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及变形观测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an_h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根据作者多年实践经验对工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及变形观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阐述。
  关键词:工程测量;理论方法;变形观测
  Abstract: Based on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and theory methods of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simple analysis.
  Key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method;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P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1测量平差理论 最小二乘法广泛应用于测量平差。最小二乘配置包括了平差、滤波和推估。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被称为概括平差模型,它是各种经典的和现代平差模型的统一模型。测量误差理论主要表现在对模型误差的研究上,主要包括:平差中函数模型误差、随机模型误差的鉴别或诊断;模型误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对参数和残差统计性质的影响;病态方程与控制网及其观测方案设计的关系。由于变形监测网参考点稳定性检验的需要,导致了自由网平差和拟稳平差的出现和发展。观测值粗差的研究促进了控制网可靠性理论,以及变形监测网变形和观测值粗差的可区分性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针对观测值存在粗差的客观实际,出现了稳健估计(或称抗差估计);针对法方程系数阵存在病态的可能,发展了有偏估计。与最小二乘估计相区别,稳健估计和有偏估计称为非最小二乘估计。
  1.2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 网的优化设计方法有解析法和模拟法两种。解析法是基于优化设计理论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解求目标函数的极大值或极小值。一般将网的质量指标作为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网的质量指标主要有精度、可靠性和建网费用,对于变形监测网还包括网的灵敏度或可区分性。对于网的平差模型而言,按固定参数和待定参数的不同,网的优化设计又分为零类、一类、二类和三类优化设计,涉及到网的基准设计,网形、观测值精度以及观测方案的设计。在工程测量中,施工控制网、安装控制网和变形监测网都需要作优化设计。由于采用GPS定位技术和电磁波测距,网的几何图形概念与传统的测角网有很大的区别。除特别的精密控制网可考虑用专门编写的解析法优化设计程序作网的优化设计外,其他的网都可用模拟法进行设计。模拟法优化设计的软件功能和进行优化设计的步骤主要是:根据设计资料和地图资料在图上选点布网,获取网点近似坐标(最好将资料作数字化扫描并在微机上进行)。模拟观测方案,根据仪器确定观测值精度,可进一步模拟观测值。计算网的各种质量指标如精度、可靠性、灵敏度。精度应包括点位精度、相邻点位精度、任意两点间的相对精度、最弱点和最弱边精度、边长和方位角精度。进一步可计算坐标未知数的协方差阵或部分点坐标的协方差阵,协方差阵的主成份计算,特征值计算,点位误差椭圆、置信椭圆的计算等。可靠性包括每个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内部可靠性)和某一观测值的粗差界限值对平差坐标的影响(外部可靠性)。灵敏度包括灵敏度椭圆、在给定变形向量下的灵敏度指标以及观测值的灵敏度影响系数。将计算出的各质量指标与设计要求的指标比较,使之既满足设计要求,又不致于有太大的富余。通过改变观测值的精度或改变观测方案(增加或减少观测值)或局部改变网形(增加或减少网点)等方法重新作上述设计计算,直到获取一个较好的结果。
  1.3变形观测数据处理
  1.3.1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的几种典型方法 根据变形观测数据绘制变形过程曲线是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由过程曲线可作趋势分析。如果将变形观测数据与影响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计算,可得到变形与显著性因子间的函数关系,除作物理解释外,也可用于变形预报。多元回归分析需要较长的一致性好的多组时间序列数据。
   1.3.2 变形的几何分析与物理解释 传统的方法将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分为变形的几何分析和物理解释。几何分析在于描述变形的空间及时间特性,主要包括模型初步鉴别、模型参数估计和模拟统计检验及最佳模型选取3个步骤。变形监测网的参考网、相对网在周期观测下,参考点的稳定性检验和目标点和位移值计算是建立变形模型的基础。变形的物理解释在于确定变形与引起变形的原因之间的关系,通常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确定函数法。统计分析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以及时间序列频域法分析中的动态响应分析等。
  1.3.3 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系统论方法 用现代系统论为指导进行变形分析与预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变形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具有多层次高维的灰箱或黑箱式结构,是非线性的,开放性(耗散)的,它还具有随机性,这种随机性除包括外界干扰的不确定性外,还表现在对初始状态的敏感性和系统长期行为的混沌性。此外,还具有自相似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2.控制点布设和控制点测量
  2.1GPS平面控制测量
  为提高控制点精度,在场地内布设GPS C级平面控制网,布设GPS控制点72个。
  2.2平面控制中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部分地段因GPS信号原因不能采用GPS观测,或需要加密平面控制点时,采用支导线测量方法进行补测了部分控制点,支导线一般未超过4条边、全长未超过300米。导线测量按下表执行。
  表1: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由于支导线不需要闭合到现有的控制点上,导线采用往返测距、左右测角一测回。
  2.3高程控制测量
  利用现有的施工控制网建立统一的高程控制网,沉降观测以这些施工控制点作为监测基准点,二等水准观测技术要求见表2。
  表2: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积差 视线高度
  二等 ≤ 50 ≤ 1.0 ≤ 3.0 ≥ 0.3
  二等水准闭合差≤±4√L。其它控制点的高程采用三等水准与水准基点联测。
  3.工程測量学的发展展望
  3.1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3.2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
  3.3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3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测量,如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显微测量和显微图像处理;
  3.4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GPS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集成,可在大区域乃至国家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
  3.5GPS、GIS技术将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3.6大型和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3维测量、几何重构以及质量控制将是工程测量学发展的一个特点。
  工程技术的发展不断对测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和测绘新技术的发展,给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程测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使工程测量的手段、方法和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工程测量的领域在进一步扩展,而且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4.结语
  工程技术的发展不断对测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和测绘新技术的发展,给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程测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工程测量的领域在进一步扩展,而且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全义,等.全站式地面测量工程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9,(1):7 9-82.
  2.张正禄.工程测量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9,(增刊):12-143.
  3.章传银,张正禄.变形体的稳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初探[J].测绘学报,2007,(4):315-321.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的小微企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政府支持的重点,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项政策性金融工具,理应在国际贸易中为我国小微企业保驾护航。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微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困境、投保信用保险的现状及在运用信用保险中的普遍问题,指出只有通过政府、保险公司及小微企业三方共同采取措施,才能使这项政策性的金融工具,发挥其促进对外贸易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摘要:对于电力工程而言,其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及安全,因此要重视施工技术,加强管理措施。为了给施工管理人员在工作上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围绕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与对策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及安全;电力工程  Abstract: for the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it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
期刊
摘要: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对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以及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探析,为输电线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35kV线路;设计;施工  Abstract: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35 kv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nalysis, provide a
期刊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建设行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在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因该看到,在建筑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成为了制约大多数建筑企业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质量管理;健全体制;精品工程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涵盖面越来越光,已经逐渐从城市转向农村。乡村是人类基本的聚居环境,乡村景观具有朴素的自然美,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而在逐渐提高,同时乡村也逐渐迈向现代化。在进行乡村建设时,乡村建设需要融于自然,通过对乡村景观合理规划,可以保证乡村固有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得以延续并促进了我国风景园林行业更完善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
期刊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及对策,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问题;建议   Abstract: urban landscape gree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ulture, it reflects the
期刊
摘要:分析了近年来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误区,结合园林植物配置的新内涵,提出了矫治策略,以为正确处理园林植物配置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植物; 配置; 误区; 矫治策略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yth that exist in the garden plant configuration in recent years, combined w
期刊
摘要: 园林景观代表着特有的文化意念,是建设中一种特有符号, 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发展。园林绿化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绿化城市的工具,更是传递和表达城市文化内涵、传承城市文化的载体。可以说,园林景观最大的艺术魅力就是传达出的“形外之意,景外之情”的思想。本文从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的意义出发,指出了其存在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主题;文化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工程管理的起源、形式、内容,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主要差距做了比较,分析我国工程管理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  关键词: 工程管理 ;现状 ;学习改进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introduced the origin, form, content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城市中草坪被称为是环境美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说,一个城市环境的好坏,很大部分取决于草坪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城市草坪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草坪;建设;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lawn in the mode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