛香港,這種典型台式民進黨鬥爭思路成功延續到港獨派身上,所有“本土”乃至“愛香港”都成了他們的專利與代名詞。而現實中,這些所謂“本土”,大喊覺醒、自決,行的都是破壞香港繁榮穩定之實,從“佔中”到深入校園宣傳港獨、再到影響特首、立法會議員選舉等的“雷動”計劃,哪一樣是在建設香港,奉獻本土?因此懷著單純政治意識目的而行破壞之實的政客們是“假本土”,真破壞。積極引入美、英、日本乃至台灣的政治影響力介入香港社會,介入“一國兩制”下中央對香港的主權歸屬,同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香港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立足在地,實現香港政治民主、經濟成長,而不是一味的抗議與破壞,提不出任何有建設意義的主張。因此,港獨派行的是走不通的絕路,而對於傳統泛民派與建制派乃至特區政府、中央政府都要思考“本土”之意義,充分詮釋與掌握本土的話語權,不能任由港獨派隨意扭曲,從而影響下一代香港人的價值觀與家國觀。
  破除統治迷思。“一國兩制”是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鄧小平先生在處理港澳回歸問題上提出的具有國際眼光、卓越政治智慧的措施。陸港之間對於這項制度之內涵都應該在社會發展之中找到新的共識與新的詮釋。大陸與香港的制度是存在差異的,當香港回歸祖國以後,照顧到香港制度的特殊性,因此提出“兩制”思維,但對於一個高度集中的中央政府而言,“一國”是“兩制”的必要前提,在很多時候強調國家的整體利益自然是順理成章,但內地、乃至港府在新時代面前應該努力面對香港社會、正視香港貧富差距之下的人心浮動與社會矛盾激化,努力採用管治與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取代傳統意義上的“統治”,從而加強與香港社會的溝通,充分展現“一國兩制”中“一國”的自信心與“兩制”的優越性。對於泛民派,同樣需要思考,在“兩制”自由之下,對於“一國”認同感加強的必要,理解特區政府在治理之餘,必須嚴格遵守《基本法》中對於“一國”理念的堅守。
  破除坐等迷思。過去港府在單方面接受中央對港的支持和紅利之餘,對於香港社會的體察不足,很多時候只是坐等政策紅利,沒有積極在兩地社會融合間扮演好橋樑與服務角色,未來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內地、香港、澳門將構建1小時生活圈,大灣區融合速度加快,帶來巨大發展的同時,也必然面對不同制度與理念下的碰撞,這就需要主動來引導,積極引導香港青年人認識其他地區的發展,了解國家的歷史與今日變化,化被動為主動,才能帶動整體社會發展,進一步消弭陸港之間的摩擦,而不能讓所謂的“陸港矛盾”被有心人利用甚囂塵上。
  香港20年來的命運發展,尤其是這5年來的變化同樣對於澳門有深刻的啟發意義,持續的社會內耗進一步撕裂香港社會,這必然給了澳門社會一個很大的警訊,只有團結合作才能謀求發展,特別是對於一個產業略微單一的微型經濟體而言;同時過去港府在管治與服務上的“主動”缺失,同樣是一面鏡子,照出澳門多年來雖然在“一國兩制”上行穩致遠,但主動不足,坐等中央分配意味濃厚,從而在很多國家型發展戰略中,角色不清晰,無法發揮出合理的戰鬥力,贏得一同發展的重要舞臺。過去20年,一國兩制的成功並不能忽視香港社會近年來的“亂”,一個“亂”字影響港澳民心,對於澳門而言更要慎之又慎。
其他文献
健康生活是每一個人都追求且希望擁有的,奈何在澳門這樣的國家化博彩旅遊城市中,大部分人可能都求而不得,無論是醫護人員、海關警界人員、酒店服務行業還是作為支柱產業的博彩業人員,澳門早就有超過50%以上的人員需要熬夜工作或者三班顛倒,這樣沒有規律、日夜顛倒的作息又何來健康生活呢?  身心煎熬,“搏命”工作  在理想中,我們渴望能夠衣食住行無憂,閒暇時間的跑步、打球、瑜伽等運動方式,加上良好的心態與心理健
期刊
柬埔寨有世界七大古跡“吳哥窟”而聞名於世,因有著山巒延綿、樹林蔥綠占高覆蓋率所以有“森林王國”之稱。西北與泰國為鄰,東及東南與越南接壤,約有1400萬人口, 93%以上的人民都信奉佛教可以說是虔誠的佛教國家。  在柬埔寨使用瑞爾貨幣,但因為美元可自由流通更加便利,所以主要以美元為主。近年在中柬貿易頻繁需求下,中國人民幣也有少部份地區可流通使用,未來隨著中國投資日俱益增,日後有跡象取代美元為主要貨幣
期刊
踏入6月,距離9·17又近了一大步,然而,2017立法會選舉的日子,說那樣近又那樣遠。近的是,一支又一支的競選團隊行動了,紛紛以最佳的姿態向立法會選管會交上一份聚齊300個提名的提名表,以爭取最終的參選資格;遠的是,選舉的大日子看似遙遠,百日過後,將會帶來何種改變?14個直選議席將花落誰家?一切均未可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來一起看看,2017年立法會選舉有何看點。  一、31份組織提名委員會
期刊
一年一度的高等院校畢業季來了。本澳各大院校紛紛透過畢業典禮活動,對外宣掦學生獲社會認同的佳績,前不久在本澳排名第二的理工學院畢業典禮活動吸引本地媒體派出記者採訪。不過,卻因為一名來自內地的女學生受訪談話,而掀起巨大輿論風波,事件持續發酵,牽涉出來的何止網民的酸葡萄言論,而當局及有關持份者的沈默,更令事件女主角和一眾持份者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首先,我們來詳盡翻閱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據各家媒體報
期刊
月初,內地朋友來電詢問本澳的私家婦產科醫療如何,有意推介內地親友來澳治療,據悉,朋友的訊息來自可信的微信朋友圈。不過, 朋友話音剛落,本澳即傳出衛生局揭發三家醫療機構涉違規提供輔助生殖技術服務。  據報,於6月5日,當局高調突擊檢查7間聲稱可提供試管嬰兒及選擇性別違規醫學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的醫療機構,發現當中艾維夫醫療中心涉違反藥物管理條例,存有17項懷疑有效期已過的非法進口藥物,包括720支過期破
期刊
6月初,一名14歲男學生離家出走,於筷子基北灣跳海自殺,轟動本澳社會。近年,長者及青壯年人士自殺的不幸事件屢有發生,原因多以金錢債務、身體健康、事業壓力等為主,反而學生因學業壓力、家人疏忽照顧等原因自殺的非常罕聞。據報,該名不幸事件的男生居於外婆家,沉迷於網絡遊戲,導致學業成績下降及身體狀況出現問題,並曾透露想退學。6月9日,男童父母想帶死者報讀另一所學校時,卻被告知他已在當日早上5時離家出走,房
期刊
近日,電台報導一則簡訊,議員歐安利和鄭安庭聯合提出修改新《土地法》法案,要求行政長官書面同意,提交立法會審議。法案建議新《土地法》區分處理可歸責和不可歸責承批人的土地,保障不可歸責的承批人,相應延長土地批給期限。行政長官崔世安前往上海前接受媒體採訪表示,兩立法議員提交的新《土地法》修法提案已交給行政法務司進行分析。而行政法務司長陳海帆及後回應指,已接收該提案,在進行分析前還要走翻譯程序,會由整個政
期刊
近日,再有博彩員工提出爭取博彩員工雙休日的提法,不過似乎並未能引起更多政治團體或社會人士的回應,很快消失在市民的視線中,實在可惜。  大家都知道,博彩業在澳門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且百多年來賭業在澳門一路演變,掌控著本澳經濟命脈和社會發展。澳門最早賭博業合法化是在1847年,最早的賭牌是在1930年代,而2002年賭權開放,吸引了來自國際上賭博財團進駐,自此,開啓了賭場遍地開花盛世。如今,從事博彩業員
期刊
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圖為31日上午,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習近平帶領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溫入黨誓詞。  自十八大以來,中共高層一直在討論“兩個百年”目標的問題,即中共成立一百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年。從這些年的發展趨勢來看,在今後的幾年
期刊
小小的澳門,公務員隊伍日益龐大,開支驚人。一邊是,社會普遍批評行政架構臃腫,人浮於事,行政效率低下;另一邊是,公務員評核的“滿意度”奇高,90%以上的達標率,優秀中的優秀。兩者相差好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行的公務員評核制度,仍然停留在缺乏第三者介入的“自我評核”,上級評下級的惡果就是,容易造成“瞞上欺下”等問題。  日前,行政法務司長在列席立法會議時透露,“2016年領導人員工作表現評審結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