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诗魂 传世长存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在掀起新一轮“诗词热”的同时,也让诗词学霸武亦姝受到广泛关注。
  有人评价武亦姝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有人说她古诗词方面的才学再出众,也不足以支撑她的辉煌人生。说白了,就是古诗词于当今社会而言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对此,我认为:古典诗词传承至今,并不仅仅是读、背、写等简单的形式。它还以其广泛的内容,深邃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诗魂。
  诗魂,顾名思义就是诗的灵魂。它承载了诗的全部,也决定着诗歌的情感与内涵。诗魂是多变的,或坚韧,或淡薄,或高远,或温婉……一旦继承了诗的那一缕精魂,我们不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更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完善自我。
  诗的灵魂是细腻的。
  三月,桃花纷飞的时节,春日的气息已逐渐弥漫在空气中,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最终停在了佳人门前,并非初见,可到来的少年郎还是入了那情窦初开的佳人的眉眼。绣花鞋踏着轻巧的脚步,只留下一阵阵若隐若现的梅子清香。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的情感总是纯洁而又细腻的,它教会我们留心身边万物,去发现每一个人的可取之处,也帮助我们找寻自身的小缺点,让这一抹细腻的灵魂赋予我们更敏锐的观察。
  诗的灵魂是高远的。
  苍茫大漠,黄沙漫漫,驼铃声声,身披铁甲的勇士们用铮铮铁骨奏响一曲破阵,他们抛洒下的鲜血染红了残阳。待万物归于平静,浓烈的硝烟也只剩最后一缕随着长河的落日悄然远逝。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简单的十个字,就能令人置身于刚刚历经战火洗礼的大漠中。这一缕高远的诗魂赋予我们更加开阔的眼界与胸怀,让我们的人生历程拥有一抹旷远的色彩。
  诗的灵魂是豪迈的。
  营中,微微抖动的烛光映出一张饱含沧桑却微醺的脸。往日坚毅的面容也逐渐被风霜侵蚀。身边是散落的酒壶与倾倒的酒杯。醉意正浓,拔箭一舞,却已不复当年。无奈,似醉半醒,口中仍呓语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一夜天明。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英雄迟暮,却仍能保有一份热血,尽管徒增凄凉,其豪迈的胸怀总荡涤着我们,让我们的内心深处饱含激情澎湃,一往无前。
  因此,读诗并非全无用处,当我们继承到那历经千百年淬炼的诗魂时,我们也会拥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
  古诗词传承至今,它的宝贵价值已毋庸置疑。阅读古诗词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追求高分,而是让我们徜徉在优美深沉的诗韵中,感受对中国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再将这一缕诗的精魂发扬光大,世代传承。
  (指導教师 张安平)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培养学生基础语文知识也是不够的,要加强学生语言学习的敏感度和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是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的,我认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根据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时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引入现代教学技术。而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减负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虽然过重的课业负担,社会原因很复杂,但是从教育本质上来看,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忽视一般的教学模式运用,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
笔者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其弊病,依据“兴趣激发、诵读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对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创新实践,本文即对笔者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伴随着我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公路桥梁施工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避免在桥梁使用过程中因荷载变化以及建筑材料物理特性变化等引起桥梁位移情况的发生,通常在公路桥梁
矿井采用两斜井一立井混合开拓,主要开采二1煤层,一级提升落底标高+88m,二级提升落底标高-150m, 开采方法为双翼开采,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矿井涌水主要为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
教师要想把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提高,就应该以生为本,对学生们的阅读意愿多加关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为学生留出发表意见的时间。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利
【摘 要】  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很少会为成语学习专门开设一堂课。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成语在小学学习中的比例较少,而且在作文课堂中和语文阅读课堂中自然而然会提到成语的学习内容。所以,很多老师不会特意去设一门成语课。但是在我看来,成语课程是有必要用第几节课进行专门的学习与练习,哪怕是对于一个阶段的成语词汇进行复习的课程,都有必要这样去测试一下学生的成语词汇应用能力,便于学生记住成语及灵
"孩子待在家里,身体好好的,不知道为什么一到学校就哭,说身体不舒服,老师让我们带去看医生,但医生也说没有生病,硬让她到校,我们也不忍心她哭,怎么办呀?""作业拖欠,别的孩子花20
古人说语文是“熟读、精思、博览、多作”。写的任务如果完全靠作文课来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想要达到顺畅表达的高度也是困难的。我们的阅读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针对小学作文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课本资源,以课文为支点,通过丰富的训练方式,磨快学生的笔。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以课文词语为触媒训练写作  朱作仁教授说:多数
本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三倍压整流电路充放电过程,说明了充放电过程中不同周期不同时刻各个电容充放电情况,电容中电量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时刻二极管的导通截止状态,得出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