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GE冰箱美国“撞衫”

来源 :中国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阶段,屡屡为海尔赢得国际声誉的法式对开门冰箱却在美国发生了“撞衫”事件:在美国2007年4月的KBIS展上,海尔竖起了法式对开门冰箱巨大的广告牌;然而到了11月份,GE就推出了追随性的产品,与海尔在全球同步上市的法式对开门冰箱“惊人地相似”。
  针对此事件,研究家电领域的三位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家电市场调查研究课题组的陆刃波主任,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陈钢副秘书长以及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助理吴尚杰先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刚从美国归来的陆刃波表示,品牌的创新设计被人模仿固然对国内企业的自身发展存有不利因素,然而在高速信息化时代与透明的市场竞争中,对于那些长期被视为只会追随、模仿西方工业设计和制造的中国品牌来说,这或许是件好事。虽然追求个性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以往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事实表明,能够真正实现个性,却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难,没有什么东西也没有什么人可以逃出复制的包围圈,模仿复制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海尔的境况或许在无形中给国内其它品牌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国企业也可以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来主导行业潮流,并且成为别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当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而来时,中国的家电业也毫无例外地被放在了国际大舞台上参与竞争。面对洋品牌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势,走国际化之路,融入全球家电市场已成为中国家电业的共识。然而这场国际化的浪潮,却打碎了无数家电企业的“出国”梦,而海尔无疑是个例外。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陈钢副秘书长认为,在这条全球化的坎坷之路上,海尔实现了中国式的成功。海尔将家电业的功能之争转化为向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优秀的服务,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从支撑各品牌实现第一的供应链系统看,海尔冰箱拥有遍布全球的研发体系与市场销售网络,以及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制造基地。
  海尔用了20多年的时间铸造了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并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企业。海尔冰箱能与通用电气“同坐”的实力来自于通过创新创本土化品牌的结果。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院长助理吴尚杰指出,随着国内高端冰箱市场日渐成熟,消费者对冰箱的追求完全超越了传统的观念,希望实现生活质量与全球同步的目标。海尔法式对开门冰箱等高端产品在全球同步上市,对国内高端消费者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海尔法式对开门冰箱打破了传统对开门冰箱在空间上的限制,这种革命性的突破创新超越了欧亚美的顶级设计,使海尔法式对开门冰箱在全球高端冰箱市场树立了全新的风向标。这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尤其是那些青睐外资产品的“海归派”,完全可以坐在家里享受到世界优秀品牌的最新产品,这种体验与享受会让高端群体的消费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与世界百年品牌相比,海尔冰箱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它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其选择与高手过招的市场策略已经进入收获期,它以独有的“中国式挑战”成为全球高端冰箱市场的领导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冰箱市场迎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白热化势头,但是变中不变的仍是中国冰箱品牌格局,尤其是行业龙头。
  家电研究专家陆刃波说,这是一个在扁平世界里必须进行全球思考的时代。海尔所遵循的竞争、组织、管理或产品开发战略是其成功的源泉,海尔的战略与原则相互啮合在一起,使海尔得以永远站在竞争与经营的最前沿。
  人们怕撞衫,与其说是怕衣衫相同而泯灭了个性,不如说是怕这种偶然的相同所传达出的某种可能引起误读的意味。回顾冰箱行业发展的前两个时代不难发现,在每一个时代里都会成就一批世界级品牌。譬如:“欧美时代”的惠而浦、GE;“日本时代”的松下;“中国时代”的海尔。然而无论是GE还是海尔,革命都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今,人们可以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感受到海尔冰箱品牌对一个城市和国家的品牌影响与渗透。
  专家们对此表示,海尔冰箱走出国门,必然会与像GE这样的优势品牌产生碰撞。模仿其实也是一种认可,这多少可以展示海尔冰箱“多元化”道路的成功。或许只有具有优异的制度结构与特殊才能的企业才能做到。海尔是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同时也代表着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梦。
  
  责任编辑 林风华
其他文献
经过一天半紧凑而富有成效的讨论,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6月18日在美国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落下帷幕。作为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都认为,本次会议很成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两国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并同意启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此外,两国在金融合作和金融开放方面也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    能源环境合作成最大亮点    在6月18日的
期刊
奥古斯特·霍希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奥迪公司的创始人。霍希从萨克森州米特韦达镇的一个技术学院毕业后,开始在曼海姆的卡尔·奔驰公司发动机制造部门工作,随后成为汽车制造部的总经理。1899年,霍希在科隆成立了霍希公司。1906年,霍希公司的年销量第一次突破100辆。  1909年,因与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分歧,霍希离开了由他一手创立的霍希公司,随即在茨维考成立了另一家汽车公司。由于“霍希”的
期刊
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大熊猫保护区……这一系列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像一颗颗珍珠连缀在“天府之国”四川的九寨沟环线上。  然而,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山崩地裂的8级特大地震,使这条黄金旅游线顷刻间扭曲、中断,都江堰、青城山、卧龙等景区遭受重创,沿线旅游城镇、旅游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旅游大省顿时变得伤痕累累!  更为严重的是,地震造成的负面“放大效应”迅速扩散。在5月、6月这个往年的黄
期刊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长久以来吸引着各路供应商,许多外国企业都已成功渗透并建立了良好的消费者关系,宝洁就是最早进入的外资品牌之一。此外,肯德基、麦当劳在华分店分别超过了1000家和600家,并保持着200%和100%的年增长率,占据国内快餐市场8%的份额。必胜客在中国4C多座城市开设了160家分店。大众汽车是最早来华生产乘用车的外资品牌,目前其在国内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德国市场。飞利浦、可口可乐、百
期刊
编者按:经济发展水平与品牌崛起紧密相关,上世纪日本和韩国两大经济体的异军突起造就了索尼、丰田、松下、三星、现代等一大批全球知名品牌。而国际地位日益显赫的中国,却一直是海尔和联想这两大世界级品牌在苦撑门面:中国不会一直甘当全球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商品供应商。中国企业正着手创建国际品牌,政府更是将打造名扬国内外的中国品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像越南和柬埔寨等亚
期刊
向上还是向下?楼市走向牵动着市场神经。紧缩货币政策、反囤地政策、住房保障政策以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四大因素,对楼市的供求、成本、购买力和预期已产生重大影响。  倘若“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的楼市二元管理得以推进,“双紧”政策(紧缩银根、地根)和保障政策能不折不扣地执行,2008年房地产市场在转型中调整前行或可期待:供求趋于平衡、结构渐趋合理,价格走向平稳,预期转向理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期刊
从唐山往南80多公里,就是曹妃甸工业区入口处。曹妃甸的建设目标是以大煤炭、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为支撑的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骄傲地伸出手转了一圈比划着说:“地面以下基本上都是中交航道局干的,地面上的基础工程大多数是中交航务局干的。”  作为工程施工的主力军,中交集团旗下的中交股份不断推动曹妃甸的成长。2007年,中交股份完成产值超过30亿元,一些重大工程相继提前完
期刊
6月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八方苑,由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心主办、云南泸西县兰益酿造公司承办的云南泸西县兰益酿造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心秘书长李於禧透露,作为介于酒和饮料之间的创新产品,“兰益”牌荞酒和松子酒中营养成分大幅提高,这在云南省内尚属首创,在全国行业中也居于领先地位。  云南有好烟、好茶,但没有品牌好酒。创新的包装加以天然的原料使“兰益”牌荞酒于1997年获得中国专利
期刊
自诞生以来的17年间,中国股市从未像2007年那样掀起财富巨浪。面对汹涌的涨跌之潮,基金经理们或激情、或淡定,或锐气逼人、或内敛稳健,他们以各自不同的风格演绎着不同的财富故事。    痛并快乐着:  年轻的淘金者    “投资是重复劳动,像淘金一样很辛苦,一旦看错,就会变为痛苦,但如果最终为市场证明能淘到金子,会很快乐。”汇丰晋信基金经理王春这样描绘自己的工作。  西装革履,行色匆匆,30出头40
期刊
11年前,詹尼·范思哲的葬礼使得包括戴安娜王妃在内的各界名媛出席,震动了西方上流社会;而如今,一位时尚大师的追悼仪式却更加隆重——不仅引来了法国总统携第一夫人穿着他的经典设计出席,同时还让全世界的女人为失去这样一位潮流缔造者而扼腕叹息。这位大师,便是伊夫·圣罗兰。  6月1日,法国时尚大师伊夫·圣罗兰于巴黎逝世,享年71岁。6月2日早上,法国总统萨科齐发表公报,称赞圣罗兰才华横溢,认为他的去世令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