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的个体化设计与供瓣区的生态保护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的个体化设计及供瓣区的生态保护。

方法

根据四肢创面的特点,结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血管的解剖,切开皮瓣的内侧皮肤在阔筋膜表面寻找2条穿支血管并进行穿支追踪,根据穿支的粗细灵活调整KISS皮瓣的大小。根据肌肉穿支的入肌点及穿支的粗细、股神经的位置调整嵌合皮瓣肌瓣的切取,保护供瓣区的神经及肌肉。在切取皮瓣的同时保留供瓣区的阔筋膜、神经及肌肉组织,减少供区的破坏,同时皮瓣切取后重建供区的生态结构。共治疗33例患者,男22例,女11例,年龄13~71岁,平均47岁。上肢手背及腕部创面21例,足背及下肢创面12例。创面面积7 cm×8 cm~13 cm×24 cm,皮瓣面积6 cm×7 cm~8 cm× 15 cm,KISS皮瓣22例,嵌合皮瓣11例,供区均直接缝合,病程1周至2个月。

结果

术中切取皮瓣顺利,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无血管危象产生,创面一期愈合。28例获3~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外形满意,恢复保护性感觉,供区仅留下线状瘢痕,供瓣区无肌疝及运动障碍等。

结论

通过术中穿支血管的粗细决定KISS皮瓣的大小,根据肌肉穿支的粗细及入肌点,结合受区的需求调整嵌合皮瓣肌瓣的切取,达到创面的个性化修复。皮瓣切取过程中注意保护供区阔筋膜、皮神经、运动神经及肌肉。在合理利用供瓣区的同时,重建供区的生态结构,避免了浪费,减少了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报道颜面部离断复合组织块原位回植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17年12月,急诊进行清创吻合血管、神经原位回植颜面部离断复合组织块14例,术后给予专科治疗。结果13例颜面部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全部成活,1例耳廓离断因局部挫伤至术后边缘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经3~48个月随访,回植的颜面部离断复合组织块皮肤色泽和外形接近正常,局部功能恢复优良。结论颜面部离断复合组织块急诊进行原位回植是理想的
期刊
目的探讨三叶形臀部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骶尾部创面的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16例骶尾部创面患者,其中压疮7例,鳞状细胞癌4例,藏毛窦3例,低温烫伤2例。创面清创或扩大切除后面积4 cm×6 cm~6 cm×12 cm,均采用臀部三叶形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供区无需植皮。结果2例出现皮瓣下引流不畅,淤血形成,经换药引流,14 d愈合;余14例均10~12 d拆线,一期愈合,外形、
目的探讨吻合趾背神经的第2足趾胫侧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3例指端缺损,应用吻合趾背神经的第2足趾胫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端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2.5 cm×1.5 cm~1.3 cm×1.0 cm,皮瓣切取面积2.7 cm×1.7 cm~ 1.5 cm×1.1 cm。皮瓣供区移植全厚皮片。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手指外观良好、感觉恢复较好,
皮瓣外科正在向精准化及数字化发展,随着真穿支皮瓣、超显微外科技术、皮瓣血供实时成像技术和淋巴结复合组织瓣等技术的临床应用,皮瓣外科实现了更小的供区损伤及更佳的修复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术中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减少腹部皮瓣乳房再造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指导腹部皮瓣乳房再造的2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双蒂DIEP皮瓣7例,带蒂TRAM和对侧游离TRAM皮瓣5例,带蒂TRAM和对侧DIEP皮瓣4例,单侧DIEP皮瓣3例,单蒂TRAM皮瓣2例。根据再造的方式不同,术中分别于皮瓣切取后、血管吻合后进行吲哚菁绿血管造
在现代医学的历史上,手术室从无到有发展至今,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该文从词源学的角度,按照历史线索揭示了手术室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解剖教室到手术剧场再到现代手术室,手术室的设计目的也由展示教学转变为消除感染,直至今日不断追求更高的无菌原则。无菌术的提出和麻醉技术的应用在历史上推动了手术室的发展。未来,科学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也会继续推进手术室形式和内容的改变,并朝着医学人文的方向不断靠拢。
目的探讨完全使用扩张耳后皮瓣对再造耳软骨支架进行包裹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组织扩张器法行全耳再造术治疗53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一期手术于耳后置入50 ml肾形扩张器,超量扩张至70 ml并静置4周。二期手术完全使用扩张后皮瓣包裹耳后筋膜瓣及再造的耳软骨支架,完成耳廓再造术,术后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耳后皮瓣血运良好,软骨支架完全存活,无感染发生。患者均获1~1
自体脂肪因具有广泛的可用性和组织相容性,被认为是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自体脂肪移植已经成为整形外科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通过检索国内外自体脂肪移植相关的文献资料,现就自体脂肪移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内容包含自体脂肪移植的过程、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等,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简单讨论,为自体脂肪移植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应用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治疗婴幼儿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的临床方法及远期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应用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55例婴幼儿体表巨大黑痣切除后的创面,年龄3个月至5岁10个月,平均1岁2个月,面积1%~25%总体表面积。头面部12例、躯干28例、四肢15例。分一期或多期手术切除,以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覆盖创面,异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