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脆岩石的微观颗粒模型及其卸荷岩爆效应研究

来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准确反映硬脆岩石的力学特性并对其卸荷岩爆效应进行合理模拟,从微观层面建立了硬脆岩石的力学模型。首先依据花岗岩岩样的衍射测试确定了模拟岩样的微观结构,其次从能量发展和应力–应变2个角度确定了硬脆特性的评价指标,借助评价指标进行岩样的颗粒效应分析和力学性能调控,进而构建了一种反映岩石硬脆特性的微观颗粒模型"可视构架"(基于现有岩样结构,颗粒与黏结参数需保持的趋势和量值限制)。应用模型并采用颗粒流程序PFC3D对不同围压三轴卸荷下的岩爆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岩样的低围压卸荷与高围压卸荷都体现出以张拉性质为主导的黏结断裂,但高围压卸荷比低围压卸荷有更高的张拉断裂比重,体现出更明显的脆性破裂性质,应力跌落曲线表现得更为陡直;低围压卸荷下颗粒动能在破裂过程中均有所发展,岩爆效应体现出"持续型"特点,高围压卸荷下颗粒动能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岩爆效应体现出"爆发型"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炎性条件下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敲除小鼠皮层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AS)的增殖和活化情况。方法制备PD-L1敲除小鼠模型,分离出野生型和PD-L1敲除小鼠皮层AS,用10
目的研究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3年12月间在山西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例,均经静
目的探讨V-LotTM180倒钩线(倒钩线)连续全层缝合在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出现缓解了就业压力,弥补了市场空隙。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已发展十余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
合成出一种具有温敏特性的多官能团的大分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肼)(PNMH),用它交联氧化的海藻酸钠(OSA),得到可生物降解的温敏凝胶PNMH-OSA.分别以凝胶的
氧化吲哚螺环类结构因具广泛的生物活性,已逐渐成为一类重要的类药性骨架.因此,开发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构建复杂的氧化吲哚螺环类化合物库已经成为化学工作者广泛关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