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青松 铮铮铁骨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常用各种诗词来赞叹松树的挺拔和坚实,也用“松寒不改容”来比喻人的坚毅品格。但可知道,松树也会生病,也会遭遇病虫害的侵袭?事实上,这一问题也是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叶建仁教授所关心和研究的科研课题。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48”项目等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对松树的病虫害防治做了大量突破性工作,也为我国林业发展和环境维护做出了诸多贡献。
  青松不病:防治松针褐斑病
  松针褐斑病导致我国南方地区难以大面积发展湿地松和火炬松。在此方面,叶建仁教授系统地进行了湿地松抗松针褐斑病的选育,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林木抗病种子园,子代抗病性增益达30%以上。发现并确定了松针褐斑病菌产生的两种致病毒素及其它们的化学组成,揭示了松树体内松脂含量和萜烯类物质的组成与松树的抗性关系密切,成功获得抗病湿地松组培苗在林间试种。该成果有望解决我国南方松针褐斑病的防控难题。
  青松不虫:研究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病虫害,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最终整株树枯死。针对这一病害,叶建仁教授系统研究阐明了松材线虫在中国的形态变异、遗传变异和致病性变异规律,提出了松材线虫在中国的扩散传播动态和轨迹。他开展了松材线虫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在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解决我国头号森林病虫害的病原难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成功引进抗松材线虫病黑松和赤松,建立了抗病基因库,引进的抗病松树优良家系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建立了抗病赤松和黑松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成功获得抗病赤松和黑松组培苗在林间试种。该方面研究将为从根本上解决松材线虫病的重大控制难题提供新材料、新思路。
  依托于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松材线虫疫区病原种群分化及其流行学研究”,叶建仁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我国首个松树寄生线虫虫株资源库和基因资源库,首次通过对全国松材线虫病历年发生的数据分析,将松材线虫病在我国扩散蔓延的时间格局分为4个阶段;研究发现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首次对我国主要疫区的173个松材线虫虫株的遗传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松材线虫在省际和省内传播路线及流行动态,提出了松材线虫病可能的传播轨迹。通过RAPD分析,发现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种间的遗传变异远大于种内的遗传变异。比较了松材线虫中国群体与日本群体和美国群体的遗传距离,发现中国群体与日本群体的遗传距离更近;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调查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树体内滑刃目线虫的种类,其中李氏长尾线虫和吴氏长尾线虫2个新种发表在Nematology杂志上。对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和李氏长尾线虫与吴氏长尾线虫两对姊妹滑刃目线虫的生殖细胞排列和染色体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生殖细胞的排列方式可以作为重要的分类特征。该项目针对我国林业生产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内容系统深入,技术路线新颖合理,数据翔实,结果可靠。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对制定我国松材线虫病治理决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青松巍巍:防控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病在日本、韩国、中国危害都十分严重,疫情不仅扩散速度快,且呈跳跃式发展,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简便有效的检测鉴定技术。针对松材线虫病这一关键防控环节,叶建仁教授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系列实用的松材线虫分子检测鉴定技术。通过对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其它线虫之间的遗传差异分析,他们研究开发出了松材线虫SCAR标记、实时定量PCR、非放射性杂交等检测技术及其配套检测试剂盒,为松材线虫检疫鉴定建立了一套准确、高效的分子标记系统。该技术克服了传统的形态鉴定需时长、鉴定难度大、存在主观错检与漏检以及不能对幼虫和雄虫进行鉴定等不足,实现了对松材线虫幼虫、雌雄成虫的任意大小片段均可进行定性鉴定的目标。2004年至2007年,该项技术已先后成功应用于江苏、浙江、湖北、贵州等十多个省份的400多个松木样品检测,松材线虫检测准确率达100%,检测鉴定近1100个疫木材料及其制品的疫情事件,确诊了我国近五年来几乎所有松材线虫病的主要新疫情发生点。应用该项技术已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为林业部门普查松材线虫病以及各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检测手段与技术保障。目前,该技术已被列入我国“十一五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撑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将对从源头控制病源,减少人为传播,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意义。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吴坚总工程师称赞该项技术是“松材线虫检疫鉴定技术的一场革命,必将推动森林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项目成果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依托松材线虫系列分子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的推广使用,国家林业局在叶建仁教授及其团队所在的南京林业大学建立了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检测鉴定技术培训中心,近五年为全国31个省培训了1200名松材线虫检测技术人员。这些学员已成为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中的主要力量,在各级森防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技术已在超过2亿亩松林的疫情检测鉴定和可疑松木的检测上得到了应用,生产松材线虫分子检测试剂盒5000份,及时检测出重庆、福建、四川等许多省份的几十个新的松材线虫疫情发生区;2009年及时检测鉴定了河南、陕西两个新的疫情省份,监测发现了疫情在我国进一步向北扩散的态势;检测出浙江、安徽带线虫活体松木流向他地的案件。这些工作对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松材线虫病的治理赢得了宝贵时间。
  一群守护松林健康的精英
  作为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科带头人,叶建仁教授率领学科师生重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森林保护学科于2007年被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同年成功申请建立了“江苏省外来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测鉴定技术培训中心”;2009年又被批准建立“江苏省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工程中心”。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1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共12项,科研总经费达1800万元;在重大林业病害的防控上与南京生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安徽等省多个林场、林业技术指导站建立了合作关系。五年中发表SCI论文19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森林保护学”团队于2008年获得“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09年获“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叶建仁教授于2010年被授予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专家简介:
  叶建仁,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10年获第九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林业局“全国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专家咨询组”组长,国家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任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学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林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19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7年获梁希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7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获梁希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其他文献
慢慢晒黑  用车城阴性的阳光  静静素描,饥渴的肉身  慢慢晒黑  用透光的碳笔,捕捉  过轻的灵魂  被迫松手的爱情  从起风的岛屿北端  一路向南  是這样一趟旅程  感觉自己时而隐形时而微缩  只在行经每个孤独邮筒时  重新长出血肉  慎重地投进一封信  复刻海景、夕照与心跳  给北方那个尚未遇见的自己  晒黑以后  耽溺于小岛南方的汤  味甜,单纯而直白  晒黑以后  洋里的每一条鱼  都
皮影戏·布袋戏·傀儡戏  皮影戏  小时候在家乡四川,我父亲就请了皮影戏子来演唱,在我家院子的一角,竖起一张约五尺多宽四尺高的白布幕,放了一张台桌,戏班也不过三五人,从木箱中把皮影子取出来挂在“后台”暂时拉起的绳索上,点燃了两大碗的油灯悬在空中,有锣、鼓、胡琴等乐器。观众二三十人就坐在布幕的另一边,看由灯光射过来的透明彩色皮影子呈现在布幕上,欣赏戏曲故事演唱。有各种人物、道具、云、龙、虎,可说戏中
2012年6月9日,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暨2012科学中国人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活动授予基础研究、机械与运载等10个领域共80人“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奖”,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郭灿城教授由于对仿生催化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入选。  仿生催化是生物催化与化学催化交叉形成的新催化技术,长期受到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已将新催化技术列为化学工业“十一五”期间重点攻克的
摘 要:文章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匈牙利移民的美国化进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处于盛世的“熔炉论”在实践上作为神话的破灭过程。就其促成因素而言,其中既有美国白人的民族偏见与排斥,也有匈牙利移民对本民族文化难以割舍的情结,还有匈牙利政府为动员移民回国的努力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使匈牙利移民和其他外来移民群体一样,在适应美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保留着本民族的特征,由
摘 要:冠的本义是头部饰具,因先秦儒家的冠礼而具有了等级秩序的象征意义。法家更进一步,将履和冠并提,运用到阐述其尊君思想上,并形成了异于先秦其他诸子的绝对尊君理论。“冠履之喻”也完成了由器物之别到自然之势的象征再到君尊臣卑与社会之势的转变。西汉时期,“冠履之喻”一再被提及,法家的绝对尊君思想得到宣扬,法家学说因此也为西汉时期皇权主义的塑造提供了思想资源。  关键词:法家学说;“冠履之喻”;皇权主义
摘要:明清以来平潭县岛上居民处于东亚多股军事力量的漩涡之中,经历了频繁的迁徙。进入和平时期后,又陷入持续不断的大饥荒之中。经常性饥荒的发生,与海岛社会生态链的简单、单一有关,这种简单、单一的生态链使得海岛社会极度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即有灭顶之灾。海岛居民并非没有去尝试改变单一生态结构的努力,花生的大量种植,金融体系的建立等等,是平潭岛民主要的措施,但都没有改变单一生态的基本结构。平潭是海洋生态脆弱
奥巴马政府计划兴建由1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组成的“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这是美国政府重振国内先进制造业的一项重大举措。2013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报告,描绘了整个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的初步设计方案和主要特色,以指导相关建设工作。  一、美国建立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的背景  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举足轻重,既支撑创新,又攸关国家安全。制造业是美国的经济支柱。2011年,美国制造业创造GDP达1
世界各民族的传统医药知识,是有待开发和利用的宝藏。提高民族医药的创新能力,可以增进人类健康福祉,尤其是对于发展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卫生保健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于民族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十一五”重大科研专项中就设有民族医药专项,同时正在编制的“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中,也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医药发展的基本思路。  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医药事业长期处于譬如研究机构规模普遍
1950年,被人们广泛尊称为人工器官之父的科尔夫博士发明了人工肾脏,后来改良为现在的透析机,挽救了数百万因肾脏衰竭而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生命。  在过去大半个世纪的今天,血透延续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命。通过血透机,将患者的血液引出来,再用机器把血液输送到特制的“人工肾”(即透析器),在此处将血液进行“清洗”,把血液内的毒素和过量的水分清除,最后把血液输回患者体内。如此周而复始,以发挥“人工肾”的治疗作用
摘要:CRM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战略及软件系统,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全新动力,并促使企业更加关注其核心竞争力的全新打造。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来拉动组织变革;要重塑有利于CRM战略实施的企业文化,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CRM 组织再造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