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教出版改革之路

来源 :经济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入世,出版业面临严峻考验,作为我国出版业界颇具规模的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全面启动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举措,为同业率先做出了可贵的探。
  成立于1954年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高教社),已经走过了业界谁也不能忘却的49个年头。它以中高等教育机构为服务对象,从最初翻译前苏联教材体系,到自己组织编撰、出版具有时代特色、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全新中高等院校系列教材,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初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教材体系。
  近五十年,高教社出版的各类作品、向学校和社会提供的丰富知识,为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是国内出版业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而今,高教社已经成为出版学科完备,产品内容齐全,资产过10亿、年销售码洋过10亿的全国优秀出版社。它的获奖图书,覆盖了高校教材的全部领域;它的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雄居国内出版业之首;而它新的一届领导和优秀群体,正谱写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植根教育 引领潮流
  
  既抓高瞻远瞩的长远发展,也抓自上而下的创造性开拓,是高教社能在短期内取得长足进步的一大特色。


  进入新世纪的我国出版业,面对着太多的挑战和机遇:入世的相关承诺,教育改革的深化,教材市场在规模、层次、需求和规则等方面的巨大变化,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传媒为代表的新一代媒体的普及,以及许多红头文件文件的出台昭示-----谁没有创新,谁没有超越,必将被淘汰出局。
  新一代高等教育出版社领导班子,有着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改革与发展,选择了勇挑民族教育出版产业脊梁的历史使命。他们审时度势,植根教育,植根学校,明确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战略,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思路。这就是用十年时间,分三个阶段,把高教社建设成为国内前列、世界知名的综合性、现代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教育传媒集团。为实现这一目标,将坚持事业发展集团化战略和业务发展精品战略,两年搭框架、三年打基础、五年求发展。
  这标志着,高教社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将处于国内明显优势地位,引领教育出版潮流,并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高效的管理和全新的技术,有能力与国外出版
  集团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平等竞争。这也标志着,我国出版业这艘重新打造的巨舰,已经破浪起航。


  思路决定出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向立于行业前列的高教社开始了大踏步内部改革。他们适当压缩非经营部门,调整和增设经营和业务部门,减少内部管理层次,构建事业部式的组织机构,组建内部分社,搭建编辑制作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部、销售部和信息中心等公共支撑平台,继续保持和发展高教社在质量、品牌、市场、信誉和服务等方面的整体优势,并逐步推行干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同时,完善考核分配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原有编辑部的基础上,高教社组建了责权利分明的内部分社,每个分社都是相对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与利润中心;又在业务流程链中成立了文字与数字两个编辑部,专门进行编辑与制作;市场部专门负责全社的产品销售与市场营销。
  这些举措实施的第一年,就取得了明显收效,显示出迎接挑战的勃勃生机。
  
  独辟蹊径 立足服务
  
  服务教育但不囿于教育,盘活资源但更开发资源,成为新世纪高教社创新超越的又一特征。


  高教出版社的领导层认为,“出版社的竞争力,不仅要看教材的适用性,更要看教学服务。出版业本来就是服务业”。“不仅要为高等教育服务,还要为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服务,为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提出,出版社要由以往“教材产品的制造商”变为“教学内容的服务商”。从“单纯追求规模数量增长”,向注重追求质量效益提高的转变,从开发市场到培育市场转变。
  这些独树一帜的要求,正改变着传统的工作模式。长期以来,高教出版社与教育部各业务司局在教材建设领域保持者密切的工作关系,形成了“教育部制定教材规划,出版社根据规划出版教材”的传统选题模式。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的差异越来越大,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个性化教与学成为一种趋势。高教出版社把握这一趋势,主动走进学校,深入了解各校、各专业师生的个性化需求,虚心地学习和了解教学规律和教学改革趋势,以便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教材。不久,高教社将实现提供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教师的教材内容定制服务,学校和教育部门可对教材“量身定做”。
  和所有同行们一样,高教社也在不折不扣地实施精品战略。他们建设立体化教材体系,在横向能够提供包括教材、教辅、习题库等在内的教学包,在纵向可提供纸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料,最终提供系列解决方案。以立项研究带精品开发,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出版业务流程和管理手段,通过建设数字化出版社提高出版物的科技含量。并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教材创新与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为切实保证教材的先进性,社里准备成立学术委员会每年投资1500万,进行教材立项研究,使高教社真正成为引领教材建设新潮流的一面旗帜。


  除此,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精品战略。这种被称作“以自主立项研究带动精品开发”的做法,做到了两个延伸,一是纵向延伸,把教材建设的流程向前延伸到教学改革与研究领域,运用课题立项的方式开展带有前瞻性、引导性的教学教材研究工作,向后延伸到教师培训领域。另一个是横向延伸,与同行在实施集团化战略过程中,注重与具有学科互补优势的大学出版社结成战略联盟。
  他们还充分发挥自己教材品种多(在供教材6000多种)、品种结构广(覆盖所有学科和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等优势,通过立体化教材建设为教学服务。所谓立体化教材,就是以纸介质教材为主,包括教辅、教参、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配套电子音像出版物、CAI课件、素材库、虚拟实验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迄今为止,立体化教材已经成为高教出版社教材建设的重点,正在成为高教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是,出版社在真心实意地做好服务的同时,也培育了自身新的市场空间,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出版资源,建设着一流的作者队伍,不断扩大着精品出版物的出版规模。
  
  优化资源 打造“航母”
  
  新理念带来新发展。
  打造教育传媒集团,实施集团化战略,是新形势下高教社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这一集出版、印刷、发行为一体的大型出版社,在上海设立了出版分部,且正在积极筹备其他等地的分支机构,从现在开始,高教社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以内部扩张、自我裂变、为主,采用外部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实现规模扩张和业务领域拓展,实施和推进高教社集团化战略。
  最近,高教社正筹备成立教育图书发行公司,这样,出版社与高校特色学科相结合的综合优势将进一步得以发挥。
  目前,由教育部批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建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正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年,高教出版社都要拿出1500万元左右设立学术发展基金,支持和资助着各级各类学校的几百名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和优秀教材编写。
  高教社还拟重组高教科文公司,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股份制改造和资本运作的道路,积累出版社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经验。
  前不久,由高教出版社、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发起的“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已挂牌成立。而以高教出版社为核心,以形成中国教育图书发行中心为目标的教育图书发行公司也在积极筹备之中。
  “变化是当今社会不变的主题。”“适者生存,不仅仅是一个生存法则,也是一个社会法则,正如远古时代的恐龙并不能因为有庞大的躯体而永久主宰地球一样,如果我们不能根据这些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现有的优势地位也很难得到长期保持。主动地寻求变化,适应变化,创新超越,才是发展自己的唯一途径。”社长刘志鹏一字一板沉稳地如是说。于是,人们感悟到,高教社近年来以改革破题、做优势文章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出发点。
  而今,在创新超越这一理念指导下,高教社从历史的辉煌中走来,正走进明天的辉煌——“高等教育出版社立志做民族出版业的脊梁,同时坚持大视野、开放式的发展理念,高教社正在寻求与国外出版界建立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力争在更大范围内、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第12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举行之际,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特地来上海做展会论坛演讲的罗地亚香兰素及双酚衍生产品全球经理多米尼克·吉诺塔(Dominique GIANNOTTA)先
0 前言环氧氯丙烷(ECH)别名表氯醇,化学名称为1-氯-2,3-环氧丙烷,分子式CH2CHOCH2Cl,分子量92.85,是一种易挥发、不稳定的无色油状液体。有与氯仿、醚相似的刺激性气味,密度1.1